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鼓戏唢呐的演奏

2006-07-24左金宇

艺海 2006年2期
关键词:演奏员小字花鼓戏

左金宇

唢呐是我国用途广泛,技巧丰富、极富有个性特色的民间吹管乐之一,不论是民间吹打,还是戏曲、歌舞伴奏都少不了用它来渲染气氛,热闹场面。湖南花鼓戏的唢呐,在花鼓戏音乐中是占有主要地位的乐器之一,从地花鼓戏转化为花鼓戏那时开始,唢呐就相应而生。经过民间艺人不断改革创造与提高,使唢呐形成了具有湖南花鼓戏独特的风味和一套独有唢呐演奏技艺。湖南花鼓唢只就成了湖南地区唢呐的专用名称。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事业的腾飞,湖南花鼓戏的音乐也在不断的更新,特别是在新中国以来,古老的民间花鼓戏,“登不了雅之堂”的草台子戏,被注入新的血液,登上了为人民服务的大舞台。从演一些小戏、折子戏发展到演整本戏,演重大题材的历史剧和现代剧。围绕这个重大的变化,演员、音乐,灯服导效却作了很大的改革和创造。然而,花鼓戏唢呐的演奏变化不大,依然是按照传统的方式,吹一吹过门,打一打哀子,吹一点公堂牌子,喧染一下气氛就行了,在过去百余年中,一个唢呐演奏员,能背熟并掌握所有的公堂牌子、蕃牌子、川调类、小调类、打锣腔等唱腔的吹奏,并能在演奏上翻上个七星(即吹七个调)和循环换气,拆合自如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唢呐师傅了,这一要求,至今仍是省内花鼓戏唢呐高低的唯一标准。在这里我要说一声:不!这不是花鼓戏唢呐水平的唯一标准。我们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了,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演奏技艺,奏出时代的强音。

一、提高唢呐的演奏技艺,必须解决花鼓戏所用唢呐的音准

长久以来,花鼓戏通常采用一大一小两支唢呐演奏,花鼓戏大唢呐通常被称为低音唢呐,花鼓以小唢呐通常被为高音唢呐,其实这两支唢呐都属于高音唢呐,大唢呐的音域是从小字组的D到小字二组的C,有效音区只不过是从小字的E到小字组的A而已,而小唢呐则是从小字一组的C到小字三组的C共有新效音区只不过是小字组的C到小字二组A而已,它们仅公高低相差五度,所以它都属于高音唢呐的范畴,大唢呐时这浑厚,通常用它来为男角伴唱,而小唢呐清脆、敏捷,通常用它业为女角伴唱。由于这种唢呐来自民间,制作上有一定的局限,再加传统习惯——用唢呐定调,再加上唢呐一般是与锣鼓合奏,所以在音准方面不十分讲究。特别是现代乐队扩大了,一般都是按固定音高乐器对音,花鼓唢呐的音准问题,就是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花鼓戏唢呐,除了要保持风格性的特性音如“宫”和“徵”略为偏高点外,其他音就很难与其它乐器和諧。我认为这是衡量一个员忽视,那就是唢呐的每一个音孔通过演奏员的气息控制,配合嘴唇张驰的变化,可在同一个孔上可吹出一个小三度,一般吹出个小二度和二度是轻而易举的,所以唢呐在乐队中音准关键在于唢呐演奏员,平时的基本练习(对唢子控制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的前辈和现在一些演奏员都忽视这种练习,往往以肚子里的曲牌多少论英雄。我认为单只有曲子而不能把乐曲完美、准确表现出来,不能说不是一件遗憾的事情!还有些演奏员,与锣鼓一起吹奏感觉很好,一但与乐队事在一起他的音高就格格格不入了,老是在整体的外面,很不和谐。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上述基本练习外,还需经常加强视唱练耳的练飞,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唢呐在花鼓戏音乐中音准问题。

二、唢呐技巧和风格在花鼓戏乐曲中的运用

传统的花鼓戏唢呐演奏技巧局限于叠、打、垫,循环换气,指颤音、大幅气颤音等几种范围,我认为单纯的这几种演奏方法,限制了唢呐在花鼓戏音乐中的表现力。演奏员应当全面熟练地掌握唢呐的各种演奏技巧,来发展和丰富的花鼓戏音乐,如:单吐、三吐、双吐,能增加旋律的弹跳性,能使花鼓戏音乐增加新的活力;气项音、上滑、下滑音,能增加旋律的歌唱性;弱奏、筲音,可使唢呐音色变得更柔美;花舌音、气哄音可增加旋律的气氛和特色;小幅气震音,用在旋律性很强的乐曲中可使旋律柔美流畅,弹音可增加动感和清晰度。总之,掌握好唢呐各种技巧恰当灵活运用到花鼓戏音乐中去,将会大大增加古老花鼓戏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文键

猜你喜欢

演奏员小字花鼓戏
青年演奏员邹婷
论交响乐团弦乐演奏员必备的素质
资兴:花鼓戏进校园
湖南花鼓戏
浅谈锣鼓在花鼓戏中的作用与发展
论交响乐团大提琴演奏员的素质
湖北远安花鼓戏当代生存状态思考
若干契丹小字的解读
契丹小字山和的解读及其他
契丹小字解读三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