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意字构形理据释义法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与作用
2006-10-13褚宝定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有汉民族文化传承性和信息量的载体。然而,汉字的基础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几乎被淡化。为实现《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总目标:“(2)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3)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5)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浅易的文言文”,有必要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引入会意字构形理据释义法。
汉字的形体结构同一定的意义相联系。东汉许慎认为:“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结合起来,赋予其某种想象、推理而得出新的意义。其字数和字的笔画较少,字形简洁明了,可以望形生义棗以事象性和意象性特点编织成有情节和主题的故事。如果按照“因形示义、义寓形中”的构形理据对一些会意字加以剖析释义,就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而牢固地把握字义,逐步形成见形明义的能力,从而会读、爱读古诗文。其具体应用与作用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一、发展学生大胆想象和联想的思维能力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力量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引入会意字构形理据释义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在教师解析会意字时,出于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的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一幅场景,或呈现出某一种动作,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方块汉字显得形象生动、妙趣横生;并在大胆想象和联想中发展思维能力,健全思维品质。如在解释《桃花源记》中“初极狭,才通人”的“初”字前,师:看到这个字形,你会联想到什么?生:衣服和刀。师:对,甲骨文字形从衣从刀,是个会意字。强调:是“衣”字旁,不是“示”字旁;须两点。再问:你知道衣服和刀有什么联系?生:用刀裁衣。师:这个字可以引起我们想象先民制作衣服先用刀裁剪而后缝制的情景、工序,所以“初”就是表示——(按:停顿,以引起思考、回答。下同)开始。文中“初”的字义正源于此。明确是开始、起初之意。句意是——开始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表达作用为棗突出桃花源的隐蔽,给人以神秘感。然后问:《三字经》的首句是——“人之初”。这个“初”即表示人生历程的开始。由“开始”可引申为最初阶段,如中等教育最初(前)阶段的一类学校是——初级中学 。再请回忆以前学过的古诗文中有“初”字的句子,如——《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师:这个“初”字作引申义——才、刚刚,表示时间的副词。常见词语有——和好如初、初出茅庐等。总之,通过一连串充满乐趣的互动教学,学生的思维显得活跃、流畅,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汉字形与义的关系,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获得美的享受,从而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会意字大多可作如此辨形释义、发散思维。另举几例:
去甲骨文字形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状,上面是大(人),下面是口或“凵”(qū)。《说文》:“从大凵声。”(1)本义:离开。如《大铁椎传》:“尘滚滚东向驰去。”(2)除去,去掉。如《捕蛇者说》:“去死肌,杀三虫。”(3)距离。如《为学》:“西蜀之去南海。”走金文字形像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像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说文》:“走,趋也。”(1)本义:跑。如《木兰诗》:“双兔傍地走。”(2)逃跑。如《石壕吏》:“老翁逾墙走。”
负金文字形像一个人身背钱贝的样子,上为贝,下为人。小篆把人、贝上下颠倒。《说文》:“从人从贝。负,恃也。”(1)本义:恃,依仗。如《大铁椎传》:“宋将军故自负。”(2)通“背”。背负。如《愚公移山》:“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3)辜负,对不起。如《乐工罗程》:“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
