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养生学的哲学基础和追求境界

2006-11-24林乃燊

农业考古 2006年4期
关键词:内经阴阳人类

林乃燊

一、“五行”理论和“天人合一”思想

1、“五行”理论的贡献及其局限

《尚书·洪范篇》是我国记载“五行”理论最早的文献,《洪范》又称《洪范九畴》,洪者大也,范者法也,畴者类也,翻成现代语,就是九类治国方略的意思。《洪范》是一篇实录式文献,西周初年,武王拜访殷遗臣箕子,向箕子咨询治国方略,箕子把自自禹以来历代承传的九大治国方略告诉他,其中认识和运用“五行”理论居第一位。可见“五行”理论自夏代以来已在中原地区流传。“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是我们祖先最早认识到生存和发展所需的五种基本物质的概括,认识到世界是由五种基本物质相克相资发展起来的,举凡采矿、环保、饮食和土地开发等都与“五行”有关。“五行”理论,是我们祖先唯物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早成果,也是对古代世界哲学的重要贡献之一。

但“五行”理论有它不足的地方,它存在三种局限性:

(1)空气和阳光,是人类生存一刻也不能缺少的两种基本物质,却遗留在“五行”之外。直到战国之世,庄周的“吐故纳新”思想,才发现了空气的价值。对空气的构成,则到近代才知道。古人只知道阳光的照明和干燥作用,至于太阳的光合作用是万物生长之源的理解,也是近代才知道。

(2)把“五行”理论教条化,对音乐、颜色和味觉等领域的组成要素,都用“五”字去框括,用“五音”(宫、商、角、徵、羽)去框括音乐,就把音乐的八个音阶遗弃了三个(其实战国的偏钟已能奏出八个音阶);用“五色”(红、黄、蓝、白、黑)去框括颜色,就把灰、紫、橙、绿等色素归入了零册;把“五味”(咸、甜、酸、苦、辣)去框括味觉,就把同属基本味素的涩、麻、鲜等都漏掉了。味域的后三者和前五者都属于基本味觉。当人们吃甜腻的东西过多,味蕾处于松疲麻痹状态时,吃一粒人木面子或橄榄,或饮一口芥菜汤,或饮一口茶,悠涩味的收敛效应,又重新把味觉唤醒,圆润的干涩味,就迅速取代了疲滞的甜腻感,可见“涩”味也是不能缺少的。“麻”味是对味蕾的一种驱风式刺激,也是兴奋味觉的一种味素,与火熨的辣味能起异曲同工的效应。“鲜”味是食物中的谷氨酸钠或呈味核苷酸诱导味蕾的一种风味效应,是突出食物个性的一种味素。这两种呈味物质都或多或少存在于许多动、植物食料中,所以鲜味也是一种基本味。近代的“味精”和“核酸味精”,就是从食料中提离出来的一种增鲜剂。

我国把“五行”理论教条化,延续了三千多年,许多领域都用“五”字去框套,妨碍了人们对许多领域的内涵和深度的认识,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人跳不出这个框套。

(3)运用“五味”去界定或演绎食物的功能,常堕入神秘的泥潭,拖累了对事物的定性认识。定性认识,是我们祖先“尝百草”长期效验的结晶,是“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古人把“五味”介入于定性分析,产生了“性味学”,“性”与“味”结合的鉴定,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如用“酸”、“苦”去表现酸碱值,用“甘”、“辛”去表现热值等,都可以对上号,但不能随意套用或演绎,如说“粳米飯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内经》卷二),把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濡五种功能,随意套在基本成份大体相同的五种粮食和五种肉类上,就堕入了玄学的泥潭,如果把“性甘”理解作含有葡萄糖,那是所有粮食的共性,何止粳米?如果把“性酸”理解作肉类消化后主要呈酸性反应,那是所有肉类的共性,又何止狗肉?随意乱套,就越套越荒诞。中医现代化,对药物和食物的定性分析,固然要进行科学检验,对“性味观”中的“味”,更有待于科学的清理。

