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民企沉船”
2006-09-30芃聪
芃 聪
近几年来,多少“问题民企”沉疴泛起,像沉船一样,翻落商海,一个个拼命挣扎,企盼救助。而社会各界多作壁上观,参与救助的各方也是勾心斗角,游戏博弈的背后无不包藏着野心和图谋,使得民企的救助关山阻隔,一路风波。
地方政府要克服阴暗心态
从理论上说,民营企业不再是附属物,而是社会主义经济重要的生力军。在政府心目中,国企和民企手心手背都是肉,应当一视同仁,不该另眼相看,厚此薄彼。可是,民企兴旺时,政府春风满面,笑靥如花,一旦民企衰败,政府态度是180度大转弯,让人很难接受。
德隆崩盘,只是在德隆奔走呼号之下,惊动了国务院,政府有关方面才开始投入救助,但错过了抢救的最佳时间。至于健力宝,佛山市三水区政府竟然成立工作班子抢占健力宝,轰走买家,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政府应当充分挖掘手中的政策资源,协调社会方方面面为问题民企排忧解难,政府那只看不见的手往往能救民企于水深火热之中。
谨防资本高手趁火打劫
问题民企多是因为企业的资金链崩溃而遭遇灭顶之灾。企业发展的根本是资金安全,资金链的危机直接导致了问题民企的危机。盘活问题民企,需要的是丁当响的真金白银,而不是眼花缭乱的股权置换。资本运作对于“问题企业”来说,好比是高烧病人打了退热针,但病根并没有拔除,要注入实实在在的资金才能救活企业。如果并购者只是从一己私利出发,一味注重自身的发展,而无心从根本上拯救问题民企,那么问题民企很可能在并购中逐渐消亡。
在企业遇到资金危机时,资本高手们频频现身,以期在并购中进行资本运作,实现财富的飞跃。资本运作的魔力令人吃惊:如果某企业总价值100万元,其中51%是一个人的,那么这个人就是最大股东。假设他的职务是董事长,他就具有对整个企业的支配权,包括对别人的那49%的股份。然后他拿这个企业去融资50万元,现在资本增加到150万元,他仍然是最大股东,仍然是董事长。然后他又以150万元去和另外一个总价值100万元的企业合股,这时的企业总值已经升到250万元。他,还是董事长。于是,一个资本神话诞生了,从最初的51万元资金,经过几次放大,他成功地实现了财富的飞跃。
资本高手介入问题民企的拯救,需要企业本身认真鉴别,审慎地考察买主,切莫饥不择食,草率地“卖身”。否则等待他们的将是企业品牌的堕落,因为那些资本高手不需要问题企业的实业,而只是想从中牟利,赚够了就抽身他去。
银行不要落井下石
银监会有官员称,正常运作的商业银行贷款都有两个基本的原则:一是防范风险,二是赢利。在目前德隆的这场危机之中,要让银行重新与德隆建立起信任,困难显而易见。他说:“银行只会做锦上添花的事情,救急也好,救穷也好,都不是银行的本分。”
世态炎凉,在拯救“问题民企”的行动中,银行方面始终显露出现实的一面,民企一旦遇到困难,即刻落井下石,停贷逼债。
虽说是现在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政策规范等方面都享有国民待遇,甚至是超国民待遇,但资金仍然是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银行方面的态度依然是摇摆不定,一会儿是灿烂的笑脸,一会儿是冷漠的目光。锦上添花是常事,谁愈有钱就愈贷给谁。而见死不救也是银行常做的“缺德事”,像德隆这样难得的以德兴隆的民营企业,像科龙这样在家电产业界享有盛誉的名牌企业,在资金链发生问题时“拉兄弟一把”还是应当的,不能眼睁睁望着船沉。
其实银企之间应当是一种双赢互惠的关系,银企并肩搏击资本市场,要从长计议,特别是银行方面不要太短视,更不要太势利,一些“问题民企”虽然眼前遇到一些麻烦,手头紧张,如果在危难时刻银行能给企业注入一定资金,立马就能盘活。一些知名的民企虽然一时窘迫,但其名牌价值、产品声誉还是香饽饽,一旦缓过神来,还能重振雄风。到那时,民企对银行的回报也是十分可观的。
媒体要像一面镜子
在中国,人们看商业是看热闹而不是看门道,而媒体成了公众这种期待的精神快餐的高级厨师,极尽其烹调手艺,不遗余力地炒作。
也许是中国人对民营企业有着天生的偏见,国企出问题大家习以为常,熟视无睹,民企一有风吹草动则一惊一乍,谣言四起。一些人在仇富的阴暗心态驱使下,巴不得民企天天出事,唯恐天下不乱。于是,民营企业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稍有闪失,好事者即摇唇鼓舌,添油加醋,传播无根无据的小道消息。三人言成虎,须知流言铄金,谎言重复一千次就会成为事实,弄得民营企业家灰溜溜的,十分尴尬。此时,媒体又是传播流言最便捷的工具,一篇不负责任的报道或评论就能致民企于死地。
1997年2月,巨人集团濒临危机的消息被高效率的现代传媒即刻传播到了大江南北,各种版本的“巨人”内幕、公众质疑、专家评论开始蔓延。墙倒众人推,媒体的狂轰滥炸、一系列负面报道使得“巨人”和史玉柱深陷重围。得到消息的债权人蜂拥而至,将巨人集团总部办公楼围得水泄不通。巨人大厦停工,总部办公楼被拍卖抵债,银行账户被法院冻结,巨人集团欠债2.5亿元,名存实亡。
著名经济评论家康建中认为,媒体应当像一面镜子,客观地报道世间百态、善恶美丑,公正地评判新闻事件。对媒体特别是财经媒体来说,更应如此。做一面心平如水的镜子,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不扭曲真相,不做哈哈镜。做一面公平独立的镜子,以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出发点,不依附于某个利益团体,不做传声筒。
在“问题民企”的拯救宣传中,媒体更应当多一点同情怜悯,少一点幸灾乐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