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性福”与性病

2006-08-16

百科知识 2006年13期
关键词:杜蕾斯性福性传播

古 力

杜蕾斯公司又在忽悠中国人了!这是看了杜蕾斯公司发布的2005年全球性调查报告后很多中国人的第一反应。比如,调查的一项结果说,中国人的平均性伴侣数为3.1个,但去年却是19.3人。为啥只过了一年中国人的性伴侣就减少了16个?

不过换个角度,杜蕾斯公司的性调查也许并非完全是在忽悠人。看看这个调查的关于人们患性病的结果及其他结果,并比照比较科学的参照系就可以明白。

美国的性病

杜蕾斯的调查说,全球13%的人承认曾患性传播疾病(STD),在44-55岁年龄段的人中,超过1/5(22%)的人曾患性传播疾病,在16—20岁年龄段的人中则有8%。女性曾患性传播疾病的比例高于男性,分别为13.5%和12.1%。这些结果意味着,全球的人无论“性福”还是不“性福”,都在被性病折磨着,也因此而痛苦着。当然杜蕾斯的报告并不会给我们在科学上全面感知人类患性病严重到了什么程度,但看看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性病调查状况就会比较清楚。

与杜蕾斯调查报告发布前后脚,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于2005年11月8日公布了美国性病调查报告(从1941年美国就每年公布性传播疾病的情况)。CDC的国家HIV(艾滋病病毒)、性传播疾病(STD)和结核病(TB)防治中心执行主任罗纳德·O.瓦尔迪塞里博士(RonaldO.Valdiserri)说,从2000年后美国每年的STD总数为1900万,其中2004年以衣原体感染(性病的一种)、淋病和梅毒为主。而美国每年用于全民性病的防治则耗费公共卫生经费190亿美元。

以梅毒为例,由于防控措施加强和抗生素的使用,梅毒的发病(从一期到五期)在美国已经较少,但现在又在增长。自从1941年美国每年报告性传播疾病以来,2000年的梅毒是最低的。2004年美国的梅毒病例总数为33401例。梅毒在2004年每10万人增加了2.7例,而在同性恋男性中每10万人增加4.7例,2000年则是每10万人增加4.7例。

梅毒患者从2001年以来一直持续4年上升,而在男性中人数最高。但从2000年到2004年,梅毒的患病率上升了29%,增加人数达7980人。其中,在2004年同性恋人群的梅毒患病率增加最多,占64%,而1999年只占5%。性病的增多也是艾滋病增多的先兆。而危险的性行为和吸毒,如甲基安非他明(去氧麻黄素)也促进了梅毒的增加。在2004年,三蕃市的梅毒发病最高:为45.9例/10万人,亚特兰大排第二,为34.6例/10万人,巴尔的摩排第三,为33.2例/10万人,洛杉矶第24,为5例/10万人。

中国的性病

杜蕾斯2005年的调查还说,参与调查的中国大陆地区人当中,约有18%的人承认曾患过一种性传播性疾病。而且,中国人尽管性满意度不高(低于全球平均值),但性病的发病率却高于全球的平均值(13%)。虽然这个数据并无多大意义,比如,不能反映每10万人中有多少人患性病,而且在时间段上也反映不出每年有多少人患病,因为只是有18%的人曾患过性病,虽然以13亿人计总量上可能有2亿多人曾患过性病,但并不能说明每年中国人患性病的总数和发病率。

1964年我国宣布“基本消灭性病”,但到了1977年,在湖南首度再次发现淋病患者,此后性病迅速在我国蔓延。卫生部根据我国国情,于1991年颁发了《性病防治管理办法》,规定了必须报告的8种性病,即:淋病、非淋病性尿道炎、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诊、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艾滋病。这8种性病习惯上称为“中国法定性病”,其中前五种为临床常见性病。但一般报道时排除了HIV感染和艾滋病,把它单独算为一类。

中国CDC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2000年报告说,全国累计有性病患者859040例,发病率为68.91/10万,男女病例数之比为1.4:1,而2001年则为795612例:2002年全国共报告性病74万多例,2003年,这个数字达到75万,2004年的非正式统计是60万。显然,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国家只有六七十万人患性病,比美国的2.92亿人却有1900万人患性病是低多了。而且,中国官方公布的中国人性病的总数也比杜蕾斯报告少得多。比如,从1977到2003年的26年中,我国累计报告性病病例也只有720.71万例。

根据社会学学者李银河的调查,她获得妇联的全国患性病的人数每年是400万,但不能确定,她认为应该有60或70万。另一方面,影响我国性病病例统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性病门诊承包,不报告疫情。近年来,各地公立医院、疾病控制系统性病门诊外承包现象相当普遍。一项针对24个省份1516家公立医疗单位开设的性病门诊调查发现,有63.3%被私人承包。再加上各种可以理解的原因,性病患者并不会就医或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同时,中国CDC性病麻风病防治技术指导中心调查结果提示,性病实际发病数是报告数的10—20倍。而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我国每年实际新发性病例数为1600万至2000万。专家估计我国性病(不包括艾滋病)所致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在100亿元以上,间接损失每年在300亿元以上。