2、“天人合一”思想的唯心唯物分野

“天人合一”思想是我们祖先认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哲学思想的结晶。这种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之世。但一开始就形成了唯心和唯物的分野。唯心的天人合一观,以孔丘和孟轲为代表。孔丘逆历史潮流而动,妄想为当时没落的奴隶制去救亡,他到处碰壁,哀叹自己的失败是由于“凤鸟不至,河不出图”(《论语·子罕》)。他尴尬的一生,成了没落奴隶主阶级的一曲挽歌,他自认为是“天命”不济。孟轲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劳其心志,苦其筋骨,空乏其体肤,……”(《孟子·告子》)就是说:受苦受难的人们,你们认了吧!老天爷会给你们厚报的。他这番话,多麽象一个牧师在宣教啊!孔丘和孟轲都认为天是有意志的神,冥冥中主宰着人间的吉凶祸福。战国的邹衍,又从政治上用神秘化了的天人合一观,去曲解“五行”理论,提出“五德终始”的历史循环论,为当时的改朝换代炮制理论依据。到了汉代,董仲舒更提出“天谴论”,认为上天是会尝善罚恶的。随着儒家思想被定于一尊,儒家的造神运动就滑向纤纬神学的泥潭,从西汉中叶到整个东汉约三百年间,中国的思想论坛被弄得乌烟瘴气,伴随着末代王朝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腐败,纤纬神学最后走向穷途末路。历史是会惩罚倒退的,风起云涌的黄巾军起义,终于把腐朽的东汉王朝连同纤纬神学一起扫进历史垃圾堆。但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建社会,仍是迷信思想产生和存在的温床,汉代以后的封建社会,转向多神教和追求个人或族群生存幻想的风水、问卜、算命等玩艺的迷信。

唯物的天人合一观,以庄周、荀况和战国的医学界为代表。庄周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如把“我”字换成“人类”,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和人类都是相依着生生不息的,万物和人类都同属于宇宙一体的物质。荀况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荀况指出:吉凶由人,凡顺应历史规律则治,违背历史规律则乱,不是天要偏爱帝尧而憎恶夏桀。这是当时驳斥唯心的天人合一观最响亮的声音。贯串于《内经》的“身肌宗一”(卷一遗文)思想,就是把宇宙看作一个物质总体,人的身肌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内经》代表了当时中国医药界的主流思想,与庄周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致的。这种唯物的自然观,成了中医的主导思想。《内经》指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顺之则奇疾不起,是谓得道。”(卷二)就是说:阴阳四时,是万物运行的本源。人类的生死,离不开阴阳四时。要活得健康,就不能违背这些自然天象。所以顺应阴阳四时的保健思想,就成了中医界和养生界历代承传的思想。也是唯物的天人合一观在人民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唯物和唯心两种天人合一观,一直存在于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唯心的天人合一观,都是相信有个神灵世界,主宰着人间的祸福,一切迷信思想,都属于这个范畴。唯物的天人合一观,才正确反映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凡论述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首先必须分清这一概念蕴含的精华与糟粕。

二、整体论和矛盾论,贯串于中医的生理学和养生学中

1、人体的器官和生理功能,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

《内经》把人的机体看作一个整体和活体,用简明易记的数字把当时对人体生理和解剖的理解,概括为“五官”(眼、耳、口、鼻、舌)、“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四海”(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髓海”包括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血海”指血液循环系统;“气海”指经络系统;水谷之海指消化系统),“四肢 ”(双手双足)、“五体”(皮肤、肌肉、筋腱、脉络、骨络)、“九窍”(五官的七孔及尿道、肛门)、“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等一套术语,认为“十二经脉”把体腔内的“五脏”、“六腑”和“四海”与体表四肢连贯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血气流贯其间,运行不息。《内经》的生理学虽然与科学的生理学还有一段距离,但在古代直观医学中,却是一个可观的成就。它把人体看作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内脏、器官和体表都在系统运行和相互作用中各司其职,表现了中国医学哲学的整体论光辉。

2、掌握矛盾,是保健和治疗的关键

李耳说:“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四十二章,就是说:阴阳是存在于萬物的基本矛盾。掌握阴阳,就是掌握了事物的基本矛盾,就能找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钥匙。李耳揭示了矛盾存在于万事万物中,又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所以古代的“阴阳论”就是“矛盾论”。《内经》进一步发挥了李耳的阴阳观:“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经纪,变化之父母。”(卷三)。人类和自然就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卷二十八)《内经》把人的生理机制,看作是和天地四时的变化相连相应的。从人体的整体与局部的矛盾关系的认识中,又产生了中医治病的一条重要原则:对疾病的重点打击和对机体的培元固本相结合:“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埤(配),气味合而服之,以养精益气。”(卷二)。这段话头一句是用重剂量药物对疾病进行重点打击;后几句是营养卫生疗法,就是加强和调动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机体的自然疗能。这是辩证的科学的治疗原则。因为疾病的发生和预后,都受机体的根本健康状况所制约。疾病和机体,是局部和整体的矛盾关系。加强整体,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局部;解决局部,是为了维护整体。

