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

2006-07-19

收藏·拍卖 2006年7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文物

首届“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为“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城市改造和农村的城镇化成为遗产保护面临的新问题

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通知,专门成立了由15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并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今年的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主题为“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全国各地都展开各式活动迎接首届“中国文化遗产日”。

文化遗产,是千百年前祖先留给我们幸运的礼物,也是民族文化经过历史风雨的淘洗后留下来的薪火。它包含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审美追求与情感记忆。同时,它也是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的构成基础与重要标识。保护文化遗产,也就是保护我们的情感与价值,守卫着我们内心的家园,延续我们祖先的梦想,同时也是维护全球化时代我们的文化独立与主权。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是指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可移动文物是指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在民间长期口耳相传的诗歌、神话、史诗、故事、传说,谣谚;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木偶、皮影等民间表演艺术;广大民众世代传承的人生礼仪、岁时活动,节日庆典,民间体育和竞技,以及有关生产、生活的其他习俗;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与上述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场所等。

目前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一些新的危险,一是城市改造,二是农村的城镇化。专家说:“城市建设破坏了很多历史文化名城,103处历史文化名城80%以上名不副实。城镇化则使得农村许许多多的文物,包括非物质和物质的,都面临着极大危险。

毛泽东画像母本被拍卖引发争论“拍卖公司最终宣布撤拍”

5月18日“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和“新浪网新闻中心”等各大门户网站首页最显著位置都被北京华辰拍卖公司工作人员手扶“毛主席画像”的新闻图片所占据。不到9千小时内,跟帖评论就达到了五千余条。“搜狐”更在其素有“中文第一辩论台”的“狐辩胡有理”中开启“天安门城楼画像母本应不应该被拍卖”的网上辩论,5小时内参加投票的人数就突破了1.5万。无论是投票还是辩论,参加者几乎是众口一词——“毛主席画像母本不应该被拍卖”。

作品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随着这两年“历史题材作品”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持续火爆,画有领袖头像的作品不时出现在各大拍卖会中,为什么独独这件拍品引起了如此之大的关注呢?

中国美术馆研究员,我国著名的美术史家陈履生先生在《张振仕与毛泽东画像》一文中指出:“1949年到现在,毛泽东画像有着许多不同的版本,然而,张振仕酌版本是流传最为广泛的一个版本,这一画像也是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牛期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那幅6米高、4.6米宽巨大画像的母本。而因为各种原因,由张振仕所绘制并悬挂于天安门城楼上酌毛泽东像至今下落不明,所以,这一件作品就成为研究张振仕领袖像创作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作品。而它也成为张振仕这位‘领袖画家创作的一系列在当时引起广泛社会影响的马、恩、列、斯、毛以及刘少奇、周恩来等领袖的画像的唯一现存本,因此,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此次毛主席油画像拍卖的委托人是一位美籍华裔,油画像估价在100万至120万元之间,最终,华辰于5月25日在其网站首页贴出了一条简短的声明:“关于《毛泽东像》的撤拍声明——根据政府有关方面的意见,我们与委托人沟通决定: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第139号拍品《毛泽东像》将不参加6月3日华辰2006年春季拍卖会。现正与国内博物馆协商收藏事宜。”

海外文物加速回流带来新商机文物“海归”市场渐成气候

“盛世兴收藏”。如今国内文物市场行情逐年看涨,许多关于中国文物的国际最高成交价格都在中国诞生。“水往低处流,货向高价走”,成为了失散海外的中国文物艺术品纷纷回流的最根本原因。业界人士指出,海外文物回流现象,与中国经济高速持续发展,世界经济相对疲软有着极大的关系。

据了解,目前国内十余家著名文物拍卖企业中,海外回流文物拍品已占全部拍品的50%以上,回流文物成交额超过全部拍品成交额的60%,其中,拍卖成交价最高的为中国书画和明清瓷器,海外回流的中国近观代书画成交率保持在90%以上。而文物价格的“回归”,也进一步促进了海外文物的“回流”,从根本上改写了100多年来中国文物外流的状况。

如今,国内出现了企业民间团体乃至个人参与收购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的潮流,但是有关专家表示,海外流失文物有着很复杂的背景。应该严格地在我国法律和国际公约的框架下进行,特别是对一些涉案文物的处理,更应按照国际公约和文物保护的原则进行,以确保这些社会资金在海外文物回流中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玛格丽特公主珠宝珍藏拍出近千万英镑

