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律师的风雨人生路

2006-08-18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06年6期
关键词:眉山工地律师

文 忠

一名初中毕业生,一个手臂中至今嵌有无法取出的煤屑的挖煤工,一个手指残缺的农村少年,一位曾经不断变换角色的泥瓦匠、搬运工、洗碗工和三轮车夫,一场汗水和泪水浸染的长途跋涉的自学之路,每天15小时以上、7个月足不出户的律考冲刺,无数个日夜的默默拼搏和挣扎,终于成就了他全国优秀律师的梦想……

饱尝艰辛,立志改写人生路

1976年,彭勇出生在乐山市井研县一个极其偏僻落后的山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

1991年夏天,彭勇以出色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这时,他却选择了退学,因为哥哥还有一年就要参加高考,家里实在没有钱供兄弟俩同时上学。“爸、妈,我去打工吧,等我挣了钱再回来上学。”可他的话音刚落,就遭到哥哥的反对:“不行,你还小,我是哥哥,要打工也应该我去。”

看见兄弟俩争执不让,母亲落泪了:“你们都是懂事的孩子,如果不是家里太穷,真应该都去上学啊……”为了不再让母亲难受,彭勇把哥哥拉到屋外,小声说:“哥,你就要考大学了,可不能让爸爸妈妈失望啊……我去打工,你将来挣了钱再供我上学。”弟弟终于说服了哥哥。

几天后,身高只有1.5米的彭勇便来到县城的建筑工地做小工。每天从早到晚,来回挑三四十公斤的灰桶,抬五六十公斤的砖头,没有片刻休息时间,连中午吃饭也只有10分钟……一天下来,彭勇刚进家门便瘫倒在床上,浑身又酸又痛,泪水顺着脸庞不停地往下流。

彭勇发现,做小工虽然最苦最累,但挣的钱却很少,一天只有8元钱。于是,彭勇在挑灰抬砖的过程中,开始偷偷学起了泥工,而且没用多久就学会了砌砖、抹灰等技术活,工资很快就涨到每天十五六元。

1994年春节后,听说去河北挖煤,每天可以挣到三四十元钱,彭勇的心动了,便跟几个同乡到河北,在一家个体煤矿里当起了采煤工。

个体煤矿通常设备简陋,安全措施更是从无谈起。在200多米深的矿井下,彭勇和工友们全是赤裸着身体,挥动铁铲挖煤,每天要干12个小时……

然而,刚过了一个月,井下便发生一次塌方事故,一个早上还活蹦乱跳的工友转眼间就死了。彭勇第一次感到死亡距离自己是这样近。20多天后,矿井再次发生塌方,正在井下作业的彭勇被落下来的煤块砸中,手臂顿时鲜血直流……虽然幸运逃生,但彭勇不敢再做下去了。伤好后,领到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2000元钱,他回到了家乡。

不久,彭勇又回到工地上干活。可做了不到一个月,一次事故彻底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1994年8月的一天下午,彭勇在操作切割机时,左手小手指不慎被切断了。工友们迅速把他送到了医院,可老板却始终没露面,更不肯支付治疗费。由于没有钱做手术,彭勇的断指最终没能接上,落下了终身残疾。

出院后,彭勇找到工地老板要求赔偿,可工地老板根本不理,还叫人把彭勇轰出大门。彭勇到劳动部门投诉。但工作人员告诉彭勇,这样的情况不属于劳动仲裁。

回到家中,躺在破旧的床上,彭勇辗转难眠。“如果我多读几年书,学一些法律知识,现在也许就不会有理也找不到地方说。”他不甘心再这样继续生活下去。“我要自学,我不相信我闯不出一条路来!”

如愿以偿,成功闯关当律师

1995年1月,彭勇报名参加了法律专业的大专自考。

彭勇仅仅初中毕业,又已丢下那么多年,要通过自考取得法律专业的大专证书,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在参加自考的几年里,彭勇几乎每天都是早上6点多钟就离家出门,骑车近2个小时赶到市区的工地上干活,晚上天黑回家,匆匆吃完饭后,就一直坐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学习到第二天凌晨一两点钟,有时候甚至通宵达旦地看书。

看见儿子白天要去打工,晚上又拼命学习,父亲既心疼又不理解:“勇子,咱们庄稼人只要能养家糊口就不错了,你不要再糟蹋自己。”而这时,母亲却毫不犹豫地支持了儿子:“孩子想多学点知识没错,我们虽然帮不了他什么,也不能拖他的后腿啊。”

母亲的话鼓励了彭勇,更使他下定了决心。彭勇就像啃骨头一样去啃自考教材,遇到实在弄不懂的问题就去求教辅导站的老师。

年底,彭勇迎来了自考生涯中的第一次考试,他报了4个科目,结果全部顺利通过。

初战告捷,彭勇信心大增。

1998年10月,彭勇考完最后一门科目《公证与法律制度》。走出考场时,想到自己曾经的遭遇,他不由百感交集,一个念头突然闪现在脑中:自己如果能够成为一名在法庭上为伸张正义而唇枪舌战的律师,那可以帮助多少跟自己有着同样遭遇的人啊。

