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情过后一点点倦

2006-07-19

收藏·拍卖 2006年7期
关键词:拍品买家艺术品

柯 鹏

又到每年春拍时,今年春夏之交的艺术品市场酌热闹程度不及去年。各场拍卖虽然偶有精品出现,但是总量上比起去年同期较少,从笔者亲身体验的德匡斯图加特纳高拍卖行31届东亚专场中也能看出些广端倪。另一方面,芒市场调整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良好的现象和苗头,同样值得我们细心关注和分析。

德匡纳高拍卖行于5月17-18日在斯图加特总部进行第31场东亚艺术品专场拍头会,本场的拍品重点主要是瓷器和铜镜以及金铜佛像。笔者参观了15日的拍品预展和16、17日的现场、试总结一、本专场的特点和存有的司题。

与往年不同。本场纳高的中国预展会选择在上海而不是北京举办,这主要是基于探测江浙地区买家情况的卑虑。当然,作为欧洲拍卖行,要想全面了解中国大陆市场的潜力,需要做的事情不仅仅是举办预展,更重要的呈通过预展展示公司专业规范的形象,以期掌握更多的人脉资源。从德国总部的预展场面来看,半以上的参观,吝所说的语言是汉语,据笔者了解,具中的多数人并非来自中国大陆。这从侧面也反映了在中国大陆举办预展的必要性,国内买家不必多费周折来到德国,即可仔细检验拍品状态。柜信纳高在以后的亚洲专场开拍前还会在中国大陆举办预展。前往德国预展的观众多为来自台湾、新加坡和北美的商家,他们主要的目标仍然集中存瓷器上,其中第823号正德六字双圈双行款黄釉碗被多位商家仔细检验,该碗仙价6000—10e00欧元,同类型的正德黄釉碗曾出现在2005年11月的香港佳士得拍场上,当时以660000港币成交。其他几刊零星现身过大陆拍场,但成交不多,成交价也多在10万人民币以内。17日的现场中该拍品以6000欧元起拍,场内几位买家稍有争夺,至10000欧元就再无动静,最后被一位亚洲面孔买家拍得。从827号的正德珊瑚红釉渣斗到834号炉钧釉双耳兽面方斛,竟然无一买家应价,形成一个小冷场。835号开始的几件掐丝珐琅器让现场买家稍微醒过神来,掐丝珐琅器以乾隆朝为最盛,内廷造办处珐琅作无力满足宫廷需要,于是督令扬州和广州两地生产进贡。珐琅器拍品近年数量众多,质呈参差,本场所拍几件并非绝品名器,但也中规中举,因此争夺较为激烈,最后成交价在估价的三倍左右。之后出现的几件清代剔红漆器成交近半,当中争夺最激烈的是874号剔红文人山水纹花瓣型盘。叫价从2500欧元开始,场内两位买家互不相让,一直到15000欧元价位,此时一电话买家也来参战,最后以19000欧元的价格获得该盘。雕漆之器,以宋为贵,但流传到今天的多为明清之作,清代只有乾隆朝题款乾隆年制,其他各朝均无款。874号胜芒器型独特,盘体为花瓣型,盘沿雕花叶纹,中央有假山楼阁,两位文人与一位侍童以及茂盛古木,无款。相比之下其他几件样式平常的清代漆器战绩不佳,多数流拍。

从888号拍品开始是德国收藏家费玉禄青花旧藏专场,共35件明清青花拍品登台亮相。这批掐品多为估价2000欧元左右的青花器,其卞本刊5月号预告的895号明嘉靖五彩八吉祥莲纹四方罐争夺较为激烈。有趣的是,本次拍卖的场内买家反应都很谨慎。电话买家确十分踊跃,令到接线翻译也常忙中出乱,整场拍卖也曾短暂中止几次,等待电话那头酌反映。895号最后以4800欧元成交。35件拍品最后成交21件,成绩未尽如人意。此后的46块铜镜专场竟然只成交14件,可见市场对铜镜的了解和追捧程度仍有很大空间有待提升。