英国已故玛格丽特公主遗留给她子女的珠宝首饰(本刊6月号曾详细报道)6月13日在拍卖会上拍出近1000万英镑(约合1841万美元)的天价,大大超出拍卖前的估计。

这次参加拍卖的珠宝首饰等遗物共有192件。其中,玛格丽特公主1960年结婚时戴过的冠状头饰就拍出了92.64万英镑的高价。这件冠状头饰制作于1870年,曾经是玛格丽特公主母亲英匡玛丽王后珍爱的首饰,她后来将它送给了玛格丽特公主。另外,玛格而特公主曾经用过的一座时钟拍出了124万英镑,创下当天拍卖物品最高价。

拍卖行介绍说,不仅这些受关注的物品拍出了奸价格,一些小件珠宝甚至拍出了约为其估价100倍的价格。例如,一个珍珠胸针,本来估价在40到60英镑之间,最终的卖价竟然高达6000英镑。此外,一串有红宝石和钻石的项链原先估计能拍出1.5万英镑到2万英镑,最后拍出了将近30万英镑。

玛格丽特公主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妹妹,她2002年去世后给儿女留下了价值约760万英镑(约合1399万美元)的遗产。她的女儿萨拉•查托和儿子戴维•林利决定拍卖部分遗产以支付约300万英镑的遗产税。

泰纳油画拍出3500多万美元成为迄今拍卖价最高的英国油画

英国19世纪著名风景画家约瑟夫•泰纳1日41年创作的一幅油画6月6日在纽约以3500多万美元的高价被拍卖,成为迄今拍卖价最高的英国油画。

据拍卖行的负责人尼科纳斯•霍尔说,他对这幅油画拍出高价—点儿也不感到惊讶。根据这幅油画的质量、完好的保存以及泰

纳油画目前在国际油画市场的价位,这一价格完全物有所值。

泰纳这幅被拍出的油画是一位私人收藏家在1992年捐赠给圣法兰西斯基金会的,该基金会后来将画售出。

约翰•列侬儿时课本拍出11万英镑天价

约翰•列侬五十四年前的真迹,以11万英镑成交。

已故前披头四成员约翰•列依,他在儿童时期的课本最近被拿来进行拍卖,由于里面藏有他当时的想法、绘画以及诗句等,因此价值连城,最后以11万英镑(约152万港元)成交。

仅有十页的这本红色习作簿名为“我的文选”,是列侬在十二岁那年的著作,当中包括一只海象的绘图。据说这幅画是参考自名作家卡罗尔的诗集《The Walrus and the Carpenter》,日后亦成为披头四名曲《I am the Walrus》的启蒙灵感。

该本约翰•列侬作品是一个有关摇滚纪念品拍卖会的重点,十杜莎夫人蜡像馆举行,由一名美国私人收藏家成功投得。

仅有2幅伊丽莎白一世少女画像被发现

在销声匿迹了几个世纪之后,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少女时代的一幅画像最近被发现,这是她一生中仅有的两幅少女画像之一。这幅画像显示了伊丽莎白一世罕见的少女神态,这样的神态在她登上王位之后便消失了,那以后,她的一切都被女王的身份掩盖起来。

这幅画像1932年被被拉姆斯登家族以54英镑(相当于现在的2500英镑)出售。近期将会在伦敦的格罗夫

纳画廊进行拍卖,其底价为80万英镑。

英国寻宝人淘到中世纪钻戒竟是“御赐”信物

据《北京晚报》6月13日报道,英国一名“寻宝猎人”约翰•沃德4年前寻获一枚中世纪全戒指。上面

刻有类似“密码”的奇怪字母。后来专家破译发现这极可能是一枚古代王室钻戒。这枚戒指将于6月15日

公开拍卖,价格叫能将言达10万英镑。

琥珀饰品产量有限价格一年猛涨一倍

据悉,今年1—6月份,杭州琥珀的销量己经是去年的15倍。但琥珀的产量却不会因为销量的增加而猛涨。根据资科可知:琥珀是千万年前松树的树皮破口处流出的松脂,经过地壳运动深埋地下,并逐步凝结成的天然化尽管这种天然化石遍布全球,但产量却十分有限,以波罗的海、地中海沿岸为主,前苏联沿岸出产的琥珀约占全球之产量的90%,中国辽宁抚顺一些露天煤矿出偶有出产。在收藏者眼中,丹麦的号珀相对来说品质较优。

3块旧石器推前海南历史重大发现震惊考古界

日前,考古专家在昌江黎族自冶县兰化江支流进行史前文物调查时,惊喜地发现两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这一破天荒的新发现震惊学术界和考古界。旧石器文化遗址的首次发现,将把海南人类活动的历史前推1万年。

金沙遗址考古获重大发现3000年前乐器现身

成都金沙遗址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130余件珍贵文物经过3000年的等待后,在金沙遗址第六次考古发掘现场重见天日。其中,一件长达1.1米的商代石磬成为发掘止的最重要文物。

