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风景的风景

2006-09-21

旅伴 2006年9期
关键词:码头村民

亦 然

广州朋友关照了,赶紧去看看石基村吧,顺便吃碗艇仔粥,机会不多耶。早就风闻要在石基村重修码头,迎接哥德堡号的到来,还要对全村进行大修葺,使之成为一日游景点。可惜偏偏就没赶上这趟水。

姗姗来迟到达石基村时,竟发现这天正好是哥德堡号开放日。担心的事情终于来了,游人如鲫。回去吧,大老远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过来,实有不甘。朋友建议,还是进去看看吧,反正不来白不来。

朋友说得没错,别自驾车前往,石基村是一个水乡,街巷狭窄,想开车内进找停车位,颇为艰难。清一色的自建楼房,红瓦白墙。临街的一般是楼下用作商铺,楼上住人,房屋之间都有一条很窄很深的小巷子。一只大黄狗不知从何处窜出来,眨眼工夫就不见了。

沿着村内的主要干道(水泥路)往前走,尽头处右拐,很快就来到了集市,村里人叫墟。大榕树下,是一个广场,与城市的广场差异无几,铺着灰白色的防滑地砖,大理石凳三三两两排列着,很明显分割着两批人:东家石基村人,他们大多愿意在树下休闲,穿着背心或者干脆就光着膀子,悠然自得地下棋聊天。而大批大批的游人更喜欢在一个名叫天意良绸坊的亭子上休憩,吃着从墟市买来的香蕉、木瓜、龙眼。

墟市外围就是码头。码头内侧横斜着几艘小船,那是艇仔粥的世界。2元一大碗的艇仔粥,里面保留了一些传统的粥料,如新鲜鱼片、浮皮丝、油条丝、生菜丝、蛋饼丝、熟肉丝等,而煮粥的手法也依照滚粥冲烫粥料的手法,立即冲滚、稍后品尝。这一碗粥,粥滚味鲜,十分符合广州那些嘴巴鉴赏水平发达的食客的要求,由于它在艇长4米、有篷的舢舨艇上出售,被称之为“艇仔粥”。

朋友说一定要吃久负盛名的“财记艇仔粥”(小木艇,正宗)。我问一位走在码头堤岸上的村婶,她说:“财伯退休上岸了,他已卖了几十年艇仔粥,以前是撑艇到荔枝湾、芳村、海角红楼等地去卖。18年前就永久落户琶洲石基村。他的艇仔粥要用蜂煤熬4个钟头,每天供应80碗,卖完就收艇。”

广州人对艇仔粥的情怀总是那么执着,他们不喜欢坐在空调环境里酒楼食肆那些道具式的木艇,于是三五成群挤上229号开往石基村口总站的公交大巴,或者开着小车塞进了狭窄的村巷,以怀缅的心情品尝着自己的艇仔粥故事。

不宽的黄埔涌上,摇橹声声,一叶小舟来回穿梭于石基村和万亩果园之间的江面上。小舟荡漾而至,轻跃上船。舟身简约古朴,一顶乌篷,从船板的纹路可以看出岁月的痕迹,桐油漆过的痕迹还很清晰,仿佛散发着陈旧的清香。

摆渡的是一中年妇女,人称霍姨,她负责起整村人到对岸的出行往来。由于自古不通桥路,村民到南岸耕作,必须靠船摆渡,村里人俗称“过海”。“每天摇桨8个多小时、数百趟来回。从天光到天黑,一刻也不得闲的。”霍姨说。石基村现有1300多人,除了出外发展的年轻人,大多数村民依然保持着传统“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习惯。

霍姨从上一任接手摆渡也有三个多年头了。摆渡赚不到钱,因为本村人“过海”是免费的。很多时候,村民会悄悄留下新鲜的杨桃、香蕉在船板上;“过海”时,有人会主动帮手——船头的两块小舢板就是专为此而设的。外人“过海”,每人5角,除去每月向村大队缴纳的承包费,她们每人可以得到600多元的收入。“为什么不改用机动船呢?”我好奇。“柴油贵,烧不起。我们是逢有人就渡,不像渡轮是有航班的。”

近年来,随着古码头原汁原味的“艇仔粥”名声远播,游客慕名而来;而对岸,万亩果园翠绿的成片蕉林、杨桃、木瓜,到了成熟季节香飘千里,鲜美的果实也吊游客的胃口。到了石基村,人们会顺便坐一下人力横水渡,感受淳朴的水乡风情。古老的“横水渡”又一次唤起了乘客对远去传统的怀念。

“诗意”的摆渡,对村民来说却是极大的不便。每次“过海”都要将东西搬上搬下,费时费力。碰上坏天气,摆渡也不得不停下来。“这真是落后的生活。”很多人无奈地说。通桥,对于经济落后的石基村来说,一直是期盼多年的心愿。

或许,便桥通行之日,就是渡船停摆之时。又或许,“横水渡”将因古码头成为“珠江夜游”的一个景点而幸运地保留下来。

猜你喜欢

码头村民
开满桃花的码头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大块头和小不点
非暴力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奇怪村子的女人
崇敬码头
前往码头
在码头上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