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矛盾之新警号 等
2006-11-30林德清等
林德清等
社会矛盾之新警号
林德清
以前论及社会矛盾,大抵主要有两种,或是阶级矛盾,或是人民内部矛盾。对前一种,只需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对后一种,则要和风细雨甄别轻重。经验积累甚多的,是残酷和无情的手法,出手超重,动辄就把对手弄成了阶级敌人。而对内部矛盾,由于重不得轻不得,咱们的处理水平始终乏善可陈,因此直到今天,似乎没有多少优秀的衣钵可传承。
既无传承,又无新招,假如遇上新难题,从何处寻求化解之术呢?
据《瞭望》周刊报道,在对粤沪苏浙等发达地区进行社会矛盾调查时发现,一个显著的“新警号”已露端倪:不少参与群体事件的群众,本身并没有直接利益诉求,可是在闹事时,他们积极参与,借题发挥,将长期积累的不满情绪趁机发泄。原本是利益攸关者的小群体的局部小冲突,一旦与没有直接利益的冲突者搅合在一起,情形就变得复杂和微妙起来。其中尤其耐人寻味的是,这种不满情绪并非集中在“弱势群体”之中,而是在“精英群体”中蔓延。明明置身于既得利益的“精英群体”之中,他们却自称“弱势群体”,这些所谓的“弱势者”有企业主、机关处科级干部、企业里的工程师、学校校长等等。假如“弱势者”的群体如此庞大,覆盖的阶层如此宽广,他们所要对立的“强势群体”又是怎样的范畴呢?
现在一些地方领导处理“利益冲突”的唯一法宝就是“用人民币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他们目光盯住的“重中之重”是具有直接利益诉求的上访信访人群,生怕他们做出极端的言行,将安定的局面弄得很不安生。这当然可以理解,在市场经济状态下,人民币的威力确乎处处可见。但是靠人民币包打天下也是不可靠的,一旦面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的芸芸众生,欲化解他们不知何来的愤怒、不满、牢骚等情绪,抚慰他们不知何因失衡的心理,恐怕再多的人民币也是杯水车薪。
有学者呼吁警惕:面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的苗头及其发展趋势,假如咱们仅凭一两下旧招,眼睛只盯住利益攸关者的诉求,无视莫名其妙的“哄客一族”,等到原本的星星之火变成了燎原大火,咱们还猛扑起火之处的星星点点,大火已无法扑灭。这绝非危言耸听,森林大火从来都是在猝不及防之中燃烧起来的,没有预警机制,新警号就将不再仅仅是警号,一夜之间就会拉响警报。
“弱势”之泛化
陶江虎
林德清先生在引述《瞭望》周刊的调查时,提及“弱势群体”的泛化问题——那些原本应该被视作“强势群体”的人们“自甘堕落”,纷纷自贬为弱势者,其中的意味颇堪玩味。
假如弱势群体如此浩荡,与之对立的强势者究竟是谁呢?
不忙解开问号,且看下列事实——与《瞭望》周刊的民调具有异曲同工的另一份来自上海社科院的民调显示: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部分党员干部早已不再是所谓的“人民公仆”,而是“特权阶层”:他们在用车、住房、医疗、子女等各个方面,享受着特权;他们掌握着行政或政策资源,轻而易举地化公为私;他们在“保护伞”下,可随意调动大笔资金,侵占挪用或携款外逃;他们不但在经济领域继续腐败,如今蔓延到教育、学术、医疗、司法等本该最圣洁的领域……由于特权阶层的实际利益过于耀眼,“官本位”愈演愈烈,连一向自命清高的学者专家也纷纷“官员化”,甚至出现了局级和尚处级道士。本人就收到过若干张曾经是清高文人的如下名片:括号,副局级巡视员;括号,行政正处级。在沉重的括号之中,官本位对他们灵魂的腐蚀,令人心痛——又一个清正的文人消失了!
不知何时,一些地方的领导阶层变得类似于黑社会,这帮派那圈子,大凡派内之人圈中之人,就是“小兄弟”,管你缺才少德不学无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倘若是圈外之人,任凭你德才兼备刚正不阿,甭说正眼瞧你,连尿也不尿你。在我们说得出名的不少地方,干部们不是以真才实学、真抓实干为荣,而是以能否进入某位领导的“圈子”为目标,甚至把与“圈子”里的“红人”牵上线也看作一种资本,简直是自尊丢尽人格沦丧——可是却普遍通行俯拾即是。在趋利避害的本能下,党员干部纷纷靠拢小圈子,因为在领导干部的小圈子里,匪气、霸气、江湖义气代替了党纪国法,法律与规章全是儿戏,政策与原则都可以成为圈里人以权谋私的本钱。于是党内的小圈子成为了社会上不法之徒牟取非法利益的突破口,他们瞅准关键人物,不惜血本千方百计地“攻关”,一旦攻下关键人物,其圈内的大小人物往往都可以变成为其效力的铁哥们,权钱交易遂一路绿灯高歌猛进。
从三个直辖市到其他大中小城市,一个个满嘴反腐倡廉满肚男盗女娼的领导干部倒下了!这大面积的倒下,一方面显示了中央铁腕治吏的坚强决心,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制度性腐败的深重痼疾。对于每个腐败者的堕落,我们听到的“根本原因”总是“党性不强学习不够觉悟不高”,但是这个脉象始终是搭错的:寄望于“自觉革命”,绝对是押错了宝,人性的贪婪绝非一张党票就能荡涤,何况我们当中的多少党员,在举起右拳宣誓的时候,他们就压根儿没有坚信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没有做好为捍卫信仰而牺牲个人利益的准备,他们甚至根本就没有明确的信仰——难道我们还少见吗,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中,共产党员比比皆是?哦,多元信仰,他们独自一个人就多元了!
一旦入党和成为“公仆”不再有抛头颅洒热血的危险,而是有获得实际利益的坚强保证,有多少人能够抗拒诱惑?制度性诱惑日积月累的结果就是:腐败成为司空见惯的现实。
面对这样的现实,与腐败保持距离的人们突然就心甘情愿地自贬为“弱势群体”了——也许,相对于特权阶层,这样的比喻也不为过。忧心的是,“弱势之泛化”一圈圈蔓延后,对立双方的阵营将会是怎样一种图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