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94:报业与电脑的融合

2006-12-20朱石川

中关村 2006年12期
关键词:王选石川报业

1994年4月中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子计算机出版系统理论与实践的奠基人——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王选教授对我说:“你写的那篇《别了,铅排》的稿子,已过了八个年头,今年是报业技术革命更加深入的一年,希望你再写一篇。”

那天,应北大方正集团之邀,中央部委70多家报社的社长、老总和有关出版人员,集中到北京龙泉宾馆听王选教授有关报业编排新技术的报告。他讲之前,会议主持人要我先说几句。我无法推脱,便从开这样的会的重要性,讲到当今报业编排技术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一是报社内电脑的网络化;二是资料检索的电脑化;三是从黑白排印到彩色化;四是编辑、记者等人电脑知识的普及化。

也许与电脑编排有缘,我所讲的竟与王教授演讲主题不谋而合。

他开始说:“第一家用国产的照排设备出版的报纸是中国机械报(机电日报前身),第一张用国产设备排版的报纸大样是中国机械报总编辑签字的。”1986年2月30日,中国机械报总编辑写了第—篇公开赞颂报业排印告别铅与火的稿子《别了,铅排》。这是中国电脑编排事业的第一个里程碑。

我早知道王选,但从未谋面。真没想到8年前的事他还记得那么准。

1986年,中国机械报在经济日报印刷厂承印。那时,国家把报业的激光照排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放在《经济日报》。谁来做试验?《经济日报》是一张时效性、政策性很强的报纸,万一出事,影响较大。于是,印刷厂的头头找我们商量,要在本报先试。我们答应了。先是三版、四版,后又增加一版、二版。那年第三季度中国机械报就全部用电脑排版了。那时,我们受了排版软件中诸多不成熟所带来的“灾难”。例如,有的一个整版没有一个句号;有的百分比的斜线全没了,剩下孤零零的两个小圈。但报纸仍硬着头皮出。我们心急如焚,北大的科技人员也心急如焚。他们一点一滴地来调整软件,渐渐地从理论到实践都走向了成熟。1987年,《经济日报》印刷厂把铅印排字房拆了,原来的捡字工人、排版工人都转到了电脑车间学习打字。这标志着中国报业的技术革命跨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就在1987年以后的这几年,中国报纸都一家家地建立了激光照排系统。本报是1989年开始建立自己的电脑机房的。从简单的录入、排版,到图片扫描,到版面传输,一整套激光排版技术都逐步掌握了。现在整个产业报系统,除少数几家仍委托别的报社排版之外,绝大多数建立了自己的排版系统。

短短几年,报业彻底告别了“铅排”。

从中,人们看到电脑中文排报的前景。1986年,我在那篇《别了,铅排》的文中写道:“总有一天,编辑只需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甚至自己家里,就可通过电脑把稿子发给值班编辑,经过总编辑审定,又用电脑传到组版机上,值班人员根据需要处理之后,一张报纸便排好了。这将是一个了不起的革命。”

现在,这场革命已经到来了。

王选教授介绍说:“新闻综合业务网已研制开发成功,即可投入使用。图文信息检查系统,在光盘存档系统的基础上,将其功能大幅度扩展,可将存贮的报纸,还原为小样文件输出,此项技术已投入使用。更使人振奋的是,彩色电子出版系统已经成熟,正式转为商品投入市场。”

从事编辑、记者工作的人,对激光排印技术的这些新成就,无不感到欢欣鼓舞。

现在,我们可以畅想这样一幕:

记者通过普通电话线将新闻稿传到有关编辑部的电脑里;编辑在电脑上编改记者的来稿,然后,把编过的稿子通过电脑传送到部主任(或值班编辑)综合审查,部主任(或值班编辑)根据各个编辑传来的稿件,进行增删审定,然后制作成报纸的大样;然后,又传到总编室,总编辑(值班副总编辑)就坐在电脑旁最后审定第二天出版的报纸大样。

“无纸化”!一切靠纸张传递稿件的程序省略了!一切繁琐的环节不复存在了。人们轻松地完成了写稿、发排到出版的全过程。

过去,编辑全凭脑子来判断某篇稿子是否发表过,凭脑子来记忆某种提法是否同过去的提法相符;仔细一点的人,则通过翻箱倒柜来找过去的报纸,但要花很多时间。现在有了电脑检索系统,编辑可以坐在自己的办公室很不费劲地调阅过去发过的稿子(含照片),查找有关资料,避免不必要的错误,保证报纸的质量。

人们把管理资料档案的职能交给了电脑,这是编辑、记者大脑的延伸。

世界报业的潮流是向彩印发展。过去的彩印是文字与照片脱离排版。照片经过电子分色机制作成四色照片,然后剪贴在胶片上,合成印刷。它成本高,速度慢,是在新闻纸中难于普遍推广的主要障碍。现在,北大的彩色电子出版系统的开拓成功,为报纸的彩印化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对中国先进电子出版系统的完善和推广,王选教授所领导的北大计算机研究所和晏懋洵教授领导的北大方正集团公司是立了大功的。这套系统不仅使中国大陆的报纸,还使海外的华文报纸都走向了一个新天地,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现在,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家,还有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华文报纸都在积极推广以方正命名的这套电子排版系统。

