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德高腔的发展与困惑

2006-07-24吴建军周星林

艺海 2006年2期
关键词:高腔头巾常德

吴建军 周星林

常德位于洞庭湖以西,武陵山脉以东,自古以来就有“全楚之咽喉,滇黔之门户”的重要地位。正是因为常德的特殊地理优势,历史上不少时尚的文化现象都在这里落户,也有不少古老的文化现象在这里尘封。“常德高腔”就是根植在这里的一朵古老的艺术奇葩。

(一)

常德汉剧高腔是在本地原始祭祀音乐基础上,不断吸收元杂剧、明代弋阳腔、昆山腔、青阳腔等早期戏曲艺术的元素逐渐形成的。据魏良辅《南词引正》记载,明朝永乐年间,云、贵二省皆行弋阳腔(《常德地区志·文化志》第109页)。常德是云贵门户,弋阳腔的传入,应当不晚于此。据常德老艺人回忆,上个世纪20年代,他曾在常德城内“老郎庙”亲眼看到一口太平缸,上面刻有“大明永乐二年华胜班”字样。由此可见,常德高腔和常德戏班在当时已经形成,并且具有一定的规模。

常德高腔分为主腔和帮腔。主腔有“三十六腔七十二调”之说,其曲目有“四十八本目连”。它以“忠、孝、节、义”编造故事,每种故事编作十二本戏曲。高腔的共同特征是“一唱众和、锣鼓击节”。所谓“和”即“帮腔”。常德高腔的帮腔分为唢呐帮腔和人声帮腔,前者用大锣大钹、唢呐笛子;后者用小锣小钹,众人帮和。与其他高腔不同的是,常德高腔的帮腔与沅水船歌、扎簰号子音调有密切的关系,除方言声调以外,唱腔中还吸收了本地巫腔、傩愿腔、鱼鼓调等元素。堪称常德地方文化的“活化石”。

著名表演艺术家邱吉彩在《祭头巾》中的一段精彩道白,几乎就是沅澧流域道士、礼生颂经的艺术再现。

头巾头巾,压我头昏,

科科不中,榜榜无名。

见许多少年人,

穿紫袍骑骏马昂昂及第,

偏偏我老儒生,

背包裹搭航船默默回程,

今生乌纱不能戴,

纵死黄泉我目不瞑也。

曾经在省级、国家级获得好评的常德高腔剧《紫苏传》也成功地将沅水放排号子运用于伴唱部分,而传统高腔剧目《赐马挑袍》关羽的唱腔巧妙地融入了常德地方渔鼓的音乐元素。

据老艺人回忆,在沅水流域独领风骚数百年的常德高腔,鼎盛时期有班社10多个。高腔剧目能演一整天的戏有八本:《朱砂印》、《红灯照》、《葵花井》、《绣针记》、《春秋配》、《三元会》、《金殿配》、《郭巨埋儿》。

常德高腔能演半天时间的“半本戏”也有八本:《白兔记》、《幽闺记》、《破窑记》、《槐荫记》、《三天香》、《金印记》、《琵琶记》、《双灵牌》。

此外,还有许多散折子戏,如:《戏仪》、《百花赠剑》、《三闯辕门》、《湘子化斋》、《石灏不服老》、《韩愈走雪》,等等。

可惜,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常德高腔剧目留存下来的并不是很多,大多曲目只知其名,不见其实了,如何全面恢复他们的庐山真面目成为我们一个亟待解决的历史课题。

(二)

1952年由中央文化部举办“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会演”,常德高腔《思凡》一剧荣幸参加,老艺人李福祥在原高腔传统曲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加工修改,使其比原音乐唱腔更为华丽委婉、流畅,又更符合人物情感 。“《思凡》里,扮演小尼姑的李福祥表演得很真实。”(《王朝闻文艺论集》第236页)他因此剧获得全国第一届戏曲会演演员二等奖。

著名丑角邱吉彩,在原高腔艺人李保恒的传授下学会了高腔剧目《祭头巾》。1955年湖南省举办戏曲观摩会演,他表演精湛,刻划人物深刻,神形兼备,博得省会领导、专家和广大观摩代表一致好评。次年,该剧代表湖南省赴北京汇报演出,又获得首都专家高度赞扬,《人民日报》载文给予高度评价(1956年7月6日第7版《人民日报》:《谈讽刺喜剧〈祭头巾〉的优秀表演》)。著名戏剧大师梅兰芳也曾经被邱吉彩的表演深深感动:“《祭头巾》是常德高腔。......邱吉彩同志扮演的石灏,正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一上场就在我们面前活生生地塑造出一个久困场屋的老书生的形象。”( 《梅兰芳文集》第96页 )

《思凡》、《祭头巾》演出的成功,推动了我省文艺界相互学习、交流经验的风气。著名湘剧演员彭俐浓学会了《思凡》一剧后,按照湘剧特色,在某些唱词上作了改动,使该戏成为湘剧彭派的代表剧目。湘剧名丑王肖芝专程来常德向邱老艺人学习《祭头巾》、《打督邮》二剧,学得微妙微肖,演出后同行们称他为第二个邱吉彩。

