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洪洞大槐树根祖文化

2006-12-23扈新起

文史月刊 2006年12期
关键词:大槐树祭祖寻根

扈新起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句在华夏大地流传了600多年的民谣,使原来生长在洪洞广济寺左侧的一株汉槐,成了亿万古槐后裔魂系梦牵的“根”和故乡的渊源。

元朝末年,临汾盆地一带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广济寺的佛事活动因而更加兴旺。而在此时,中原地区却连年战乱,黄河决口,灾祸不断。黄河下游,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尤其是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平民百姓十去七八,不少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王朝建立后,面对中原地区的荒凉局面,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年)诏谕:“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从此,一个规模宏大的移民高潮,在山西51个县的辽阔地区拉开了序幕。当时,明朝官府就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广济寺左侧的古大槐树下面,成了移民的歇脚处。关于当时迁民的详情,广济寺寺院中的碑刻里有记载。《古槐保障说》文中有:“前明洪武中、永乐间,朝命实边,此盖其荟萃处也。广济寺曾树碣载其事甚详,乡里耆老犹及见之。”由于广济寺建在汾河东畔,年长日久,河道东移,汾水泛滥,寺院遂被冲毁。广济寺僧侣便把石经塔移于古大槐树北侧,又把记载迁民业绩的石碑,移至贾村正东二里之遥的弯里村,并仿照广济寺原殿阁堂舍的布局和模式重建,改名北桥寺。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北上打到山西,战乱中,北桥寺遂“毁于兵燹”,载有迁民史迹的石碑,也毁坏无遗。唯独广济寺的古塔,却出人意料地保存了下来,成为极其珍贵的迁民遗迹和明代移民的历史见证,也是大槐树根祖文化中极其珍贵的稀世之物。

明代大规模迁民这一壮举是大槐树根祖文化的经济基础。根据史料记载:大槐树迁民,最早开始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有近50年的漫长时间。明朝统治者为了使移民措施这一重大举措能够顺利进行,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发放棉衣、棉被,迁移路费,每“户给二十锭以备农具”。到了迁送地点还可以“自便置屯耕种”“并免赋役三年”。但在实施过程中,百姓穷家难舍,移民难度相当大,官府便采取了欺骗和强制手段。据《滑氏朔源》碑文记载:“老人相传,自洪洞大槐树下迁来。一说山西迁民不迁洪洞,故人多逃聚此邑,骤然行文,独迁洪洞。”另据《刘氏族谱·迁腾纪略》记载:“我族应迁者八百余人,押迁官平阳府李公见我祖英年正直,举为迁长。”移民从山西各地被骗来洪洞,由大槐树下广济寺起程,在官府押迁官的看押下,沿着泥土路的官道,拖儿带女,翻山越岭,长途跋涉,途中所经受的困难和痛苦,是难以想象的。但他们一旦来到中原地区,看到那么辽阔的土地无人耕种,顿时精神倍增。有的跑马占地,有的以犁占地。有了地,就盖房造屋,建立村落。移民们有的按照祖辈的姓氏来起村名,姓李的就叫李村,姓刘的就叫刘庄;有的依据姓氏,结合地形,定立村名,如刘坡、张坑、孙河口、王沙湾等;有的依据不同的行业,会种菜的叫武菜园,会打铁的叫张铁炉,会榨油的叫油房,会暖鸡的叫鸡坊。山东省曹县桃源集乡有个一枪王庄,据庄内《王氏家谱》记载:“我王氏在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由山西洪洞迁居于此,始祖讳良,带来随手兵器一件,故庄名一枪王。”移民们在中原大地安居下来,男耕女织,繁衍子孙。据《李氏族谱序》中记载:“原籍山西洪洞县,明初定鼎之后,东省户口零落,遂移于清邑焉。后阅数传,瓜瓞绵衍,振振绳绳,仕宦显达者,络绎不绝,下此而贡人成均乐游泮辟者,更难悉数,彬彬然遂成一邑,名阀且生蕃遮,枝叶畅茂,综核人数不下二千余丁。”传说在河北省定县的沙河岸边,有一对青年夫妇迁到这里,男耕女织,生了八个男孩,以后又有了孙子、重孙,一家人发展到81口才分家,后来发展到一万多户,但是追根寻祖还是一家人,所以村名仍叫“一家庄”,他们一代接一代地传下来;“要问老家那里住,山西洪洞大槐树”。大槐树成了“老家”的标志和“根”的所在。

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固封自守,洪洞人一直没有认识到迁民遗址的重要性。直到清朝末年,洪洞贾村有个名叫景大启的人,他在山东观城、茌平等县任典史,交际甚广,在接交中,当人们知其为洪洞人时,倍感亲切,热情接待从老家来的亲人。当时,洪洞人刘子林也在长山县当官。两人相商,遂在山东发起筹建“迁民遗址”之倡议,并募得纹银390两。第二年,贺柏寿在河南省杞县为官告老还乡,回洪洞后,又募得银300余吊。正当迁民遗址筹建之际,卢永样的军队一路抢劫南下,唯独到了洪洞,士兵们都说回到老家了,大槐树使洪洞人躲过了一场浩劫。通过这件事,更加激励了洪洞人修建大槐树迁民遗址的积极性。民国3年(1914年),建成了“古大槐树处”碑亭、茶室和南面的木牌坊,并将广济寺的石经塔移建在碑亭的窑顶之上,从而使广济寺的楞严幢成为古槐遗迹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古大槐树处的文物古迹更为重视。1952年,在大槐树处东侧修建了革命烈士碑亭。1957年4月,邓小平同志视察参观了古大槐树处。1959年,古大槐树处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迁民遗址的变化日新月异。1983年,这里修建了门楼与围墙;1984年,设立了大槐树公园管理所,迁民遗址全面进行了扩建;1998年,新建了仿古殿堂建筑——祭祖堂,从而使祭祖园的规模逐步扩大,设施更加完善。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明代迁民遗迹博物院;是亿万古槐后裔家族谱牒和祠堂碑文的资料库;是大槐树根祖文化历史发展的缩影;更是民族文化和佛教文化融合的典型范例。