彭勇决定参加全国律师资格考试。

一个在建筑工地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的泥瓦匠,却梦想能通过被视为畏途的律师资格考试,能够成为律师,在很多人看来这简直是自不量力,但彭勇却认定了这条路。

1999年4月,全国律师资格考试的报名工作开始,彭勇赶去报名,领到了律考教材10多本书,还有一大堆复习材料。

此后几个月,彭勇没有再去打工,如同一次炼狱般的长途跋涉,在接下来的200多个日子里,他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都不少于15个小时,除了吃饭和睡觉外,几乎把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

这年10月14日,彭勇参加了全国律师资格考试。考完试,彭勇立即又去工地打工。12月22日,全国律考成绩公布。中午,当浑身泥灰的彭勇从工地上骑车赶到乐山市司法局,看到成绩单上的分数是247分,兴奋得一下子跳起来。“我成功了,我通过律考了!”彭勇骑车飞奔回家,冲进家门对父母大声喊道。就在那一瞬间,彭勇又黄又瘦的脸上淌下了泪水。

伸张正义,大律师年仅二十九

2000年1月1日,身上只揣着300元钱的彭勇再次离家,来到眉山市一家律师事务所实习,1年后成为正式执业律师。

2001年8月的一天,眉山城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彭勇的办公室里突然闯进一位破衣破裤、全身湿透的60多岁老人:“我找了好几个律师,但没有人肯为我做主,你可一定要为我们主持公道啊。”话音没落老人就要跪下。

彭勇被吓了一跳,赶忙上前扶老人到沙发上坐下。

原来,老人的家在眉山市青神县某乡。2001年,当地乡政府向农民人均征收30元的教育集资费,并派出工作人员去农民家逐户收取,对实在交不出钱的家庭就牵猪赶牛,还将几个农民打伤,其中就有老人的儿子。“我不服啊……为什么要强制收取30元集资费,还把人打伤?可我要告他们,跑遍了眉山城,找了五六个律师,全都不接我的案子,难道在眉山就真没有人能为农民伸张正义、主持公道吗?”

老人的话深深地刺痛了彭勇:“老人家,这个案子我接下了。”

随后,彭勇又接受这个乡的800多户农民的委托,担任了他们的诉讼代理人。

经过了解,彭勇发现,在当时,类似的违法集资事件时有发生。他于是敏锐地意识到,这起案子的办理,其影响将远远超过案子本身。

2002年6月10日,青神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此案,能容纳600多人的审判厅内座无虚席。

庭审中,彭勇经过大量的举证,详尽的说法以及不容辩驳的政策阐述说服了法庭,法庭最终采信了他的观点。农民打赢了这场官司。这使彭勇在眉山声名鹊起,青神县农民更是以最朴实的方式,将一面上书“仗义执言”的锦旗送到了彭勇手中。

社会角色的转换和地位的变迁,并没有使彭勇忘记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曾在煤矿和工地上挥汗如雨。“我不能忘记自己的出身,所以我不能把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求助者拒之门外。……”几年来,彭勇相继为几十个贫困农民和打工青年提供法律援助,垫支各种办案费用4万多元。

2003年夏天,仁寿县发生了一起特大家庭暴力案件:农妇卢利,因为与一名陌生男子说话,回家后被丈夫王泉用刀割掉嘴唇,造成了轰动全国的四川“梅湘南案”……最终,王泉被判刑坐牢。但卢利的伤治好后,当她回到家,总会浑身发抖,感到恐惧,于是想要跟王泉离婚。可没有文化的卢利,根本不懂离婚的法律程序,她后来就带着10岁的女儿来到眉山,找到了彭勇。

2004年2月15日晚上,彭勇通宵伏案在办公桌前,认真阅读了卢利的材料,认为王泉的犯罪行为已经造成与受害人的夫妻感情完全破裂,并应当给予原告经济赔偿。考虑到被告人的实际情况,第二天上午,彭勇征得卢利同意后,在起诉书中象征性地提出了1元钱的精神损害赔偿要求。

为了使卢利能够节省开支,彭勇决定第2天就将起诉书送达法院。他开始紧张忙碌起来,从纷繁复杂的报道中剪辑事实,草写起诉书及准备相关材料,又熬过一个无眠之夜。

3月11日,仁寿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法庭支持了原告卢利的离婚请求,并判被告王泉在10日内赔偿原告精神损失人民币1元……拿到法院的离婚判决,卢利上前深深地对彭勇鞠了一躬。

看着卢利脸上露出的笑容,彭勇既为她遭遇的不幸而心痛,更为她能走出心理上的阴影而高兴。“带着女儿好好生活,有困难说一声,我们都会帮你。”说着,彭勇将500元钱递到卢利手上……

2005年6月16日,在第六届全国律师代表大会上,国家司法部表彰了107名全国优秀律师,刚满29岁的彭勇名列其中。

(编辑/杨铁军)

猜你喜欢

眉山工地律师
眉山麦克在线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眉山印象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新婚姻法”说道多 听听律师怎么说
苏轼眉山足迹
波比的小工地
“建设律师队伍”:1950年代的律师重塑
我遇到的最好律师
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