“这次发掘最大的收获就是这两次石磐!”成都市考古研究所所长王毅激动地称,能发掘出3000年前的乐器石磬是大家都没有意科到的,其中一件长达1.1米,是目前国内出土的商代石磬中最长最六的一块,表明金沙时期的祭祀活动中可能已有较为完整的礼乐制度,且演奏规模庞大。

一个“唐吏”的“复活”

5月26日,洛阳古墓博物馆的工作室内弥漫着欢乐的气氛。该馆的文物保护旭作者经过13个多月的辛苦努刀,终于将一幅以唐代守门吏为题材的壁画基本还原了。

去年初,考古工作者在洛阳新至翠云略建设工地,发现了两座唐睿宗李量即位前的两位孺人墓。文物部门在墓中揭取壁画55幅,总面积100余平方米,其壁画画幅之大、艺术之精美,达到该市唐墓发掘的巅峰,而这次揭取性保护工程规模之宏大,在全国少有。

大梅沙火炮确认为英国磅炮

日前中英街历史博物馆馆长孙霄心情十分愉快,他为大梅沙考古新发现兴奋不己。一个缠绕其数年的谜团终于得以揭开:日前,经过香港地方史、军事史及火炮专家萧国价博士等专家鉴定,一门在大梅沙海滨出土,并一直由中英街历史博物馆收藏的火炮被确认为英国磅式火炮。这是在深圳地区首次生王和发现的英国火炮。它为研究深圳历史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的车事史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科。

江西广昌县赤水镇发现一枚古人类脚印

近日,据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江西省广昌县考古学会会长姚澄清披露:广昌县赤水镇上坪村蚕坑发现古人类脚印,并在现场拍摄了酷似人类右足脚的清晰照片。这是这个县的文博工作者,继20世纪90年代初在赤水镇古源村万灵山发现摩崖石刻——“天书”后,发现的又一吏前文明遗迹。

湖北郧县乔家院古墓出土大批珍贵文物

经过两个月的初步勘探,湖北省文物考百研究所专家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抢救性发掘重点区域——郧县五峰乡乔家院发现了47座春秋时期古墓。

4号古墓是湖北目前发砚的最大的春秋时期殉人墓葬。先后发掘了铜鼎、铜盘、铜戈、青铜钮剑、箭镞等10多件组合齐全的青铜礼器,部分青铜器上还有铭文。此外,还发掘了多件玉饰件。在与4号古墓相隔6米外的地方,考主人员随即发掘了3号古墓,并认定两座古墓为夫妻异穴合葬墓。

青藏铁路沿线是史前文明起源地之一

即将通车的青藏铁路沿线不仅汇聚了众多自然瑰宝,更闪耀着文明的光芒。考古发掘与研究证明,青藏铁路沿线也是人类史前文明起源地之一。

考古发观,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青藏铁路沿线就有了古代人类的活动。考古学家在唐古拉山区的沱沱河、可可西里,柴达木盆址的小朵旦湖边均发现了这时期人类活动的遗物,采集到一大批人工打制的石制品,有石核、石刀、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考古学家们推测,至迟在3万年以前,人类就已经生活在这里。

丹青发嗟愤——黄少强诞辰105周年纪念展

出广东美术馆王办,广东省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东省档案馆、岭南画派纪念馆、佛山博物馆、南海博物馆协办的“丹青发嗟愤——黄少强诞辰105周年纪念展”于2006年6月2日至6月25日在广东美术馆第5、6、8号展厅展出,展览内容为各馆藏和私人藏中精选的黄少强作品约130件,黄少强手稿、实物、照片及各类出版物,较为全面地反映了黄少强的艺术历程和作品风貌。

黄少强是岭南画派的杰出艺术家,在他身上充溢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酌优秀品格和古典人文情,爪他用诗画“谱家国之哀愁,写民间之疾苦”,始终不渝地坚持“到民间去,百折不回”的宗旨。

黄少强是一个在中国画领域里对人物画进行改革创新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他服膺古人“法古而变今”、“质沿古意文变今情”的主张,借用中国传统诗书画结合的形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中西画派所长,摈弃中国画因袭临摹的日习,倡导从街头市井的现实生活中撷取灵感和题材,将时人的形象、情感、遭遇引入中国画的表现,从作品内容和形式上“表白了新时代精神,阐损固有国民性”,其独树一帜的现代人物画创作,在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初的中国画坛上,曾经为时人所广泛称颂,他借占开今、博采众长的有益尝试60多年后演成人物画创作的主流。

中华文化遗产日特别展览

为了迎接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的来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共同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的“文化遗产日特别展览”6月5日在国家博物馆正式拉开帷暮。

展览一方面是回顾这些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上做过的一些工作,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们的努力做—个并不全面的汇报,另一力面则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唤起人们对中国文化遗产的关注和爱护,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向更加灿烂的未来。