印刷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引以为骄傲的四大发明之一。几百年前,中国的印刷术传到了西方,近十几年,西方把传统的印刷术用现代化加以改造,又传到东方。现在发明印刷术的故乡中国人又把西方传来的现代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又传到西方。中国人没愧对自己的祖先,对世界又一次做出了贡献。

现在该轮到中国的编辑、记者们了。据了解,在产业报纸工作的编辑、记者,现在熟练地操作电脑的人不到十分之一。而这十分之一人中,能自如地用电脑排版的人则更少。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任务,要有一种紧迫感来学习电脑。四十五岁以下的编辑、记者都要成为电脑的操作员。现在有一种倾向是,认为电脑打字、排版等是熟练工的活,不需要编辑、记者亲自干。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假定,编辑、记者工作是一种复杂的劳动,那么你借助电脑来完成你的复杂劳动不是更好吗?何况,通过熟练电脑操作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编辑作品来,那是靠操作员所不能完成的。可能是出于这种考虑,新近出版的深圳晚报规定:记者用电脑写稿;编辑用电脑编辑并排版。开始,大家都感到很苦,经过几个月的实践,大家从苦中尝到了甜。最明显的收获是,效率大大提高了,报纸的质量也提高了。报业与电脑的融合,不是孤立的。它是同国际新技术大潮流紧密相结合的。据外电报道:美国人正在设计与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要把电脑传播信息通向家庭。而电脑知识的普及是个关键。报业,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要首先电脑化。

王选教授说:“1994年将是报业新的技术革命的关键一年。”这难道仅仅是报业内部的事吗?不是。它是中国四个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它将带动其他部门也跨进这个新领域。

编稿人语:

朱石川:“中国产业报领跑人”

《1994:报业与电脑的融合》—是一篇12年前写的文字,今天读来,勾起往事,恍如昨日,倍感亲切,更加怀念“汉字照排创始人”王选教授。作者朱石川先生是《中国机械报》(后改为《中国机电报》,现为《中国工业报》)的创始人之一。“十年动乱”之后,石川先生审时度势,对“市场经济”极为敏感,敢于弄潮,白手起家,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很有影响的产业报,为改革开放政策“鼓与呼”;为此,石川先生殊荣“中国产业报领跑人”的赞誉,自然是因为报纸在行业里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石川先生在1989年“离休”后,仍然以笔墨为武器,继续为党的新闻事业努力工作,曾担任中国产业报协会会长十多年,至今还被聘为“荣誉会长”。石川先生一直为产业报的“老总”们编辑内部资料《中国产经资讯》,谈政策走势,讲热点新知,十几年如一日,笔耕不辍,颇受业界同仁们的青睐;还出版了文集《报苑耕耘录》和长篇小说《晨风》等上百万字的著作。不久前我看望过石川先生,身体健朗,“心肝肺”皆无病,思维敏锐,谈笑风生,丝毫不觉有“老之将至”的龙钟老态。石川先生是我的恩师和挚友,我于1989年9月接任《中国机电报》总编辑一职时,实属“历史的误会”,饱尝“犬耕田”之苦,无论是“才力”、“能力”和“资历”,都是勉为其难的。幸好得到石川先生和报社同仁的鼎力支持,坚持苦熬了3个春夏秋冬,“耐得住寂寞,经得住喧闹”,终于将原来的周三报,升格为日报,算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最让我欣慰和自豪的是,“三年耕耘”获得一纸“没有朱石川的朱石川”的评语,这是我忝列“报人”行列之后的至高无上的荣誉!今天我已踏入“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旅程,忆往昔,“往事并非如烟”,当我在报业的舞台上鞠躬谢幕时,曾引用邓拓先生的诗句—“文章满纸书生累,风雨同舟战友贤。屈指当知功与过,关心最是后争先”—与大家共勉。在纪念《中国机电日报》20华诞时,遵嘱写几句贺词,我最先想到的就是石川“老总”。他是一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贺词中有两句——“鼎新版面刊广告,告别铅火亦争先”——说的就是朱老总“掌门”《中国机电报》期间,在改革开放之初,敢在报纸的“头版”刊登整版广告,那时是需要有极大的勇气和自信的;在激光照排尚处于试验阶段,勇于“献出版面”用于实验,“告别铅与火”,那也是需要有过人的勇气和大智慧的。今天来看,就是创新精神。毫无疑问,这将在中国的报业发展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猜你喜欢

王选石川报业
小小班干部
——王选
石川安作品
石川安作品
围巾
最后一滴雨
石川 林億齡의 漢詩에 표현된 “豪放之氣”
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出版
第五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