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近古典,审美生存

2006-07-06刘本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4期
关键词:黄州梅花古人

刘本成 李 冰

古诗词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了解古人生活、听取古人心声、探得古人脉搏、与古人进行心灵交流的重要手段。古诗词的鉴赏是一个由外至里、由浅入深、由粗渐精的无尽过程,在赏析中,能使我们开拓视野,扩展知识,提高修养。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古今诗词像一条婉蜒绵长的大川,源远流长,亘古未绝。河面时而风光旖旎,时而波起浪涌,倘徉其间,能感受诗境词情的至美。贺拉斯强调诗歌应该具有教化与审美的二重功效,“诗人的愿望应该给人以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 所以,感受诗歌朴素之美、中和之美、芙蓉出水之美、蕴藉含蓄之美、沉着痛快之美、阳刚之美、阴柔之美、空灵之美、逼真之美……是我们走向审美生存的捷径。

那么,切入古典诗词的“法眼”何在呢?

一、从注解或序切入

诗词的注解或序往往携带有丰富的信息,对我们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诗词创作背景有着重要的作用。如: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夕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沙湖,在黄州东南三十里处。

有人认为这首词表现的感情基调比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表现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更为积极。有人却持相反的意见。怎么办呢?

如果我们对苏轼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应该会懂得注解中“苏轼被贬黄州”和序中诗人“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所含的信息。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自然是经历了人生“一场风雨”,而词中“一蓑烟雨任平生”却将作者旷达平和、听任自然、不避坎坷的情怀抒发得淋漓尽致。作者在此词中的态度无疑更积极。

二、从特殊意象切入

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的意义是固定的,这些意象有着丰富特殊的文化内涵,它已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象了,而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古人常用这些意象的象征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对这些惯用意象的特殊意义,我们必须了解,这对于拓展思维度,正确解读诗意、把握诗情很有帮助。如抒写愁恨常用“水”、“草”、“雨”等意象来表达:流水比喻愁(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草喻恨(离恨恰春如草,更行更远还生),春雨比喻愁(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柳”、“柳枝”等意象则常用来表惜别怀远(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还有松、竹、梅、菊象征人的高洁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诗词中出现类似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惯用意象时,可以把它作为优先考虑的鉴赏方向。

三、从所造意境切入

意境是作品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是鉴赏的最高层级,可使鉴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从而主动自觉地去创造、拓宽古诗词的艺术境界。领悟意境要注重比较、挖掘求新、联想创新。如:陆游《卜算子·咏梅》与范成大《霜天晓角·梅》两首咏梅都偏重于虚写,以梅喻人,借梅抒怀,但意境不同。从环境看,陆词选了一个风雨黄昏,突出环境的凄苦,奠定了梅花的“寂寞”形象;范词为笔下的梅花选择了一个雪后月夜的环境,烘托了梅花的幽独形象。从作者的感情寄托来看,陆词写了梅花的“寂寞”形象之后,以“独自”、“如故”两层含义深化梅花不邀宠、不取媚,独自承受风雨打击,独自承受狐独凄苦的主观精神。“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作者依据梅花开于百花之先的特点,生发为梅花的精神境界,她并不追求在春天开放,为的是不与百花争宠斗艳,任随百花妒忌,甘愿独受凄寒,赋予梅花不求荣华的高尚情操。“如故”进一步赞美了梅花高洁刚强、永葆节操的可贵的品格。“零落”、“成泥”、“碾作尘”逐层强化地假设出梅花的惨烈命运,反跌出“只有香如故”的可贵。作者以咏梅言志,花品人格融汇一体。范词中的梅花没有陆词梅花的多层次品格,诗人用“胜绝”,愁亦绝”来表现梅花的神韵:美到极点,而忧愁也到极点,并以独倚画楼之人的形象来与梅花互相映衬,渲染了愁思,梅花的形象是幽怨动人的。一经比较,两词意境深浅尽出。

四、从品味语言切入

古人作诗很讲究词句的锤炼,故有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和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之说。古诗词字词的锤炼,表现在用最准确、最生动的字词来表现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可谓“言简意丰”。所以我们在鉴赏古诗词时,一定要细细品味。如: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乱石穿空,凉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穿、拍、卷”三个动词,从不同角度诉诸读者不同的感觉,串连了陡峭的山崖、汹涌的波浪、滔滔的江流几种形象,集中地突出古战场惊心动魄的雄奇景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一个“直”字、一个“圆”字,写出了大漠宁静苍刃的景象和恢宏的意境,两个形容词用得恰到好处。

(刘本成,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冰,曲阜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黄州梅花古人
杨优秀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时尚文化秀
梅花
浣溪沙·游黄州遗爱湖
梅花
与高中诸学友聚会黄州
为什么梅花能在寒冬开放
古人的过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