“55年体制”的形成
2006-12-29
世界知识 2006年13期
《日本简史》
王新生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1952年2月,新政俱乐部、国民民主党、农民协同党联合组成改进党。该党的政策大纲明确主张“创建适应民力的民主性自卫军,尽快将安全保障条约改为相互防卫条约”,“全面地重新研究占领下的各项法令?穴包括宪法?雪、各项制度”及尽早归还“库页岛、千岛、冲绳、奄美大岛、小笠原群岛”。由于各派之间的矛盾,自由党也因此分裂成吉田派和鸠山派。
1952年3月,为防止《对日和平条约》和《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生效后可能发生的群众运动,吉田内阁向国会提出了《防止破坏活动法案》等三法案。社会舆论将其看作是“镇压国民抵抗、剥夺民主自由”的法案,因而引起广大国民的反对。与此同时,自由党内部的争斗也愈加激烈。为打击党内以战前政治家为主的反对派,吉田首相在事先毫无迹象的情况下解散了众议院。
之后,第四届吉田内阁成立。但鸠山派不断与吉田内阁作对,并在11月配合在野党通过了对吉田首相亲信、通产大臣池田勇人的不信任案。其后鸠山率领部分议员脱离自由党,成立鸠山自由党,还在国会中与其他在野党一道行动,通过了内阁不信任案,迫使吉田首相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
1953年4月举行大选,吉田获胜,再次组阁,但不得不在防卫政策上对改进党做出让步。美国也对日本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日本三年内将陆上部队增加到32万人,但吉田认为日本的当务之急是在美国的保护下发展经济,因而以和平宪法、国民意识、财政状况为由婉言拒绝,仅提出18万人的方案。同年3月,吉田政权与美国签署《相互防卫援助协定》。随后日本政府将保安队与海上警备队合并,另外新设航空部队,统称为自卫队,并设置其管辖机构——防卫厅。
在经济方面,由于朝鲜战争引发的特需景气结束,国际收支出现巨额赤字,吉田内阁采取了紧缩财政政策。
与此同时,吉田内阁继续采取完善金融体系和产业合理化政策。1951年,在政府的主导下组建了日本开发银行,1952年又成立日本进出口银行和日本长期信用银行,1954年成立农林渔业金融金库和中小企业金融金库等。
1954年11月,自由党鸠山派、改进党及其他保守系小党派组成民主党,总裁为鸠山一郎。接着民主党与社会党联合提出对内阁不信任案,吉田首相被迫辞职。新成立的民主党鸠山内阁为改变少数党内阁的不利局面,在两个月后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但仅获得远不到半数议席的185个席位,而此时社会党势力却进一步增长。
社会党在1949年1月的大选失败后,左右两派斗争激烈。1951年10月,因对《对日和平条约》和《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见解不同,社会党正式分裂成以书记长浅沼稻次郎为首的右派社会党和以铃木茂三郎为首的左派社会党。即使如此,50年代上半期左右两派社会党在议会中的势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两派社会党力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有:日本人民反对美军基地与政府大规模重整军备的斗争持续高涨、工人运动的继续发展与日本共产党的低落、保守政党之间再次分化组合以及自由党内部的分裂等。
另一方面,日本共产党在40年代末遭到占领当局和保守党政权的镇压后,1951年决定通过组织“中核自卫队”、“山村工作队”的方式进行武装斗争。从1951年末到1952年7月的一段时期内,日本共产党实施了许多暴力性斗争,结果不仅遭到保守政权的进一步镇压,而且也远离了人民群众。
保守政权不稳的局面大大鼓舞了左右社会党人,为利用保守党之间的矛盾早日上台执政,左右两派社会党在尚存严重分歧的情况下,于1955年10月13日仓促合并。这样,社会党在467个众议院席位中占有156个,达到阻止修改宪法所需的1/3议席。另外,社会党在250个参议院席位中占有62个议席。
左右两派社会党的统一刺激了保守政党,同时被称为“财界”的大资本家集团也对保守政党施加压力。因此,自由党与民主党在同年11月15日合并成为自由民主党?穴简称自民党?雪,在众议院拥有299个议席,在参议院拥有118个议席。从此,日本政坛上形成了保守与革新两大政党(自民党与社会党)对立体制,即“55年体制”。
(本文选自《日本简史》,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