本次展览从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资料中精选出约100件(组),系统地反映了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的显著成果。重点表现了在国家财政支持下抢救征集具有重大价值文物精品的突出成绩。其中的中秋帖、伯远帖、太阳神鸟、五牛图、出师颂、张好好诗、研山铭、淳化阁帖、子龙鼎、陈国琅藏书、龙门石窟佛头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实物。

渗:移景与幻想

以传统水墨画这种媒材作为展览主题,意味着要探寻这种媒材的当代性和相关性,并展示这种媒材的观状。本次展览同十多位艺术家的作品组成,他们有着不同的艺术创作背景,如水墨画、油画和多媒体艺术,但他们都以水墨作为作品的精神尺度,而不是将水墨咋为一种技法。“渗:穆景和幻想”这个题目就表示非水墨画家参加一千水墨画展,同时意味着水墨这种精神的辐射性影响,意味着水墨画美学渗透到他们的作品和创

副标题“移景和幻想”阐明了水墨画最有魅力的特征,比如影射和隐喻手法的运用。综合性、开放性以及对一种纯粹完美的精神世界的追求。展厅将按“移景”和“幻想”这两个副标题划分。

展览从2006年6月30日至7月23日在广东美术馆展出。

“X in Beijing Art Gallery(新北京画廊)”首展推出孟禄丁、颜磊、凌健三位艺术家新作

6月3日,以有着600年历史的北京南新仓三座皂家粮仓构成的“X in Beijing ArtG6llery(新北京画廊)”,首展推出了被誉为“80年代新潮”的代表人物盂禄丁、颜磊、凌健三位艺术家17幅最新作品。

著名评论家、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出席了X析Beijing Art Gallery(新北京画廊)首展并对三位艺术家的新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华艺文化在北京设立的“X in Beijing Art G6llery(新北京画廊)”将立足当代、面向世界,以具有时代特征和当代精神的作品及在艺术语言上具有鲜明指向和个人面貌的艺术家为己任,引领艺术潮流,使之成为一个国内一流,并具有国际化水准和影响的艺术精品展示平台,艺术家与收藏家的交流平台。

“X in Beijing Art G6llery(新北京画廊)”展厅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位于北京东城区平安大街东端东四十条22号南新仓1-3号仓,“X in Beijing Art G6llery(新北京画廊)首展”于2006年6月3日至23日公开展出。

远望:许江绘画作品展

“远望:许江绘画作品展”于2006年6月16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作品100余幅,新作近百幅。展览按照主题框架分为三个部分:被切割的远望、历史的风景以及世纪之弈。期间将举办“两个世界的交叠——许江艺术之路”学术研讨会,就“平面的疲惫:绘画在当代的境遇”、“观、望与呈现:图像时代的视觉真实”、“历史、记忆与远望:许江的绘画”等不同主题进行深入探讨。许江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水墨性情•2006邀请展

“水墨性情”,似乎可以表述这样两层意思:一是一些“性情中人”所作的“生情中画”,即如杜甫所言“直取性情真”是也;二是这些画又体现出水墨本有的禀赋和天性。水墨之于宣纸的敏感与画家之于描绘对象的敏感是同位的。因此,也可以把这些画看作是任性为之的“性情水墨”。

参展的14位艺术家,虽然都是在当代文化语境中表述着各自的内心经验,但切入的角度、表述的方法却有各自的不同。参展艺术家是在贴近自身生活、直面自身问题的意义上层开他们的二作。他们的作品既是对自身的追间,也是对自身的解释。他们坦然面对“自己存在的真相”,以一个欲望主体的身份与观者坦诚相见,在对自身生命的不断追问中挑战着既有的文化秩序和社会规范。也因此,他们的艺术少了一些伪善,多了一些真诚。展览从2006年6月24日至7月23日在北京酒厂ART南溪美术空间展出。

中国书画名人篆刻暨寿山石展

出北京韫玉斋主办,日太艺友斋协办的中国书画名人篆刻暨寿山石展定于6月18~25日在北京举行。大部分展品征集自海内外藏家,并以金石书画篆刻为主。主要书画作品:陈奕禧(书法)、金农(书礼)、罗聘(人物)、伊秉绶(书法)、奚冈(山水册页)、陈鸿寿(花卉册页)、赵之琛(人物)、吴吕硕(成扇)、齐白石(成扇)、溥儒(山水)。名人篆刻有赵之谦、吴熙载、徐三庚、吴吕硕等作品。其中包括赵之谦、吴熙载、吴昌硕自用印多件。此外还有田黄、芙蓉、荔枝等高级印材,名家薄意、印钮等。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文物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ask 4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Tough Nut to Crack
Museum Honors History and Culture of Lin’an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