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中国拍X光片第一人
2006-12-06俞欣
俞 欣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一种穿透力极强的新射线,并定名为X射线,它打开了一扇通向身体内部“宫殿”的窗户。李鸿章在他的环球访问中有幸在德国拍摄了X光片,亲眼看到了留在自己左眼脸颊下的子弹,也因此成为中国拍X光片的第一人。
伦琴的射线把夫人吓了一跳
1895年11月8日晚上,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整个校园沉浸在一片静悄悄的气氛中,大家都回家度周末了。
伦琴在忙碌着,他正在操作阴极放电管。房间漆黑一片,放电管也用黑纸包着,当他切断电源后,却意外地发现在约1米远的荧光屏上发出闪光。他非常惊奇。这很可能是一个新的发现。伦琴认真地重复了刚才的实验,把荧光屏一步步移远,直到2米以外仍能见到闪光。
除了空气外它能不能穿透其他物质呢?伦琴抽出一张扑克牌,挡住射线,荧光屏上照样出现亮光。他又换了一本书,荧光屏虽不像刚才那样亮,但照样发光。伦琴兴奋极了,不停地更换着遮挡物,他几乎试验完了手边能摸到的所有东西。现在可以确信这是一种尚未为人所知的新射线,可是它到底有什么用呢?又该叫它什么名字呢?真是个未知数,那么就把它设为X吧,暂时叫它“X射线”。
伦琴又用了6个星期的时间,深入研究这种新的射线。他发现X射线能够穿透2─3毫米厚的铅板,X射线还可以穿透肌肉,显示出骨骼的轮廓。一次他的夫人到实验室看他,他便请夫人把手放在用黑纸包严的变色底片上,用X射线照射15分钟。当看清丈夫冲洗出来的底片后,夫人“啊”的一声,吓得倒退几步。丈夫把一只活生生的人的手掌变成了一块骷髅,手指骨骼和结婚戒指在底片上清晰可见,这就是历史上第一张X光照片——它一直被保存到今天,成为20世纪物理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
3个月印刷5次论文,伦琴获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
1895年12月28日,伦琴向维尔茨堡物理医学学会递交了一篇关于X射线的论文《一种新射线——初步报告》。他宣布发现了X射线,阐述这种射线具有直线传播、穿透力强、不随磁场偏转等性质,他给出的照片便是妻子手的照片。这个报告轰动了整个新闻界。
1896年1月5日,维也纳《新闻报》在头版以《耸人听闻的发现》为题,在全世界第一次发表了这条独家新闻。伦敦《每日记事》驻维也纳记者又立即将《新闻报》的消息发回总社。
1896年1月6日,伦敦便向全世界发出这样一条新闻:“据宣布,维尔茨堡大学教授伦琴发现了一种射线。用在摄影方面,它可以穿透木头、肌肉、布以及大部分有机物质。这位教授拍成一张装在密闭木匣中的砝码的照片,还拍了一张只有骨骼、不见肌肉的人手的照片。”
这些宣传,轰动了当时的国际学术界,论文“初步报告”在3个月之内就印刷了5次,立即被译成英、法、意、俄等国文字。1月中旬,伦琴应召到柏林皇宫,当着威廉皇帝和王公、大臣们的面做了演示。
X射线引起了学术界极大的研究热情,仅1896年一年,世界各国发表的相关论文就有1000多篇,有关的小册子达50种。X射线在医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01年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发的时候,物理学奖授予了伦琴。
拍X光曾经是时尚
X光一时间得到许多显贵绅士的青睐,并很快流行为一种新娱乐工具。绅士们穿名贵的礼服,借X光来展示骨骼系统和内脏器官,甚至还能看见皮夹子里的硬币。不过,后来知道X光对人体细胞有杀伤作用后,就再也没有人通过X光去观赏自己的骨骼系统了。
21世纪,美国《时代》杂志介绍了2000多年来对世界医学做出重大贡献的17位关键人物,其中一位就是伦琴。
李鸿章如何成为中国拍X光片第一人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和反对,致使他从仕途的顶峰上跌落下来,先后失去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宝座,闲居在北京东安门外的贤良寺内。
慈禧念他过去的功劳,决定让他出访欧美。于是,李鸿章在晚年进行了一次环球访问。李鸿章这次出访,1896年3月28日离开上海,10月3日回到天津,历时190天。期间,经过四大洲,横渡三大洋,水陆行程9万多里,遍访欧美8个国家,尤其是访问了当时欧美五大强国,可以说他是清代大臣中第一个进行环球访问的人。
1896年6月13日,李鸿章乘火车前往德国进行访问,下榻于柏林豪华的恺撒大旅馆。德国方面殷勤款待,甚至连李鸿章常吸之雪茄烟、常听之画眉鸟,也“陈于几而悬于笼”。寝室墙壁上,高悬照片,左边是李鸿章,右边是德国前首相俾斯麦。6月14日,他前往皇宫晋见德皇威廉二世,呈递国书,并致颂词,对德国介入归还辽东、帮助中国训练军队、购械铸船表示感谢。15日,李鸿章应德皇之邀,到行宫参加国宴,随后德皇请他参观德国军队。
德国政府建议李鸿章到医院拍X光照片检查身体。因为在1895年3月24日,李鸿章在日本马关参加中日两国谈判之际,被日本刺客小山丰太郎暗枪击中左颊,血染官服,当场昏厥过去。李鸿章的伤口在左眼下一寸的位置,这颗子弹对李鸿章眼睛的正常工作无害,会诊的医生担心如果贸然开刀,会危及已经七十几岁的李鸿章的性命,所以未施手术取出弹头。
经旁人的劝告,李鸿章接受了X光机对他受伤的头部照相,亲眼在一张胶片上看见了日本制造的铅弹以何种姿势镶嵌在他左眼下的骨头上。李鸿章对新检查术感到十分稀奇,称之为“照骨术”。李鸿章在X光被发现后仅7个月就体验了此种新技术,成为拍X光片的第一个中国人。
(摘自2005年11月7日《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