矛盾论贯串于中医的诊病和治疗中,中医把病理分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四纲,治病的决窍,就在于认识矛盾,解决矛盾;“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清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悍者按而投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刚柔,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分。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卷三)。所以矛盾论(认识阴阳)就成了中医治病的灵魂。

3、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是人类健康发展的基础

人类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保健的头一条要务就是积极适应两大环境。《内经》总结出保健的三大途径,其一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顺之则奇疾不起,是谓得道。”(卷二);其二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埤(配)……以养精益气。”(同上);其三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聚,炅(音桂,热也)则腠(即体表)理开气泄,忧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郁),何病之生?”(同上)。这三段话的意思,就是一要使肌体与生物圈的自然变化相适应;二要使机体与自然的物质交换取得优质平衡(主要是膳食平衡);三要使自己处于和谐的人际关系中,经常保持情绪的稳定和乐观。这三者都是根本的养生之道。

三、养生学的内涵和追求境界

中国养生学,除了上举《内经》总结的三条途径,还有一个运动锻炼的课题,战国以来的“导引术”,是一种动静结合,内外功互动的锻炼方式;“熊经鸟申”和“五禽戏”,则是模仿动物的肢体运动,近似今天的广播操;中国传统的“踏青”风俗,则是成群结队到大自然中去放松和呼吸新鲜空气,是怡养身心的一种群体活动。这些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养生学的组成部分。

中国养生学追求的境界,历代都有不少这方面的论著。近年李亦园院士从社会学角度,对这一主题作了一次颇有分量的论述,在他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理论图像》(1999年《第六届中国饮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从他的饮食文化的实用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的分类中,着重从美学和社会文化层面展开了他的论旨,该文旁征博引,内容丰富,在发掘中国饮食实践的深层文化理念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李院士指出:“个人身体的内在均衡健康,以及追求事物的调和美味,并非中国人的终极关怀。中国人的终极关怀与人生的最高理想应该是追求宇宙、自然与人间的共同均衡和谐。”他为中国养生学追求的目标,做了一个有见地的概括。遗憾的是,李院士在论证人们追求生命与时间……空间和谐的命题时,给“算命卜卦”和“风水堪舆”发了一个“合理”的通行证,对这两项迷信恶习,给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干扰和人民生活的祸害熟视无睹,令人感到奇怪,使他的这篇文章,仿佛一碗香喷喷的米饭掺着梗喉的稗子和沙子一样。尽人皆知的一个道理是,中国13亿人口,同一个时辰出生的有千千万万,但各人的际遇决不会因生辰相同而相同。至于风水,举一个中国近代史的故事就能说明问题:上世纪三十年代,陈济堂当“南天王”时,他笃信风水。听信堪舆师说,广东花县芙蓉幛洪秀全母亲的墓茔是出王帝的,他立即买下该墓地,把自己母亲葬下去,可葬下不久,就凄然垮台,成了岭南人民的笑柄。这个故事,今天七八十岁的岭南人,大都能记忆。算命和风水,都是在人与时间和空间的际遇上玩弄迷信把戏,以欺愚者,流毒很深,是对人类追求与时间和空间和谐的严重扭曲,作为一篇科学论证文章,是不宜这样“致中和”的。作者在文中理解“天人合一”思想也含浑不清,由于作者意欲把唯心论与唯物论嫁接作为他“致中和”的主旨,就使整个主题黯然失色。

人类与自然和宇宙的关系,是永无休止的。这种关系,永远是在矛盾和解决矛盾的关系中发展。因为人类开拓生存空间是没有止境的,人类“开天辟地”的科技的发展也是没有止境的,人类的保健事业当然也没有止境。今天已进入一个航天开发时代,科技发展又是个双刃剑,譬如核能的发现,既造福于人类,核弹却能杀人盈城;核污染又在广阔地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核放射不仅从外部直接伤害人体,有的核辐射还侵入了食物链,又从饮食途径伤害人类的健康。但航天育种又能使一些农作物增产和品种改良方面起作用。保健事业也必须与时俱进,找出保护环境的科学措施,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和宇宙和谐发展的途径越走越宽。

猜你喜欢

内经阴阳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阴阳合同(双语加油站)
谁变成了人类?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
《内经》理论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论守阴阳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
明代医家芮经墓志铭考释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