国甲骨文字形为左封地右武器,即以戈守疆域。繁体楷化写作“國”。从“囗”(wei),表示疆域;从或(yù):从囗(像城形),从戈(以戈守之),从一(地也)。《说文》:“国,邦也。”(1)本义:邦国,诸侯国。如《曹刿论战》:“夫大国,难测也。”(2)国都。如《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3)国家。如《答司马谏议书》:“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二、弥补学生了解汉字基础知识的缺失
汉字的字形能够在一个平面方框内的任意位置上发生各种变化。以构件“人”为例,“人”可以安排在汉字的上、下、左、右、中等各个位置上,如“亡”、“见”、“伐”、“卧”、“因”五个字,以及“夹”、“坐”等字;此外,两个“人”前后相随可成“从”,并列而行可成“比”,相向而立可成”并”,反向而立可成“北”;三个“人”相叠加可成“众”。至于以“人”作为构件的讹变、隶变、楷变、简化的字则更多,如“临”等字。汉字字形的意境可谓是八面来风、变幻莫测。因此,了解这些会意字的结构、特征和演变过程,可以使我们既牢固地掌握字义,又领悟到汉字是一个独特的由图画向符号衍生的表意文字体系。分析如下:
亡金文字形为人躲进掩体之状。小篆字从入从乚。“入”,人也。“乚”(y n),隐蔽。合起来表示人到隐蔽处。《说文》:“亡,逃也。”(1)本义:逃离,出走。如《陈涉世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2)灭亡。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国恒亡。”(3)读wú,古同“无”。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亡以应。”
见甲骨文字形为上“目”下“人”状。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繁体楷化写作“見”。《说文》:“见,视也”。(1)本义:看见,看到。如《两小儿辩斗》:“见两小儿辩斗”。(2)进见,会见。如《曹刿论战》:“曹刿请见。”(3)读xi n ,“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如《敕勒川》:“风吹草低见牛羊。”
伐甲骨文字形像用戈砍人的头。从人从戈。《说文》“伐,击也。”《广雅》:“伐,杀也。”(1)本义:砍杀。如《太白山祈雨词》:“为酒醴,伐豚羔,舞长袖。”(2)砍伐。如《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3)讨伐,进攻。如《曹刿论战》:“齐师伐我。”
卧金文字形像侧身伏案小睡状。从臣,竖立的眼睛;从人。繁体楷化写作“臥”。(1)本义:人伏在几案上休息,眼睛呈竖立形。如《捕蛇者说》:“弛然而卧”。(2)倒伏,横放。如《核舟记》:“舟尾横卧一楫”。(3)隐居。如《隆中对》:“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因甲骨文字形像人在车席子上。从囗(w i)从大。大,人也。席垫是用来衬托的,乃是一种凭借、依靠。《说文》:“因,就也。”(1)依据,顺应。如《核舟记》:“罔不因势象形。”(2)于是,就。如《黔之驴》:“因跳踉大阚。”(3)因而。如《唐雎不辱使命》:“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夹甲骨文字形像左右二人从两边辅助中间一个人。繁体楷化写作“夾”。《说文》:“夹,持也。从大挟二人。”大,人也。(1)本义:从左右两方相持,从两旁限制。如《大铁椎传》:“右胁夹大铁椎。”(2)掺杂,混杂。如《口技》:“又夹百千求救声。”(3)处在两旁的,引申为凡物在左右之称。如《桃花源记》:“夹岸数百步。”
坐甲骨文字形像两人坐在土上。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1)本义: 席地而坐。如《唐雎不辱使命》:“先生坐!”(2)座位。如《口技》:“满坐寂然。”(3)因为,由于。如《陌上桑》:“但坐观罗敷。”
从甲骨文字形像二人相随形。《说文》:“従(从),随行也。” (1)本义:随行,跟随 。如《曹刿论战》:“战则请从。”(2)听从,顺从。如《曹刿论战》:“民弗从也。”(3)读z 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如《活板》:“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比甲骨文字形像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从二匕,匕亦声。《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1)本义:并列,并排。如《核舟记》:“其两膝相比者。”(2)比较。如《捕蛇者说》:“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3)等到。如《陈涉世家》:“比至陈。”