无论是古代或者是近现代中国字画作品上拍都会伴随着争议,对拍品的真伪优劣的判别总会有不同的意见,以至于中国字画作品在国际拍场中始终较为低迷,甚至有的国际人拍卖行刻意回避字画拍品,以免眼力六逮,闹出笑话。本场纳高拍卖会上出现的字画类拍品柜对较少,重头戏是吴昌硕的《富贵多子图》和谢稚柳、陈佩秋合作的《春凶竞秀》,本刊也已在预告中有所介绍,最后拍卖的结果令人失望。《富贵多子匡》与《春山竞秀》无人应价。双双流拍。引起笔者注意的是,第1797号何家英《睡美人》和第1875号赵无极的铜版画都有几位买家应价,但是短兵柜接了几轮后就偃旗息鼓了,最后的价格分别是800欧元和1000欧元。何家共目前在大陆市场属于实力派,价位并没有被过度炒作,可惜这张《睡美人》似乎并非何家英的用心之作,而旦纸本沾有水迹,品相稍逊。该品被操国语的电话买家竞得,不知近期之内会否现身大陆市场。赵无极的这张铜版画有明显学习保罗克利细碎线条的痕迹,可推断为早期作品,1000欧元收槌也算合理。会上还出现了不少很流行的名家仿品,但应者寥寥,就算成交价钱也很低,可见众多买家还是做足了功课。

从这场并小算热闹的海外拍卖会来看,艺术品市场自身调整的信号已经十分朗确了。市场本质上是由买卖双力所决定的,拍卖行存在的理由就是为买卖双方服务,以求获取自身合理的利润。但是近两年以来,作为中介的拍卖行却成了主角,过度蛇媒体炒作偏偏把最本质的买卖双方和拍的品本身的信息忽略了。拍卖和收藏更多地成为资本运作的一种途径,拍品本身最重要的传承文化的功能三在被消解。笔者认为,我们应该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买家、卖家和拍品三者的关系。

如果没有藏家出货,那么也就不会有拍卖市场。这当然只是一种假设,艺术品可以作为商品的属性芒定了言是可流通的,于是出自哪个藏家之手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柏品的质量。名家收藏专场历来深受追捧,原因就在于拍品质量相对稳定,并且题材鲜明,适合有同样趣味重点的买家跟进。对于初入门的买家也应留意此类专场,抛弃捡漏的侥幸心理,先做到“保真”这个最低要求。拍卖行的工作核心应该是放在建立与维持与大藏家的良好关系上,只有能够源源不断地向市场推出精品,才是根本的生存之道。此次纳高专拍正是征集到了费玉禄明清青花收藏,可惜的是大部分精品仍未露面,因此反应平平。

—群活跃而又谨慎的买家是正常拍卖市场的基础,目前喧嚣的拍卖市场正是大批买家入市的结果。对买家群体酌培育其实是媒体的责任,可惜的是大多数媒体文章把焦点放在了成交价格上,“天价”满天飞,而较少关注“天价”产牛的前因后吴,以及对文化振兴的意义。笔者认为,一什古代艺术品的价格是波动的,但是它的价值却相对固定,并且会稳步上升,最根本的原因是古代艺术品的不可复制性,任何高仿都只是高仿。真品本身的历史价值是无法复制的。媒体今后应该更多地探究和闺释拍品的美学和历史价值,令到买家群体是出于对拍品由衷的喜爰,而不是仅仅出于投资的目的来参加拍卖活动。对于近现代和现当代拍品来说,由于年限较短,许多作品的历史之位者还未确定,因此买家需要格外谨慎,切勿跟风炒作,但若是遇上令自己产生心灵共鸣,并有深刻时代印记的作品,也应该放手一搏,毕竟历史是在不断地被书写,有幸参与其中,也是收藏的乐趣所在。这一点或许国内的买家需要向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西方买家学习,尽量避免出现几十年后的再一轮的“文物回流”的局面。

对于时下流行的“海外淘宝”行为,笔者认为重点应该放在“宝”上,而不必要在意是否是“海外”,如果一味迷信“海外”。很有可能捧回的是出口转内销的货色!

(注:一切信息以拍行公布为准,拍品编号以图录为准)

猜你喜欢

拍品买家艺术品
卖家秀女人 vs 买家秀女人
食物也是艺术品
拉风买家秀
春日寻宝指南
艺术品被盗
淘宝买卖家的搞笑对话
Dolan Geiman 梦幻环保艺术品
2011年十家拍卖公司秋拍成交拍品总表
2011年十家拍卖公司秋拍1000万元以上成交拍品前50名明细表
三天成交5.6亿元 保利拍卖首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