祭祖园坐北朝南,规模宏大,环境优美。园门由三个飞檐斗拱的门楼组成。中门略大,门额书有“迁民遗址”四个大字。米黄色的墙壁,翠绿色的琉璃瓦,紫红色的门,看上去既朴素大方,又庄重典雅。进了园门,迎面是一座高大雄伟的影壁,四周以汉白玉栏杆环绕,栏杆外边是一圈冬青树。影壁中心是一个紫红色的斗方,四角有黄色图案镶嵌,正中一个丰满刚劲有力的黄色隶书大字“根”,左右两旁楹联是篆书“饮水”、“思源”四个字。绕过影壁向北,是第二道园门,琉璃瓦的飞檐,紫红色的廊柱,显得古朴雅致。二道园门之内,草木茂盛,绿树成荫,青槐松柏,郁郁葱葱。再向正北,迎面一座木质牌坊,四角三门,飞檐斗拱。式样古色古香,匾额诗意浓浓。牌坊横额,阳面雕刻着“誉延嘉树”四个字。两边配有两首诗:

古道青槐倚夕阳,浮屠突兀插云傍。

窝名老鹳相传久,高建丰碑姓字香。

西汾北霍旧河山,碧翠清流四面环。

荟萃人文称乐地,云烟过眼古乡关。

匾额阴面,刻着“荫庇群生”四个字,说的是民国2年(1913年),袁世凯派卢永祥的三镇兵由太原顺古道南下,进军平阳(临汾),进攻山西革命

军,一路抢掠来到洪洞大槐树下,士兵们都停步不前,相互言说:“回到洪洞老家了。”洪洞百姓沾了大槐树的光,避免了一场兵灾人祸。

木牌坊东侧,便是大型镶瓷壁画“大槐树迁民”。

穿过木牌坊,古大槐树遗址的碑亭便展现在眼前。亭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结构严整,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碑一座,高一丈零五,宽二尺四寸,碑冠在精雕盘龙之中,篆刻“纪念”二字,石碑的正面镌刻“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笔迹端庄雄劲。石碑的背面刻有叙述迁民事略的碑文。

碑亭的东边,有一堵石砌的高崖,崖上有一株干枯高大的古树,这就是第二代古大槐树。此树于1974年被巨风刮倒,人民政府又拨款整修,用钢筋水泥加固。现在由二代槐树生长的第三代槐树,已有合围之粗,枝叶繁茂,正是兴旺时期。

在第二代古槐的正南,是洪洞县人民政府于1952年修建的革命烈士碑亭。烈士亭下竖起六面巨碑。首面碑上,镌刻着山西省省长王世英“歼敌灭寇实壮烈,洪崖古洞出英雄”的题词,接着是当时任中共洪洞县委书记的张耀廷同志撰写的槐乡儿女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石碑的背面,刻有洪洞县在战争年代牺牲的3114名革命烈士的英名。

在烈士亭的正西,是民国3年(1914年)建成的茶室3间,茶室里陈列着国家领导莅临视察,以及自1991年以来历届“寻根祭祖节”盛况的照片。

在茶室的屋后,有一宏大的仿古堂殿,这就是祭祖园的中心建筑——祭祖堂。祭祖堂原在“古大槐树处”石碑后面的一孔枕头窑里,阴暗狭窄。古槐后裔寻根祭祖,常常拥挤不堪。1998年重建了这座面积宽大、式样仿古、门窗明亮、进出方便的殿堂建筑,大大便利了移民后裔和观光游客的寻根祭祖活动。祭祖堂里还陈列着大量的古槐子孙后代的家谱、祠堂碑文、墓碑碑刻、村史调查、人口调查等。在供桌上分十个供橱,含433个姓氏牌位。这里是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专家学者研究明代迁民历史的档案资料馆,更是移民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建设,先后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区”,“山西省五大著名特色旅游景区”,“省级文明景区”等30多项荣誉。为了扩展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的规模,满足亿万大槐树后裔寻根祭祖的心愿,体现大槐树根祖文化的底蕴,近几年来,已开始对大槐树迁民遗址进行全方位开发建设,从2006年起,占地300亩、投资1.1亿元的新的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的工程正在施工,广济寺的修复重建也已列入总体建设规划。预期为时不久,这座有着1300多年悠久历史的佛教古刹,将以全新的蕴涵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而广济寺的历史演变和大槐树根祖文化,将是我国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学科的科研工作者长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责编王时杰)

猜你喜欢

大槐树祭祖寻根
清明祭祖
半张族谱:台湾三兄妹的寻根之路
学礼仪
绵 延
大槐树
门前的大槐树
除夕祭祖
寻根稽古德祚绵长
寻根问源,把知识教得有理有据
故乡的大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