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两面词”
2006-08-31乙白莲
乙白莲
何为两面词?就是同一个词兼有相反的两方面意思。文言文阅读中如不注意这些词,就极容易出错。如:
1、鬻:①买。如刘基《卖柑者言》:“人争鬻之。”“鬻”,买的意思。
②卖。如《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楯与矛者”。“鬻”,卖的意思。
2、市:①买。如《孔雀东南飞》:“交广市鲑珍”。“市”,买的意思。
②卖。如刘基《卖柑者言》:“若所市于人者”。“市”,卖的意思。
3、致:①取得。如《送东阳马生序》:“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致”,取得的意思。
②给予。如《晋书·山涛传》:“今致钱二十万,谷二百斛。”“致”,给予的意思。
4、臭:①香。如《送东阳马生序》:“左佩刀,右备容臭。”“容臭”,意为“香袋”。
②恶臭。如“臭不可闻”。现为常用义。
5、乱:①纷乱。如《韩非子·难一》:“法败则国乱。”“乱”,纷乱的意思。
②治理。如《书·顾命》:“其能而乱四方。”“乱”,治理的意思。
6、祥:①吉祥。如“吉祥如意”。
②灾祸。如《左传·昭公十八年》:“将有大祥,民震动,国几亡。”“祥”,灾祸的意思。
7、纳:①交纳。如《促织》:“成妻纳钱案上。”“纳”,是交纳的意思。
②接纳。如《鸿门宴》:“距关,勿内诸侯”。“内”同“纳”,接纳的意思。
8、奉:①接受。如《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奉”,接受的意思。
②给予。如《崤之战》:“奉不可失”。“奉”,给予的意思。
9、割:①割去。如《六国论》:“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割”,割去的意思。
②割取。如《过秦论》:“东割膏腴之地”。“割”,割取的意思。
10、贷:①借入。如《史记·主父偃传》:“家贫,假贷无所得。”“贷”,借入的意思。
②借出。如《左传·昭公三年》:“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贷”,借出的意思。
11、货:①买。如《记王忠肃公翱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货”,买的意思。
②卖。如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货而不售”。“货”,卖的意思。
12、仇:①同伴、配偶。如《诗经·周南》:“公侯好仇”;曹植《浮萍篇》:“来为君子仇。”
②仇敌。如《史记·秦始皇本纪》:“相攻击如仇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