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之韵味
2006-11-24蒋聃妮
语文之韵味犹如一杯窖藏百年之美酒——醇香、甘甜。品之,动情入心;忆之,余味无穷。语文之韵味全在于它是一个美的世界,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师集中的艺术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细细品味,它的美也许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轻声的赞叹,或者是师生间一个默契的眼神,也许是茅盾笔下挺拔正直的白杨,是苏轼词中“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让敌军“樯橹灰飞烟灭”的周郎,是李白那一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慨然断喝。品出其美,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成为一种力量,让怯懦变得坚强、让狭隘变得开阔、让卑劣变得高尚。所以,现代语文教学就应当是师引生品语文之韵味的过程。
一、放飞想象,品味意境美
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所描写的景物融为一体所达到的一种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对意境的品析最容易引起学生心理的共鸣。“品析”课文如同“品尝”美味佳肴,美味佳肴不品尝就失去了“美味”,课文不品尝就失去了“美意”,失去了作家的美意,失去了编者的美意,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美意,失去了时代的美意。会品尝课文的学生是真正会学语文的人。品析中要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结合作者的情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放飞想象,让自己深入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径,以作者描绘的景物为纬,让想象的翅膀任意飞翔。当自己的情感意识完全融入课文所创造的境界中时,就会与之产生和谐统一的共鸣,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学习过程自然也会轻松愉快得多。比如学习《荷塘月色》时,不妨反复地进行涵咏品味,并借助想象,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这样的画面:皓月当空,给世间万物镀上一层银色,笼上一层薄纱。月光下,绿叶田田,荷花亭亭,清香袅袅,月色溶溶,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柔和,朦胧恍惚,富有诗情画意。多么优美迷人的月色,多么令人陶醉的夜晚!沉浸在这般美好的境界之中,我想每个学生都会心醉神迷,觉得韵味无穷,从而感受到语文美的愉悦!那“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茫茫沧海,是不是能够激起年轻学子的凌云壮志,开启他们博大的胸怀?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莲花,是不是也能唤醒同学少年的高洁情怀,养成他们美好的节操?还有当杜甫蜗居于风雨飘摇的茅屋,在饱受凄风吹刮冷雨淋漓之苦时,仍然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真情呐喊时,那种宁愿自己冻死而念念不忘天下苍生的博大胸襟,有谁不会为之折服为之动容?体味这种崇高的精神美,无疑会让学生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实现思想的升华。
品语文之韵味就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语文,让学生在自觉自主的状态下享受美。
二、情感朗读,品味语言美
情感朗读,既是一种美的欣赏,又是一种美的创造,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他说“美读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告诉我们诵读要美,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通。只有真正做到与作者同欢娱共悲切,才能情出肺腑、语同己出。吟诵的时候,需根据文章的内容及自己的体会采用不同语调,而吟诵的方式既可以是教师的范读,学生的个别读,也可以是学生齐读。这需要根据文章抒发的情感而定。大体说来,情感低沉、缠绵柔缓的文章,宜采用个别读,从而体会到节奏的阴柔美;而激昂、热烈的文字,则宜采取集体诵读,从而体会节奏的奔放美。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要重视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生与课文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否则难有理想的效果。叶圣陶先生还曾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入境”就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去,使学生由一个旁观者变为一个当局者,去亲近人物,去“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和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在这种情况下,有感情朗读就水到渠成了。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读出雄壮美;“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读出气势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读出柔情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读出飘逸美;“秋风惨惨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风雨助秋凉”,读出悲凉美;“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读出豪迈美。从而使学生在抑扬顿挫、高低起伏中,领会了文章的思想内涵与表达技巧,同时又体会到课文的情感美,享受到节奏美,受到美的熏陶。
语文天地美仑美奂、韵味无穷,美的课文内容再辅以教师美的教学语言,如那一段段精彩的课前导语、一句句机智灵活的课堂语言,有时激情飞扬,有时幽默风趣,让学生完全沉浸在美的海洋中。语文之美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以一种“美”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以“美”的心灵来拥抱人生,以“美”的激情来面对世界,从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创造更加美好的人生,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蒋聃妮,四川省营山县城守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