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辩证地对待“安全生产月” 等
2006-06-27唐宗礼谭守谋文宣
唐宗礼 谭守谋 文 宣
要辩证地对待“安全生产月”
□唐宗礼
安全工作的科学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反复性的特点,抓安全的确需要通过一些新颖的形式和手段,以消除干部职工的疲劳心理和厌战情绪,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无疑是集中精力打好进攻仗,推动整体工作上水平的有效举措之一。
然而,安全工作又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具体工作,是过日子的长年工作,不能寄希望于一口吃成胖子,必须注重平时抓,抓平时,反复抓,抓反复,持之以恒,稳扎稳打,一件一件抓落实,日积月累方能取得成效。安全生产月活动,作为安全工作的一个抓手,只是起到再动员、再发动、再提高的作用,起到助推器和加油站的作用,起到阶段性总结和激励的作用,但它不是安全工作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定海神针,也不是开展安全工作的唯一方法和手段、更不是开展安全工作的目的。我们既要谨防那种为了突出安全生产月活动效果,把平时应做的工作和该解决的问题集中到安全生产月来突击完成的零存整取做法,也要防止和克服安全生产月中花样多、活动多、成效少的形式主义行为,更要避免安全生产月内热火朝天,活动月过后又冰锅冷灶的忽冷忽热现象。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其自然规律,做任何工作都没有捷径可走,必须通过持续渐进才能达到提高,必须依靠量的点滴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安全工作也是如此,永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应付式、运动式和突击式的抓安全、管安全,把安全工作不当日子过而当“坐月子”的短期行为,终究是要尝到工作不实的苦头,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的。
光“提醒”还是靠不住
□谭守谋
在一家化肥企业的合成车间门口,光滑的地面上长期竖着醒目的小牌子:当心滑倒。可就是在醒目的提示牌下,笔者看见先后有3名员工还是不慎摔倒,其中一位手腕着地导致骨析。连走路都在提醒,你能说这车间不重视安全?但事实证明,光提醒还是靠不住。
这让笔者想起了另一个类似的例子,青岛啤酒集团一车间角落竖着一架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人,车间特地在梯子旁写了个提示的条幅。有一次,几个到该集团洽谈合作事宜的外商来到这个车间,他们注意到这架竖着的梯子,其中一位说汉语的外商很诧异地问:为什么不把这架不用的梯子放倒呢?厂方人员似乎恍然醒悟,赶紧把竖着的梯子横着放倒了。
同样是关注安全,可两者的做法却迥然不同。前者只是动口提醒,而后者却是用行动来解决,把梯子的潜在危险彻底排除了。可见,企业的安全工作光靠“文件写、会议讲、高层报告、基层强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采取切实措施,立即动手消除那些明显的安全隐患。与其在那段光鉴照人的路面旁竖提示牌,还不如动手挪走那块牌子,给那段路面铺上防滑的地砖,从而彻底消除滑倒伤人的安全隐患。
安全检查不能点到为止
□文宣
在日常的安全检查中,有的检查人员在查纠某些事故隐患时常说:“这件事就说到此,点到为止。”似乎有轻描淡写的几点“点到”,事故隐患就可以整改。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不可否认,有时对一些事故隐患不甚严重的问题再加上有位安全意识和责任心较强的单位领导,只要把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就可启发他们自查自纠、及时整改事故隐患。但如果不分情况和对象,查改隐患一概都“点到为止”,就实在是不妥了。因为“点到为止”,往往会导致事故隐患整改工作缺乏力度和深度,如隔靴搔痒,起不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而有些“老到”的单位,对于蜻蜓点水式的“点到”,根本不当一回事,常常你“点”你的,我做我的,有的甚至边“点”边滋生事故隐患,越“点”越不去整改事故隐患,这样的“点到”便很难达到“清除隐患,确保安全”的目的。
应该说,如此“点到为止”是不讲原则、不负责任的表现,是我们安全检查人员原则性不强、好人主义思想严重的表现,这对抓好安全生产,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极为有害。既然是安全检查,就要大胆地查纠事故隐患,认真督促整改。事故隐患一经查实,就要一查到底,及时作出处理,责令限期改正,避免养患成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