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雷雨》中的蘩漪形象

2006-07-06陈瑞好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4期
关键词:旧式周萍周朴园

蘩漪是一个“旧式女人”,在她那个时代,女性是不可能进入学堂念书、识字的。她那“对诗文的爱好”,只有在富贵人家才能培养出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她的出身、教养的痕迹,然而从她说四凤是“下等人”,表示了坚决反对“我的儿子要娶也不能娶她”,我们又可以看出她那贵族妇女的偏见思想。这些说明了她毕竟是一个受过旧传统影响的“旧式女人”。

然而,蘩漪毕竟又是生活在个性解放浪潮席卷全社会的新时代,思想上接受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新的思想观念又使她身为资本家的太太,过着锦衣玉食的豪华生活,却厌恶周家那种令人窒息的生活环境,厌恶冷酷虚伪的周朴园,狂热地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因此作为大家庭中的旧式女人,她深居简出,象封建仕女似的孤独而柔弱,作为一个觉醒了的新时代里知识女性,又那样的狂热和暴烈。她是一柄犀利的刀,她愈爱的,愈要划着深深的创痕。爱这样的女人需要有厚的胃口,铁的手腕,岩似的恒心,而周萍,一个情感和矛盾的奴隶,显然不是的。但她身陷周朴园的封建牢笼,却又只能恋上周萍这颗“弱不禁风的小草”。她的这种两重性突出地表现在,她的个性解放,她对爱情与自由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却要通过企图与家人私奔这样一种传统方式来达到。蘩漪尽管使出一切力量来疯狂的反抗,但传统思想的重压下,按照她的身份和力量是无法冲破这个专制家庭,使她被迫采取一种变态的,扭曲的反抗形式,心不正当的途径去执着地实现自己正当的要求。她与周萍的不正常关系表现了她渴望温暖,渴望真正的爱情生活,渴望平等自由的夫妻关系。因此,这种不正常关系的外表下包含着令人同情的合理的人性要求,它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扭曲。这些都充分显示出蘩漪复杂性格的两个方面。一是“雷雨”式的尖锐性格,不是恨便是爱,不是爱便是恨;一切都走向了极端,要如电如雷地轰轰地烧一场,中间不容易有一条折衷的路。二是“旧式女人的”的妥协性,她始终无法拥有女性的独立人格,自主自立走出“周公馆”。她看似暴烈,却没有文弱的子君那份果敢与坚强,独立地冲出家门与自己的恋人结合。更不象莎菲那样,以女性的独立人格选择自己所爱。也正是她们使囚禁在监狱里似的蘩漪受到“一点新的教育”,从而强化了她那在孤独郁闷和绝望中酿成的“雷雨”式的性格。

由此可见,蘩漪的悲剧因素,已深深地埋在她那复杂的性格矛盾之中。就这个意义上看,她的悲剧可以说性格悲剧。然而我们更深一步地看蘩漪悲剧性格所产生的原因,是与她所处的社会有关。因此蘩漪的悲剧,归根结底上说是社会的悲剧。

蘩漪代表着“五四”以来女性追求个性解放,争取民主自由的最强音。在她身上折射出不畏强权、争取自由、宁死拼斗的绚丽光彩。首先,作品中最为直接表现的是蘩漪与周朴园的斗争,作为封建专制家庭的代表,周朴园在家中是说一不二的,没有谁不怕他的。周萍、周冲都是这样,连最无赖式的鲁贵在周朴园面前也前言不搭后语,总是“老……老……老爷”地叫着。而惟独蘩漪敢于反抗周朴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蘩漪个性解放的精神。当然蘩漪的反抗并不是一开始就确立的,而是经过了一个过程。其次蘩漪不顾周朴园的淫威,敢于与周萍恋爱,发生关系。这种乱伦的关系,在蘩漪看来并不可耻的,反而是正义的。她,一个后母与名分上的儿子相爱,已被社会认为是违背天经地义的罪恶,然而蘩漪一下子就把自己的性命与名誉一齐交出来,并且什么都不顾了。表现出对封建势力及其观念最勇敢的反叛和在道德问题上的最充分的自信。可见曹禺在剧中所要肯定的,不是“乱伦”,而是蘩漪个性解放的要求和反叛封建道德的勇气。

蘩漪复杂的性格及其悲剧告诉我们:五四运动所掀起的个性解放时代浪潮催醒了一代女性,使我们奋起,勇敢地走上抗争之路,义无反顾地追寻自己被社会、被封建家庭剥夺了的幸福。这种抗争的勇气和行动使她们身上闪耀着理想的光辉。蘩漪与子君、莎菲等女性一样,成为时代精神的体现。然而新时代潮流过于迅疾、过于猛烈,使她们根本来不及从容地吸取新的精神营养,除去存留于灵魂深处的旧时代的种种烙印。于是,她们不得不以“半新半旧”的姿态,乃至以传统的、病态的思维方式、斗争方式去寻求个人幸福。表现出种种的幼稚和人格缺陷,结果不仅使自己的追求归于失败,往往还酿成自己和他人的悲剧。

总之,对蘩漪这一形象,我们应该辩证地来看:一方面应该看到她身上的反封建专制的个性解放色彩,她是周朴园这个死寂家庭的一场雷雨、一个闪电,她照亮了所有的黑暗与罪恶,发出了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叫;另一面又应该将她与追求个性解放、追求民主自由的现代新女性分开来,看到她身上的封建落后女性的局限性。

新的时代潮流为新一代知识女性开辟了广阔的人生道路。但现实社会的压迫,尤其是种种思想与性格缺陷,使这种庄严、神圣的追求不断地造成悲剧。社会解放大潮的强劲的大写的人“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悲剧”反反复复地上演着。这正是蘩漪性格的复杂性及其不可避免的悲剧使我们嗟叹不已的根本原因。

(陈瑞好,安徽省凤台县桂集中学)

猜你喜欢

旧式周萍周朴园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型研究
《雷雨》剧本内容梗概
旧式的冬天
无题
炊烟(外一首)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雷雨》(节选)
试析周朴园认出侍萍前的心理过程
亲情与谎言 `
鲁侍萍的未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