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心灵世界
2006-12-20刘世君
刘世君
世界建筑史上的孤例
2005年9月28日,孔子诞辰2555周年,首次全球华人祭孔活动在山东曲阜孔庙举行。这是一个非凡的壮举。
孔庙是这次全球祭典活动的一个中心祭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外国驻华使节纷纷出席了曲阜的祭孔大典。这不仅是现代社会的一场祭典,也是中华民族发自内心的对师德的崇尚。
孔子的家乡在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城中有一组颇具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它包括孔庙和孔府等建筑,古建筑学家把它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典建筑群。多年来,这里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孔子生前是一个布衣教师,他去世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国君哀公将孔子的旧居改建为祭祀孔子的庙宇,收藏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琴、书等物,以供奉祀。日后很多王国的宫殿都倒塌了,但无论发生怎样的战争,这座神圣的孔庙都被保存下来,并经历代重建扩修,到明代形成了现有规模。就其古老而言,以及一个敬师的庙宇被世世代代如此保存至今,它甚至被认为是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各国驻华使节来到这里参加祭典活动,都敬佩不已。
参加祭孔的人们走进孔庙,看到这座辉煌的东方建筑有九进院落。有的驻华使节问:“为什么是九进院落?”中方人员就告诉他们:“九”在中国文化中代表最大,也含“天下”之意,比如传说中就讲中国夏代的大禹把中国分为九州,并铸九鼎。九进院落,代表着中国人祭祀孔子的最高规格。
孔庙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庙内共有殿阁亭堂门坊100余座,里面有孔子讲学的杏坛,有祭告、修庙、墓志、画赞、诗文、名家法帖、汉画像石等历代碑刻2000余块,是全国保存汉碑最多的地方。而且上起西汉、下迄民国,隶篆真草各家书体具备,贯穿了整个中国碑刻史。在大成门与奎文阁之间,还分布着著名的十三御碑亭,保存着唐宋以来的御制石碑。
孔府与孔庙毗邻,有世界上最大的私家庄园之称。它是历代孔子嫡裔衍圣公的官属和私邸。也有院落共九进,分中东西三路,占地12万平方米,房舍总计463间,保存着丰富的文档及大量的古代文物。
曲阜还有世界上最大的私家墓地——孔林,已延续2300多年,其中有碑刻4000多块,俨然碑碣林立,石仪成群,众多帝王将相、文人学士在这里留下墨迹。
孔庙、孔府、孔林即著名的“三孔”。游人尚未走进“三孔”,就能看到其内外古树参天,苍松森然,据统计数量达到20000多棵。其中孔庙的“先师手植桧”树龄最长,享有圣树的尊容。孔府的五柏抱槐犹如孔子的高徒围绕着孔子,均极为著名。另有孔庙的汉柏,孔林的鲁楷,均因受到历代的保护而有如树中的列祖列宗,极为壮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三孔”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乱世中求学终成“至圣先师”
孔子于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曲阜东南的一个小邑,父亲叫叔梁纥,母亲颜氏。据传他的父母曾为生子祈祷于尼丘山,所以孔子名丘,字仲尼。
西周初,周王朝推行的是“井田制”,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孔子出生时已是春秋后期,周天子已无力号召诸侯,诸侯也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各诸侯国互相攻伐,争霸的战争写满了这个时期。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后来逐渐衰落而迁到鲁国。孔子三岁时父亲病逝,母亲带着他回到娘家,从此迁居曲阜阙里,就是今天的孔庙所在地。孔子少年时家境贫寒,做过许多卑贱的差事,一面谋生,一面刻苦自学。十六七岁时,他母亲去世,困苦的境遇使他更加奋发向上。二十岁后,他在当地贵族季氏家当过“季吏”,负责管理仓库;还当过“乘田”,负责管理牛羊。
鲁国的始祖是周公的儿子伯禽,在西周初受周成王之封来当鲁国君。孔子在乱世中求学,最推崇的人就是西周初年的周公。周公创制礼乐,倡导德治。周公的“德”治,深刻地影响了孔子的思想,成为孔子治学的基础。三十岁时,孔子所学已颇有成就,在社会上获得了一些声誉。
春秋前期,齐桓公用管仲辅政,管仲主张礼法并用,礼使人知廉耻,法使人守规矩。管仲还革新土地制度,齐国迅速强大,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学风也颇盛。齐桓公去世后,齐国渐衰,但孔子34岁还是去了齐国,目的仍然是追求学问。在齐国,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可见齐国对礼乐的重视仍然强于鲁国,也可见孔子是第一次听到人间竟有那么美的音乐,他被深深打动。从此他更加崇敬周公,体会到周公倡导礼乐的深刻作用,认为这是治理乱世,使社会重新归于安宁与和平最要紧的东西啊!
