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建设创新型国家
2006-08-28李正风张文霞
李正风 张文霞
题记:在今年初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用15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并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全面理解创新型国家,以及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深远意义,深入认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可能性、面临的挑战,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其他相关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我们真正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基础和前提。
一
关于创新型国家的概念,目前一般认为,创新型国家主要是指那些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其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如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人们试图用相关创新投入和产出的指标来从一个侧面衡量国家的创新程度,一般来说,创新型国家的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如科技进步贡献率普遍在70%以上,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重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这些创新型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97%以上。更为重要的是,创新型国家通常具有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
我国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未来15年的国家目标,其实质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未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道路的问题。长期以来,为了在相对薄弱的科技和经济基础上尽快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实现工业化,我国走的是一条主要依靠劳动力、自然资源和资本等生产要素高投入、高积累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道路。即使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经过2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GDP已居世界前列,现代化进程得到快速推进,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能力和参与程度显著提高,这种粗放型增长的模式仍没有根本性改观。一方面,这种发展模式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国家重大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居高不下,而且产业生产率大大低于国际先进水平,据世界银行2001年发布的报告《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21世纪》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是美国和法国的5%;制造部门劳动生产率也不足美国和法国的5%。另一方面,这种发展模式造成我国资源供应压力加剧,环境加速恶化,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等瓶颈因素的极大制约。据有关统计,我国耕地、淡水、森林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近年来我国资源消耗占世界总消耗量的比重却居于世界前列。
未来15年,我国进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提升到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既可能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可能是各种经济社会矛盾集中凸现的时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加大我国业已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必须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走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可以说,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我们必须担负的历史性责任,否则,将如胡锦涛总书记在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将无以为继,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那样,我们不仅无法向人民交代,也无法向历史、向子孙后代交代。”
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提出前后,我国政府还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社会等相关发展目标。深入考察这些目标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社会等概念从不同侧面表达了全面小康社会的特征,体现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社会可以看作是通向这些目标的必要手段和根本路径,也就是说,建设创新型社会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
对于全面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而言,经济发展是基础,但仅仅局限于经济指标而不考虑环境、资源代价和社会和谐,并不是人民所需要的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社会。对于我国这样的大国来说,要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效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只能走依靠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那种只靠资源和资本投入驱动的、外在型经济增长的小康社会是不能持久的。正如科技部长徐冠华所分析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为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意味着我国从改革开放开始直到2020年连续40年间必须保持7%以上的经济高速增长,这在世界经济史上对于一个大国来讲是前所未有的。研究分析表明,如果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没有得到根本提高,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仍旧保持目前39%左右的水平,要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就要求我国投资率要达到52%的特高水平,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即使投资率保持目前40%的高水平,要达到翻两番的目标,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也必须要达到60%,也就是在目前的水平上,再增加20个百分点。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建设小康社会所要求的经济增长目标。
二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条件。经过20 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经在资金、人力资源总量和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等方面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定基础和能力。经过多年来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目前已居世界第七位,我国已完全具有增加创新投入的经济能力。我国还具有门类齐全的科研队伍,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200 万人,研发人员达到 105 万人/年,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这是任何其他国家都无可比拟的,是我国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独具的最大优势。我国还有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和工业基础,我国科学家在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的研发能力和研究水平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另外,近年来,我国在社会信息化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社会稳定、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批具有自主知识的创新型企业开始涌现,为我国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提供了宝贵的信心和经验。这一切都意味着,在我国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空间。
但我们也必须充分认识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艰巨的历史性任务。目前,我国总体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距离创新型国家还有相当距离。特别是我国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比例低,发明专利少,科技成果转化滞后,尖子人才比较缺乏。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这种创新能力的不足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制约。我国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超过50%,占固定资产投资40%左右的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我国科技对经济社会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9%,而发达国家多在70%以上。在1985年4月到2006年2月我国授权的发明专利中,国内只占36.8%,国外占63.2%;2005年我国所授权的53305件发明专利中,国内也仅占38.8%,国外占61.2%。2004 年, 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和 ISTP(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三系统收录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科技论文占三系统收录世界科技论文总量的 6.3%,论文数仅次于美国、日本、英国、德国之后,已连续三年居世界第 5 位,但衡量论文影响度和研究质量的论文引用数的排名却相对比较落后,排在第14位。根据洛桑报告,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这些数字背后显现出的是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个社会创新活动的严重不足,创新产出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提是大幅度提高科技与教育投入。研究开发和教育的投入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投资,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根本性的作用。从国际上来看,创新型国家的研究开发投入和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保持着较高的水平,以2001年为例,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的R&D支出占GDP的比重平均达到2.33%,其中芬兰达到了3.4%,日本达到3.09%,美国达到2.82%;OECD国家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平均达到 5.6% ,其中以美国最高,达到7.3% ,最低的土耳其也达到了3.5%。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在全球 R&D 投入中,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占了86%;相应的,在国际技术贸易收支方面,高收入国家获得了全球技术转让和许可收入的98%。而在上述方面,我国的差距还相当大。尽管我国R&D投入多年来保持了长足的增长,但2004年,我国R&D投入占GDP的比重仍只有1.23%,2001年,我国的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为3.19%,都远低于OECD的平均水平。这种状况正在制约着我国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创新产出的绩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真正把科技与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大幅度提高科技与教育投入。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产学研高效互动的国家创新体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因此,优化科技结构布局,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完善产学研高效互动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任务。目前,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看,我国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特别是重大创新活动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广泛存在着重设备引进轻技术引进、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和研究开发的倾向。日、韩两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均保持在 1∶10 左右。但 2003 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仅为 1∶0.07 。从科技力量的整体布局和相互关联看,我国大部分科技人员分布在高校和科研机构,这一结构性缺陷严重影响着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部门分割和相互脱节的状况仍然存在,产学研之间高效互动的局面还没有完全形成。从激励创新的政策环境看,我国仍存在对自主创新活动和自主创新产品在政府采购、融资渠道、科技资源分配等方面支持不足,产权制度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问题;在有限的科技资源的配置上还存在着分散重复、忽视绩效的现象,特别是科技政策与产业经济政策之间缺乏必要的连贯性和协调性。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在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管功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构建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既是全民共同参与的伟大事业,也是要惠及全体公民的伟大事业,因此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仍然较低,据有关调查,2003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口比例仅为1.98%,与美国 2001 年已经达到的 17%的水平相距甚远。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出城乡之间公民科学素质的差距。我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比例为9∶16,但城乡之间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的比例为4∶1,城市公众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公众。从地区之间公民科学素质的比较看,2001年调查表明,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总人口比例为30.6∶43.0∶26.4,而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的比例则为54.2∶32.1∶13.7,中部和西部地区公民的科学素质明显低于东部地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上述状况,与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要求形成了极大反差,这种严峻形势既表明我国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任务的艰巨性,也表明了我国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极其必要和紧迫的。如果我们不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为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战略性任务,在向新的发展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将面临有更深远影响的新的发展瓶颈,即包括科学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的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