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比喻辞格在语言运用中的探究
2006-10-13郑洪仁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表达不仅要内容正确,感情健康,而且要文辞巧妙,精彩动人。“修辞的目的就是要扩大辞语的所有效力,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修辞的神奇就在于它能使寻常辞语艺术化,给人以探不尽的韵味。”近几年高考满分作文中,一篇篇文采飞扬的佳作成为话题作文的一大“亮点”。而修辞出新,文句有意蕴则让这“亮点”更加熠熠生辉。在众多的修辞手法当中,比喻特别引人注目,它使文章语言鲜明、生动、形象,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地直观地体现出来,正如著名散文家秦牧在《语林采英》中所说的:比喻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语言艺术中的花朵。”
虽然比喻辞格是最常用的,但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对它的研究,不太清楚它与思维之间其实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那么,比喻在语言运用中具有哪些思维特征呢?
比喻在语言运用中最基本的思维特征是横向思维。比喻先要观察本体和喻体的形貌特征,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这就要求充分调动我们思维中的接近联想和相似联想,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点及面,全面而又细致地进行横向、发散的思考,这样从一个信息源出发,多角度、多渠道、多层次地一一展开联想。如老舍先生在《骆驼祥子》中写祥子拉车时,“身子斜向前,迈大步,像正在逃命的鸵鸟,这只脚还没有完全着地,那只脚早扔出去”。以逃命的鸵鸟比喻脚不着地的快跑,我猜想,老舍先生是仔细观察过车夫拉车和鸵鸟奔跑的,在写作时充分调动了相似联想和接近联想,才会用上这贴切的比喻。再看下面这些例子:
①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鲁迅《祝福》)
②“水平如镜”,“红叶似火”。(《桂林山水》)
③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自清《春》)
从①~③可以看出,比喻有如搭桥牵线,它使人们习惯地把两件在性质或状貌上相似的事物联系起来,由此物想到彼物。如由皱纹想到核桃,由红想到火,由多想到牛毛,由弧形想到雨后彩虹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在生活实践中仔细观察,积累生活经验,在语言表达时诱发我们的横向思维,产生丰富的相似联想,从中比较、筛选,并最终定型,那么一个贴切的比喻便水到渠成了。
当然,在形貌特征上把握了本体和喻体的相似之处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进一步,从纵向的角度去思考本体和喻体的内在联系,这就是比喻在语言运用中的思维特征之二——纵向思维。《我的空中楼阁》有这样的比喻:“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作者在把山比喻成女子描画过的眉毛之后,又把山中的“小屋”比喻成“眉梢的痣”。两个比喻使读者由两个喻体“眉黛”和“痣”的关系,联想到小屋在山中的位置,渲染出了一种玲珑柔和、自然清新的情状。而且妙龄女子的姣好面容使人对所绘之景产生一种亲切、爱慕之情。这种比喻不仅从形貌入手,更是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层层深入,形神兼备,景情俱足,令人击节赞叹。还有“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 这个比喻句我们不能机械地说,把“山”喻为“一望无际的水面”、“辽阔无边的天空”,把“小屋”喻为“一片风帆”“一只飞雁”,而应从整体着眼。作者把“山上有了小屋”的情状喻为“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的情形,赋予原本静止的景物以运动的风采,让读者在对动态喻体的玩赏体味中更好地领悟山上有了小屋之后的生机。这已不仅仅是横的、静止的联想,而是进行了跳跃式的思索,实施了“推测想象”,实现了纵深式的挖掘,终于豁然开朗,一蹴而就了。同样,下面这些例子,不乏想象。
①“两个人在一起,人家就要造谣言;正如两根树枝相接近,蜘蛛就要挂网。”( 钱钟书《围城》)
②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钱钟书《围城》)
以上所列的例子,如果单从形貌上去研讨,这些比喻都缺乏形象性,但是若深入其内在的蕴含,便不难发现这些比喻恰恰抓住事物纵深的关联,从而把相隔最远的东西出人意外地结合在一起。钱钟书就说过:“本体与喻体分得越开,则合得越出人意外,比喻就越新奇,效果越高。”所以以上一些例子,虽不图形肖,但求神似,使人耳目一新,给人艺术审美的感受。
除此之外,比喻在语言运用中的特征还与逆向思维关系甚密。这类比喻,它由事物间具有相反或相对的特点而引起的对比联想或想象,一正一反,黑白分明,本应是风牛马不相及,但经过作者的独具匠心,它们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完美地融为一体,读来让人赏心悦目。如下面几个例子:
①找江山是不容易的,并不是别人做好一碗红烧肉放在桌上,等待你坐下去狼吞虎咽。(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中册第529页)
②我爱你,就像老鼠爱上猫,不可能。(2005年4月2日cctv-2《挑战主持人》栏目)
这两个例子中中本体特征与喻体特征正好相反,似难构成比喻,然而连接本喻二体的“不是”、“不可能”,使相反者再一次反过来而构成相似点。这两组比喻非常明白地显示了逆向思维的作用,而正是其间的巨大反差,凸显了这类比喻的灵气,新奇生动、出人意表。
综上所述,修辞在语言中的运用和思维运动是一致的。叶老在1980年就正式提出了语言与思维并举的命题。他说:“语言和思维分拆不开。语言要说得正确,有条有理,其实就是头脑里要想得正确,有条有理,因此,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是同时并举。”现在许多教师并未把二者结合好,或把思维抽象化,搞得颇神秘,或是就语言谈语言,忽视思维训练。只要我们加强对修辞教学和思维训练的重视,并将两者有机地融合,我们就应该坚信学生也能“笔下生花”,他们的语言必将文采飞扬。
(郑洪仁,福建仙游度尾职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