据《史记》载,齐景公曾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讲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君臣父子都要各尽其责。孔子为什么这样回答?这一时期,不仅各诸侯国反叛周天子,大夫也反叛诸侯,就连父子、兄弟之间也展开激烈的斗争,竞相发展各自的势力,所谓“礼崩乐坏”正是对这个时期的描绘。孔子的回答表明他已考虑到,治国须治家,治家须治人,治人须治心。这些思考导致孔子的学问逐渐具有“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特征,并最终导向以教育“育人”。
孔子走向教育并非短时期做出的选择,而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鲁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季氏家臣也反叛季氏,孔子曾在季氏门下做过事,季氏派人请孔子,孔子曾准备前往,但被跟从他的弟子子路寻阻了。不久,孔子还是被鲁定公任用为中都主管,随后升迁为司空、再由司空升为大司寇,直到以大司寇代理相事。
孔子把这看作是辅佐鲁定公的机会,也期望自己能以周公的才华和思想去帮助鲁国强大。他曾全力施展他的抱负和才华,从他接连被升迁看来,也可见他干得不错,但在他代理相事期间,他的政见不仅与朝臣不合,也与鲁国君不合。在孔子54岁那年,他感到自己的政治主张已经很难被鲁国接受,深深认为自己所渐渐形成的政见是正确的,不能放弃,不能苟且的。他并不是要做官,而是要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既然在鲁国无法实现,他就决定离开鲁国,去别国看看别的君主能不能采用。
他以相当执着的努力,接连走了卫、陈、曹、宋、郑、蔡六个诸侯国,不料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可以采用他主张恢复礼乐、推行德治的国君。这就是历史上说的孔子“周游列国”。这“游”,不是“游览”,而是“游说”。他的游说在各诸侯国君看来,这主张不就是周公的主张吗?可是周公倡导的礼乐曾经在各诸侯国推行,最后不是“礼崩乐坏”变成今天这个天下大乱的社会了吗?于是都觉得孔子没什么有用的真学问。孔子便这样“周游”了前后14年。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鲁大夫季康召孔子回鲁,孔子结束了“周游”,怀着希望返回鲁国。
季康领着孔子去见鲁哀公,鲁哀公也向孔子问政,孔子讲了他所见的“列国”情形,仍执着地讲了“为政以德”的主张,最终仍没有被采用。
这年孔子已经67岁了,正是在这个困境中转而去办教育。由于他认为治理乱世首先需要治理“人心”,这涉及每个人,于是提出“有教无类”。他办教育只能是办私学,孔子就此成为中国创办民间学校的第一人,结束了中国有史以来“官学”垄断教育的历史,开创了平民也能受教育的新时代。
办教育,需要教材。于是孔子开始修订教材。相传他将鲁国史《春秋》修订为史学教材,又整理修订了《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和《易经》,称为“六经”,其中除《乐经》失传外,其余“五经”一直流传到现在。今天所见的“五经”是否完全是孔子所修订的,史家有不同说法。但可以肯定,孔子生前所做的是编纂工作,并且日后有很多是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不断接力所做的工作,总体精神是孔子的倡导。孔子的学说在中国被称为“儒学”,六经均被视为儒家学说的经典,而孔子被尊为儒学的创始人。
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中国文明的传承。周公倡导德治,周公的思想到了孔子这里又被极大地发展了,更因为孔子开创平民教育,深远地影响后世,以至孔子被后世尊奉为“至圣先师”。
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弟子们为表达思念之情,把他生前的言行记载下来,希望传于后世,这部书就是《论语》。
“语”即孔子之语,“论”是孔子的思想。《论语》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成为被搜寻焚毁的重点书。后经过儒学再传弟子的收集和整理,使《论语》出现了不同的版本,到了汉代,学者张禹将各种版本整理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论语》。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崇尚“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仁政”是他思想的基本精神。《论语》曾从不同的方面记载了他对“仁”的解释。针对当时诸侯混战,相互残杀的社会现实,孔子倡导的“仁”,是为人处世和从政的最高准则,核心是仁者爱人。他也反对大贫大富,认为要相对平均,这是关于和谐社会的早期思想。他反对用人唯亲,认为要举贤才,只有道德高尚的贤才才有资格成为执政者。
据《史记》载,孔子弟子三千,比较有成就的有七十二人。从《论语》可以看到他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因材施教。
人们说孔子是中国第一教师。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好学,是孔子的第一品格。不耻下问,就是明证。他还主张教学相长,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还是学生的朋友。教授的方式多是启发式的,鼓励学生谈论自己的观点。书院乃至老师与弟子的直接对话传授形式,是儒家实行教育的主要手段。孔子教育学生,并不是把他培养成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使之“成人”,即成为对他人有益的人,因此把德育放在首位,用心于“育人”。孔子无愧于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在我们关注孔子的学说时,尤其还不能忘记,孔子有一颗非常善良之心,有一个关怀天下所有人的心灵世界。
孔子的思想从汉朝以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他创立的学说影响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了每一个国人的行为模式。在中国史上,对中华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是孔子。
最早把儒学介绍到西方的人是明清时期来华的传教士利玛窦,他把《论语》翻译成拉丁文,于1687年在巴黎出版。孔子在西方人的心目中与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一样享有崇高盛名。1988年1月,全世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开了一个会议,会议结束时发表了一个惊人的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去吸收2500年前中国孔子的智慧。”
孔子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