解放以来,常德高腔虽然没有得到完整而系统的挖掘,但常德各剧团利用已掌握的少数高腔曲牌,在继承和创新方面作了一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常德高腔的艺术魅力。比如常德市汉剧团60年代初排演的《杨八姐闯幽州》、《帅印重归天波府》等大型历史剧,就闯出了用高腔演出大型武打场面的新路子。80年代,汉寿县汉剧团排演的现代戏《芙蓉女》获得湖南省演出一等奖和演出百场万元奖,该剧应文化部邀请到中南海演出。而李福祥的孙女王阳娟继承了《思凡》一剧,在赴北京汇报演出期间得到了首都领导、专家的高度赞赏,给予“今日阳娟胜乃祖”,“武陵奇葩香溢京华”的评价,先后获得芙蓉奖和梅花奖。

对常德高腔的继承和创新最成功的当属新编历史剧《紫苏传》。从2001年开始,常德汉剧院在经费极度紧张的情况下重点打造了该剧。该剧在湖南省首届戏剧艺术节上获得4个金奖,被湖南戏剧界誉为近年不可多得的优秀新剧目,并应邀到北京汇报演出,青年演员彭玲因扮演紫苏一角获得“梅花奖”。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剧种“常德汉剧”,其音乐表现形式主要有昆腔、高腔、弹腔和民间小调等四种,但在全国戏剧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当属常德高腔,获得奖励最多的也是常德高腔,在常德本土诞生的两朵“梅花”都得益于常德高腔。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曾经在历史上被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目前却处于曲目曲牌不全、熟知者寥寥无几、从艺者年龄老化的危险境地,如果不加以及时抢救,它将渐渐地失去她往日艳丽的色泽,走向枯萎,直到消亡。

(三)

常德高腔的鼎盛时期在明朝万历至清朝乾嘉年间。乾嘉之后,随着全国范围的弹腔兴起,高腔渐趋衰落。到了清末民初,常德高腔的班社由于观众的锐减,几乎难以维持生计。民国七年至九年,常德高腔“华胜”等名班均已散班,艺人们纷纷投靠“天元” 、“瑞凝”等弹腔戏班谋生。从此,常德高腔戏班消失,高腔艺人改唱弹腔,仅有个别执着者偶尔演出《祭头巾》、《思凡》等高腔片段。可见常德高腔这一古老艺术在新中国成立前几乎濒于灭绝的境地。据常德地区文化志记载:“高腔自民国七年华胜班见载于《易公真人戏会簿》之后,以高腔为主的班社便再无消息,唯桃源县高、弹混合的鸿胜班尚存活到民国三十六年。”(第112页)

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曾经对濒于消亡的常德高腔也进行过抢救。1954年9月,湖南省文化厅拨专款在常德举办了抢救常德高腔学习班,特地聘请原“华胜”班仅存的高腔老艺人曾华春、肖福生传艺。到1956年止,演员们学演了《双拜月》、《安安送米》等23个剧目,还学唱了一些高腔曲牌音乐。由于是口传身教,有的曲牌不知名称,渐渐失传。当年接受传艺的青壮年演员,今天已经所剩无几,健在者大多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他们也是常德高腔现存的宝贵资源,如果对他们本来就掌握有限的常德高腔不及时进行挖掘、整理,常德高腔将要失去她的最后传人。

常德汉剧是常德戏剧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常德高腔是常德汉剧的“活化石”。如果失去了常德高腔,常德汉剧就会失去历史,也会失去灵魂。相比湖南境内“四大高腔”之湘剧高腔、祁剧高腔和辰河高腔,常德高腔无论是在剧目、曲牌,还是在继承人方面,都显得相对弱势。抢救和保护处于濒危状况的常德高腔,刻不容缓:

一、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争取政府的大力关注和支持。

二、及时开展对青年演员的培训工作,对常德汉剧院与湖南文理学院艺术附中联合招收的戏剧班,进行常德高腔专业培训,使常德高腔后继有人;

三、在全市各专业剧团抽调部分业务骨干组成“常德市第二届高腔培训班”,由老艺人传授高腔剧目和音乐,尽快举办“常德高腔戏剧艺术节”;

四、紧急挖掘和整理常德高腔剧目,对参加1954-1956年常德高腔学习班的老艺人进行紧急采访、录音、录像,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对早期常德高腔录音资料实行“音配像”。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有关部门、人士的关注下,常德高腔这门古老的声腔艺术,一定会重新焕发出她往日的绚丽光芒。

猜你喜欢

高腔头巾常德
《扶琴》
钢琴组曲印象常德
瓯剧高腔与南戏渊源关系考
湖南辰溪县社塘村辰河高腔木偶戏木偶头
四条头巾
《清溪雅集》
美丽常德
《高腔》小说意象叙事与美学意蕴分析
岳西高腔的发展历史述略
头巾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