并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繁体楷化写作“並”、“併”、“竝”。《说文》:“並,併也。从二立,会意。今隶作並。”(1)本义:并行,并列。如《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全,全都。如《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一起;同时。如《陈涉世家》:“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北甲骨文字形为一个人和他的影子。正午时分人影正对的方向为“北”。(1)北方。如《愚公移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2)溃败,败北。如《项羽本纪》:“连战皆北。”(3)败逃者。如《田单大摆火牛阵》:“齐人追亡逐北。”
众甲骨文字形像许多人在烈日下站立劳动。从三人,“三”表示众多。繁体楷化写作“衆”。(1)本义:众人,大家。如《答司马谏议书》:“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2)兵,军队。如《平原君虞卿列传》:“率数万之众。”(3)众多。如《大铁椎传》:“众贼环而进。”
临甲骨文字形像人俯视器物的样子。左上角像人的眼睛,左下角为“一”字排开的三个小物品;右边是人。小篆把三个小物品分别放置,美观而匀称。繁体楷化写作“臨”,将构件“人”作了讹变,放在右上角。简化后的“临”字,笔画由17画减至9画,但仍保留原始的基本构形理据。(1)本义:从高处往低处察看。如《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2)面对。如《出师表》:“临表涕零。”(3)靠近,逼近。如《出师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三、满足学生获取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需求
汉字不但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符号,而且是承载着古代文化观念和科学知识的全息标志,是固化了的信息模块。它以形象而生动的造字法则,融入了先民的思想观念、民俗风情、围猎战事等活动元素,堪称汉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如果依据一定的理据对会意字表层呈静态的构形加以释义,便可以获取有关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知识。例如:
鼓甲骨文字形好似一只手持有鼓槌正在敲鼓。左边为古代立鼓的象形白描;右边是 “支”(pū)。《说文》:“鼓,击鼓也。”鼓在上古时代有三项用途:一是为乐舞伴奏;二是远距离传递信号;三是在战争中发送指挥命令。一字竟涵盖了信息发布所涉及的文娱、通讯、军事等多个领域,隐含着多元化的社会生活图景。(1)本义:一种打击乐器。《国殇》:“抱玉枪兮击鸣鼓。”(2)“更”的代称。如《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3)击鼓进攻。如《曹刿论战》:“一鼓作气。”
法金文字形由“氵”、“廌”、“去”三个构件会意而成。繁体楷化写作“灋”。《说文》:“灋,刑也。从水,平之如水。从去,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独角兽,能在审理案件时辨别是非,用角去触理曲的人;从“去”,理曲的人现形而被逐离。“法”字表示用具有判案能力的神兽解廌顶触理亏者,使审判像水一样公平。再现了以动物断案的远古文明场景,反映了先民希望刑法公开、公平、公正的美好愿景。(1)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如《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2)法令。如《答司马谏议书》:“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3)方法,办法。如《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
取甲骨文字形为用手割耳朵之状。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又(手),《说文》:“取,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礼》:“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反映了我国先民在狩猎中捕获到野兽须割下左耳以筛选、计数的风俗习惯。后演变为凡在战斗中杀死敌人、俘获战俘时,须割下其左耳以作计功的凭证。(1)本义:(捕获到野兽或战俘时)割下左耳。如《子鱼论战》:“虽及胡耇,获则取之。”(2)得到,取得。如《小石潭记》:“伐竹取道。”(3)表示动态,相当于“得”、“着”。如《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信金文字形仅从人从口。小篆为明确、强调字义,“口”上增“舌”,遂演变为从人从言的会意字。《说文》:“信,诚也。”表示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民心极其纯朴,崇尚说真话。(1)本义:真心诚意;诚实。如《狐假虎威》:“子以我为不信。”(2)信用。如《曹刿论战》:“小信未孚。”(3)相信,信任。如《出师表》:“愿陛下亲之信之。”
四、增强学生纠正错别字的能力
