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城乡居民收入低制约消费
2006-08-21吴锦瑜
吴锦瑜
有消息说,今年,陕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9075元,较去年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增长9%。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期待的好消息。
陕西省近年来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但同全国一样,消费需求连年下降,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不仅不利于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也必将产生消极影响。
根据陕西省统计局提供的资料,2000年至2004年,陕西省GDP年均增长10.6%,而最终消费和居民消费分别年均增长5.9%和6.3%。GDP与居民消费总额增长速度的差距从2000年的2个百分点,2004年扩大到6.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总额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45%下降到2004年的37%。特别是城乡居民及居民内部收入和消费差距继续拉大,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消费占居民消费总额的比重从2000年到2004年依次仅为44、45、41、41、42。
根据统计部门的分析,制约陕西省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是: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
近几年,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位居全国后5位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则列全国倒数3至5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一方面是因为历史基数低;另一方面,工薪收入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多,而陕西省财力不足,在增资、调整和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以及增加在岗职工岗位津贴、提高补贴标准方面依赖国家政策,出台的地方政策少。同时,陕西省传统农业成分较重,农村居民收人以农业和粮食为主。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一产的收入占到80%多,二、二产业合计占不到20%:由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竞争力差,农村劳动力转移缓慢等,造成农民增收困难,农村贫困面大。
二、城乡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两极分化
2000年到2004年,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6.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增长27%:全省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已由2000年的3.49:1扩大到4.01:1:在2004年城镇居民收入中,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6806.1元,比上年增加2055.8元,增长13.9%;而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460.9元,比上年增加223.4元,增长9.9%:高低收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14345元,高低收入之比由2003年的6.5:I扩大到6.8:1。而且,收入相对较低群体有扩大趋势:在农村居民收入中,高低收入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也从2001年的5.5:1扩大到近6:1。财富向富人集聚速度加快,出现了“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马太效应”,严重影响和制约消费水平的提高。
二、预期消费过大
虽然国家连续多年采取刺激消费的政策,如增加中、低收入户收入,降低银行存款利率等.但由于消费预期过大,像子女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支出明显增多,居民普遍相应压缩当前消费,预留消费过多,表现为居民储蓄存款上升。从2001年至2003年,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分别增长16.1%、19.2%和19.5%,2004年有所回落.为17%。居民之所以愿意把钱储蓄起来而不是进行消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保障不到位。据调查,与过去相比,城市居民对社会保障制度满意度仅为37.9%,对医疗保障制度满意度为43.6%,都未超过半数。
四、消费结构不合理
由于医疗、教育价格上涨以及人们更加重视疾病预防、自身保健及教育进修等多种因素,食品、衣着、居住、自有住房折旧等在消费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而医疗、教育等支出上升过快,占收入份额过高、农村居民消费中,比重最大的顺序从2000年的食品、居住、教育演变为食品、教育、居住;城镇居民消费次序从2000年的食品、教育、居住演变为食品、医疗、教育,其中医疗消费的比重上升4.2个百分点根据调查,2004年城区人均教育支出比2000年增长2.1倍,比2003年增长24.8%;教育消费占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重,2000年为3.8%,2003年上升为8%,2004年达到9.8%,成为居民家庭消费的主要内容:
农村居民消费中,一方面,近一两年农民工外出打工趋势回落,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减少;另一方面,生产资料价格仁涨,农业生产费用增大,进一步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针对城乡居民收入低、消费增长乏力的情况,陕西省已着手采取一系列措施,如2005年初比全国统一安排提前一年减免全部农业税,7月1日起又出台八项政策增加低收入人群的补助和津贴、减轻农民负担等。一些经济界人士建议,鉴于陕西省经济发展尚不发达的现实,目前仍要坚持把发展放在首位—同时,各级政府应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㈩的方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支教、支卫、支社会公用事业、支基础设施、支弱势群体等的力度,合理调节收入分配,让全体人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人们对未来支出的预期,积极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