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所展雄风
2006-08-12
文/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宣传部
“十五”期间,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是历史上发展机遇最好、发展速度最快、取得成效最为显著的一个时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军品科研取得重要突破。 我所紧紧抓住国家战略调整的机遇,主动出击,由开始没有一项重点型号项目到目前承担了3项主要重点型号项目和20余项重点型号及重点任务,形成了“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良好开端。5年里,研究所取得了三机定型、两机技术鉴定、一机取证、一机试飞、三机立项、三机技术重大突破的好成绩。尤其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涡轮风扇发动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涡轮风扇发动机的研制与技术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科研条件得到显著提升。 大力加强研制保障条件建设,国家对研究所加大了投入力度,投入的技改资金是2000年前技改资金总额的8倍,新建了20项,改造了19项试验设备,并对设计条件和水、电、气、油等基础配套条件进行了适应性改造;研究所设计手段大为改善,设计、仿真能力大为提高;环保、职业健康安全及保密条件等得到大幅度提升,基本保证了型号研制的需要。航空发动机工程二期中小发试验基础条件专项建设完成初步设计评审,项目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
民品经营向优化结构和规范管理推进。 研究所加大了对投资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力度,对其进行了清理整顿并适时推进股权改造,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规范管理,企业运行质量、当前盈利能力和持续赢利能力得到加强,民品的资本结构、产品结构、生产结构得到优化。此外,研究所还对投资结构进行了调整,缩短了投资链条,明确了产权关系,逐步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
深化改革成效明显。 研究所对军品、民品、三产实行了更为明确的分线管理,军品主业更加突出,三产逐步走向分立。“十五”期间我所对三产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增强,以合同形式下达“三产”任务总额占三产总收入的95%以上;三产人均年收入增长率为16%,2005年人均工资为2000年的2.13倍。在人事分配制度方面,研究所相继出台了新的改革方案和7个配套性文件,先后建立了以岗位职责为依据、以岗位津贴作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分配制度、优胜劣汰的绩效考核与末位淘汰制度、满足型号研制需要的科研岗位交叉任职及加权考核制度、行之有效的落聘安置与内部退养制度,建立了军品科研人员和机关人员个人业绩档案,逐步实现了考核由定性向定量的转变。2005年,我们又在主要军品室试行了按单位年度任务与工资总额包干的人事劳动分配制度。
人才队伍结构得到优化。研究所采取多种途径和渠道,加大了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共投入的人才培养资金达523.6万元;利用所硕士点共培养硕士研究生22名、在读研究生27名;与重点高校合作培养了工程硕士43名、在读工程硕士43名、在读博士20名;集团公司研究所中的第一个博士后工作站在我所设立,并先后引进了两位博士后进站工作。目前,我所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比“九五”末增加28%,其中研究生是“九五”末的2.3倍;高级职称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比“九五”末增加了13%;军品型号直接参研人员比“九五”末增加了21%;三产后勤等相关人员比“九五”末下降了25%,人才结构逐步得到优化,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职工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05年,职工人均收入比2000年增长119%,“十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17%;人均居住面积由2000年的13m2;长到2005年的22m2;5年来自筹投入基本建设资金5000多万元用于改善生活环境和办公环境,相继完成了技术交流中心、河西厂房、单身公寓、所新大门、航空广场、综合大楼建设和科研生产区、试验区的道路改造与绿化,以及职工餐饮中心和文化活动中心主体工程建设任务,所容所貌大为改观,研究所多次被评为“湖南省园林式单位”。
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研究所逐步理顺了行政指挥系统、总设计师系统、总质量师系统和现场指挥部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较为科学系统的计划体系;狠抓了技术活动和经济活动两个中心,严格技术状态控制,注重成本和资金流向的控制,财务资金控制关口前移;注重抓好建章立制工作;落实了岗位责任制;不断完善质量管理和运行体系,积极推进了6西格玛管理。5年来,研究所管理基础不断强化,运行机制逐步理顺,管理更趋规范,效率不断提高。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研究所共消化潜亏和处理不良资产7 830万元,2005年底全所净资产总额比2000年增长30.1%,若考虑到处理潜亏因素同比口径与2000年相比,净资产增长84.88%,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资产质量进一步提高。研究所创收能力大幅度提高,2005年研究所经费到款比2000年增长了74.35%。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明显。 所党委认真贯彻中组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科研院所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坚持“围绕科研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科研”的指导思想,大力实施党建“先锋工程”,使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在转变中适应,在改进中加强。5年来,先后开展了“五四”运动80周年、国庆50周年、迎新世纪到来、建党80周年、航空工业创建50周年、所庆35周年等庆典活动,组织开展了演讲赛、职工读书比赛、青年火炬接力赛、登山比赛、大型文艺晚会、学习宣贯十六大、航空百年征文及职工美术书法展、新大学生入所教育、所史教育等活动。围绕重点型号开展了“爱祖国、攀高峰、攻难关”、“向所第六次党代会献礼”、“受教育、争先进、保节点、夺全胜”劳动竞赛活动。在党员中,认真组织开展“党内创先争优”、“党内立功竞赛”、“党员义务劳动”、“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要求党员牢记党的宗旨,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注重紧密围绕科研生产实际来开展,尤其是加大力度宣传“高新工程”、重点型号和重点任务中的先进典型事迹,有效地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对科研生产的积极推动作用。建立了党建红网,同时加大了人文环境的建设力度,制订了研究所《形象识别系统手册》,规范了研究所的形象识别;对所精神、所标志、所标识塔内涵进行了诠释。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较好地发挥了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研究所以“追求卓越、追求奉献”的“航空人”理念感召职工,在全所上下逐渐形成“我与研究所荣辱与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极大地增强了研究所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通过“十五”的发展,研究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归纳起来有:第一,坚决贯彻中央和集团公司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实事求是、有针对性地制订研究所的发展战略,是实现研究所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第二,决策层同心同德,始终把完成“高新工程”和重点型号、重点任务作为共同奋斗目标,始终把组织职工群众完成好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作为共同的政治基础,是实现研究所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第三,坚持把“为用户提供优良的武器装备和满意的服务、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研究所效益、不断提高研究所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作为研究所的主旨,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始终把发展当作解决前进中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实现研究所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第四,坚持人才强所战略,抓住人才“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以加强人的能力建设为主题、以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为核心,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研究所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第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勇于冲破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是实现研究所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动力;第六,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职工的积极性,是实现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面临着更加良好的发展机遇,我所将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从体制机制、建设模式、科技发展、增长方式等方面实现研究所的整体转型升级,建设成具备独立自主研发第三代中小型航空发动机能力、国内一流、在世界享有一定知名度的创新型研究所。
(责任编辑: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