因此,与其认为杜蕾斯忽悠我们,倒不如承认性传播疾病已经成为我国,甚至全球公民的大敌。

美中性病的特点

美国的性传播疾病特点可以从发病较多的淋病和衣原体感染反映出来。

2004年美国的淋病总数为33万例,达到113.5例/10万人,是自1941年以来最低的一年。虽然美国的淋病略有下降,但对治疗淋病的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对于治疗淋病的临床一线药物氟喹诺酮(左氧氟沙星,fluoroquinolone)的抗药性从2003年的4.1%增加到2004年的6.8%。而且,在男同性恋者中,该药的耐药性增加到23.8%,是异性恋者的8倍。由于在男同性恋者中的高抗药性,CDC已在去年建议不要这一群体中使用氟喹诺酮。

衣原体感染也是美国另一类较多人群感染的性病。2004年发病率增加了5.9%,达到319.6例/10万人,总数为929462例。而且,由于缺乏症状,CDC认为很多病例并未查出,比如每年有高达280万的急性感染者未予报告。而衣原体性病对于年轻的性活跃的女性后果是很严重的,如果得不到确诊和治疗,将引起不育。

另一方面,由于美国的其他两种普通的性传播疾病,即生殖器疱疹和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宫颈癌和尖锐湿疣)还未算

在CDC所统计的性病总数中,因此美国的实际性病总数也大大高于1900万。而在美国每年的1900万例性病患者中,一半的患者是15到24岁的人。

也就是说,同性恋者和性活跃期的年轻人是性病的主要患者,而且性病也在逐渐产生耐药性。而不安全的性行为,如口交、不使用安全套是性病增加的重要原因。比如,很多同性恋者并不知道口交可以传播梅毒等疾病。

从2000年到2003年,中国性传播疾病的特点是该病的疾病谱发生了较大变化。以2000年为例,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病例报告数首次超过尖锐湿疣,列全部性病的第二位;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在性病构成的比例也有增加,在全国报告的性病中,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淋病、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尖锐湿疣、梅毒和生殖器疱疹。

但是,如果把性病放到所有传染病中去比较,更让人震惊。2004年10月(10月1日零时至10月31日24时)卫生部公布27种法定甲、乙类传染病中,居前5位的病种为;肺结核、乙型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淋病、梅毒,这五种病占发病总数的85.98%。其中淋病和梅毒占我国传染病发病的第四和第五位充分说明性病在我国传染性疾病中的位置,以及对人健康和生命的危害。

另外,在我国胎传梅毒增多是性病的一大特点。2000年,全国胎传梅毒报告359例,较上年增加3.36%,胎传梅毒报告省份多达26个。近几年以广东发生的胎传梅毒最为严重,2003年1月一11月广东有160例,2004年1月一11月则发现胎传梅毒259例,在梅毒的传播中占20%。

防治艾滋,也要防范性病

无论是美国疾控中心和中国疾控中心的调查统计,还是杜蕾斯忽悠人们的调查,都在表明一个事实,并提醒着人们,全球的性病在人们“性福”着的同时日益增长着。

而在人们重视艾滋病(也是一种性传播疾病)的时候却可能忽略了其他性传播疾病,而后者大大多于前者,尽管不如前者致命。当然,中国的官方统计数据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要多于普通性病患者,以2003年计,HIV感染和艾滋病病人为84万,而性病患者为75万。但是,如果加上其他因素,中国的普通性传播疾病患者显然大大超过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而在美国,性传播疾病患者为1900万,但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则为1039000—1185000例(美国疾控中心2003年底的统计),前者大大超过后者,是后者的10多倍。

同时尽管杜蕾斯的调查被视为“忽悠”,但其调查的一些结论也与各国公共卫生防病机构的调查结论相似。例如,在44—55岁年龄段的人中,超过1/5(22%)的人曾患性传播疾病,女性曾患性传播疾病的比例高于男性,分别为13.5%和12.1%。而美国CDC的性病防治统计也表明,一半的性传播疾病患者是15到24岁的人(16岁到55岁的人群中性传播疾病患者最多),而女性性传播疾病患者多于男性,所受到的痛苦也大于男性。同时少数人群,如同性恋更容易患性传播疾病。

所有这些都提醒人们,不以性健康为基础的性欢愉,或纯粹以性欢愉为目的的性行为是会让人类付出沉重的代价。

[责任编辑]张田勘

猜你喜欢

杜蕾斯性福性传播
再婚“性福”说明书
艾滋病性传播:一个需要正视的话题
杜蕾斯×喜茶:老司机教科书式“翻车”
老年人的“性福”被谁偷走了
阳痿早泄患者大救星——雄风散 让天下男人骄傲女人性福
基于品牌形象塑造的企业微博语言分析——以杜蕾斯官方微博为例
中医外科学皮肤及性传播疾病章节教学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