书写汉字出错大多为形似、义近、音同所致。该如何增强纠错能力呢?要牢牢把握形、义、音这三个要素的内在联系棗义著于形,音生于义,做到审形、明义、知音。只有先剖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方能弄清汉字的含义,掌握汉字的读音。举例分析如下:
即甲骨文字形意象作坐人形(后讹为卩)面对食器 (皀)状。《说文》:“即,就食也。”走近去吃东西。(1)基本义:靠近;走向。如《童区寄传》:“以缚即炉火烧绝之。”(2)同“则”。那就。如《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3)立刻,当即。如《桃花源记》:“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既甲骨文字形为左边是食器的形状,右边像一人吃罢而掉转头将要离开的样子。罗振玉:“即,象人就食;既,象人食既。”(1)本义:吃罢,吃过。如《玉藻》:“君既食。” (2)已经。如《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3)尽,完全。如《子鱼论战》:“及其未既济也。”“即”(jí)与“既”(jì)为常出错的两个字,或把“即使”误读误写成“既使”,或把“既然”误读误写成“即然”。其实,只要记住这两个字右边的构件“卩”和 “旡”,即人形姿势即可。一为靠近食器状,一为将离食器状。“即”的组词有“即将”、“即景”、“即兴”等,其词义与基本义靠近有关;“既”的组词有“既往”、“既定”、“既成事实”等,其词义与已经完成有关。“即使”,表示承认某种事实,暂让一步,在正句里常用“也”呼应,说出结论。如:即使败了,也无碍全局。“既然”,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常用“就”、“也”、“还”等配搭。如:他既然已经好些了,就可以回学校去了。
疾甲骨文字形像人腋下中箭。从大(人)从矢。《说文》:“疾,病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小篆讹变为从疒从矢。(1)本义:受兵伤。泛指小病。如《扁鹊见蔡桓公》:“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2)缺点,毛病;瑕疵。如《公输》:“必为有窃疾也。”(3)快速,急速。如《观猎》:“草枯鹰眼疾。”
病 甲骨文字形为左边是一个“爿”,即床的象形白描;右边为一个人躺着发汗之状。《说文》:“病,疾加也。”即重症为病,轻症为疾。(1)本义:上古时指重病。如《扁鹊见蔡桓公》:“君之病在肌肤。”(2)生病。如《桃花源记》:“寻病终。”(3)困苦不堪。如《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疾”与“病”两个字一般不会互为写错,出错的大多是部首,把“疒”写成“广”。两部首的构形区别在于有无两点。若把“疒”少写两点,则等于把床脚给锯掉了,意象迥异。按甲骨文和金文的写法,“疒”,像人躺在床上,其含义是生了病;故“疗”、“痛”、“症”等字都与疾病有关。“广”,像屋墙屋顶,其含义是依山崖建造的房屋;故“庐”、“庙”、“府”等字都与房屋有关。
五、提高学生查阅辞书的效率
阅读古诗文,必然会遇到大量不太明白的字,即使是一些常用字,也不能通晓其本义或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要弄懂字义就必须借助相关的辞书,而有些辞书并无“音序检索表”,如《古代汉语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年9月版)就是按部首编排的。请看“我”、“引”、“及”、“兵”四字在五部辞书中的部首归属:
由上表发现,这些例字的部首归属不尽相同,但五部辞书对汉字的部首归属毕竟是依据构形理据而定,是基本一致的。如果我们能掌握并运用一定的构形理据知识去进行检索,就能在查阅辞书时准确便捷,游刃有余。
我甲骨文字形像兵器状,一种刃部呈锯齿形或有饰物的古代兵器。常用作首领出征时的徽识和权力的标志,也用于统帅者的仪仗。因而,被借用为第一人称。从戈从戈。《说文》:“我,施身自谓也。”(1)基本义:自称。如《狐假虎威》:“子无敢食我也。”(2)己方,己国。如《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引甲骨文字形为箭在弦上,即将射发之状。从弓从丨(箭)。《说文》:“引,开弓也。”(1)本义:拉开弓。如《塞翁失马》:“丁壮者引弦而战。”(2)拉。如《陈太丘与友期》:“友人惭,下车引之。”(3)援引。如《出师表》:“引喻失义。”
及甲骨文字形为后面人赶上来用手抓住前面人之状。从人从又(手)。《说文》:“及,逮也。”(1)本义:追赶上,抓住。如《稚犬》:“追及,毙于众人刀下。”(2)至,达到。如《桃花源记》:“及郡下。”(3)等到。如《两小儿辩日》:“及日中则如盘盂。”
兵甲骨文字形为上面是“斤”(短斧之类),下面是“廾”(gǒng,双手),像双手持斤状。从廾从斤。《说文》:“兵,械也。”(1)本义:兵器,武器。如《周亚夫军细柳》:“将军亚夫持兵揖曰。”(2)军队。如《陈涉世家》:“上使外将兵。”
举凡三十个高频会意字及其例句,大多出自初中古诗文(部分为上海市新版教材、课外读本)中。经过数年来的教学探索和实践,笔者深感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适度渗透会意字构形理据释义法,可以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褚宝定,上海市东昌东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