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山水间 心中有蓝天
2006-06-03李冰梅
李冰梅
曙光院的美景吸引许多比邻单位的人前来散步。就在这里有一张目前世界上仅有四家企业(国内仅一家企业)拥有的美国联邦航空局颁发的航空轮胎适航批准书。
桂林山水美名天下扬。地处桂林市东郊的曙光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得山水美韵之地利,院内傍山临水、茂林修竹、水光潋滟、鸟语花香,这是自然美景与曙光人精心构筑家园共同产生的效果。携山水之灵气,凭栽培之匠心,曙光人给每一个初来者一种淡雅舒适的初始印象。在这个似园林、似山庄的地方,关于特种轮胎研究、制造的灰色钢性的符号与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和谐相容,进而产生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这种别样风景和独有的曙光文化,其创造者就是一贯秉承“航空有我、事业报国”精神的曙光人。
青山秀水难掩不凡
历史曾用一幅幅画面从特殊的角度记录了曙光院的不凡业绩。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华诞的盛大阅兵仪式令世界瞩目,那辉煌与感动的时刻,独有特殊的一份属于曙光院:所有掠过长空的战机除加油机外,其战机轮胎都是曙光院研制生产的!驶过天安门广场的新一代坦克、战车轮胎同样凝聚着曙光人的智慧和心血。
作为我国军用航空轮胎和民用航空轮胎最重要的供应商,曙光院拥有多项专有核心技术,曾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八十余项,拥有民用、军用航空轮胎科研生产所要求的所有资质。这里有一张目前世界上仅有四家企业(国内仅一家企业)拥有的美国联邦航空局(FAA)颁发的航空轮胎适航批准书(TSOA),这是曙光院的金字招牌。
这里承担了几乎所有新研国家重点飞机型号工程轮胎的配套研制任务,承担了“大型航空轮胎国产化”等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承担了国家各个时期航空轮胎重点军工配套项目建设……
曙光院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第一和辉煌,但这里始终保持的是一种与山青水秀相协调的平和。
据说,曙光院的创始者是在一片荒地上筚路蓝缕、艰难创业的。从现在曙光院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想见当时这里的偏僻。36年过去,风景早已不同于昔日,但平静依旧如初。在院东一角,在一片绿树掩映中,一座座白色的房屋若隐若现,谁也看不出这里的神奇,要不是门前一块“国家级实验室”的牌子提示,谁也无法相信这里就是国内特种轮胎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实验室。实验室可以承担轮胎科研和生产过程中的全项检验和试验项目,是我国乃至亚洲地区设备最齐全的特种轮胎检测中心之一,是中国民航总局航空轮胎、机轮及刹车系统指定实验室。
这也是曙光院的金字招牌。
曙光院有许多类似的技术资源,这是院里36年发展积累的宝贵财富。而今天所不同的是,正在经历第三次创业的曙光人懂得在生存发展的大前提下用好各种资源,努力提高核心技术,努力开拓更大市场,努力增收创收。
生存考验努力作为
1999年,曙光院进行院所转制,作为科研型企业真正踏上市场风雨路。一个不愿被市场风雨淹没的企业有了一系列应对生存考验的作为。2003年曙光院进行了力度较大、涉及面较深的改革。
以试验检验中心为例,过去仅承担服务职能的部门,近两三年来,在院里改革方针指引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2005年全年实现对外创收230万元。
在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在制造厂、在所有服务保障部门,都已经经历了最为深切的内部市场运行机制的改革。分块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集中结算、院部监控;上至院领导,下至普通员工,人人头上有经济责任目标,花每一分钱都要考虑成本,绩效与收入紧密挂钩。曙光人经历了一种全新的生存体验,但大家的表现是出色的。
改革很快见效。近两年,在原材料大幅涨价等不利因素影响下,曙光院依然取得不俗业绩,实现盈利。
带领全院职工谋发展的王继泽院长,曾提出全院工作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财”字当头,这体现了他努力转变曙光院经营状况,提高职工收入的决心。但在王院长和院领导集体的发展大计中,绝对不是唯“财”当头,这是一个科研型企业领导必须有的通盘布局:科研、生存、发展、壮大,那一层都不能忽略。
2005年,院里打破常规,在科技骨干中建立一年一聘的学科带头人制度,学科带头人每月获得1000元津贴,并在某些方面享受副院级领导待遇。
院里加大了民特产品市场开发力度,新开辟了特种汽车轮胎、汽车翻新轮胎等业务。
全院上下齐心协力、艰苦努力完成了国防科工委下达的《军用航空轮胎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曙光院军用航空轮胎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登上一个大台阶。去年末又顺利通过了总装备部第一批装备承制单位资格现场审查,这为曙光院增添了巨大的无形资产。
为寻求更多的发展途径,院里积极策划组建重组桂林市橡胶企业,此举得到昊华总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值得欣喜的是,今年3月28日,昊华南方(桂林)橡胶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橡胶科研生产基地诞生。
一流精神服务国防
2005年曙光院军用航空轮胎的销售量居全国第一,有力地保障了部队的需要,同时也保证了院里的经济效益。作为一个普通的科研型企业,取得这样的成绩取决于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细节决定成败”的质量理念,取决于无私奉献国防事业的曙光精神。
2001年,曙光院与西安空军工程大学协同完成了“先进战斗机高原作战工程研究”项目,给部队战机配套了满足飞行条件的高原型航空轮胎,这是目前世界上起飞速度最快、最高的航空轮胎。为部队战机进藏和适应高原地区条件解决了难题,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高原轮胎的技术研发,曙光院先期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储备,但曙光院还是以最快的速度,从研制到试飞成功前后仅用了6个月时间,满足了军方的需求。在这一显著成绩背后有曙光院技术人员坚持在高原工作跟踪实验表现出的非凡耐力和毅力。
2004年春节临近,已经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的曙光院正在做收尾工作,准备放假,许多职工已经买好了返家的车票。这时军方要求生产数百套轮胎的任务紧急下达曙光院。院里没有丝毫犹豫快速调度生产,许多职工改变了出行计划。大年初三,轮胎生产系统全部重新转动起来。军方的任务得以圆满完成。
像这样的节日临时计划,曙光院已经面临过多次,而且多数是在春节。
无论是技术研发,无论是生产能力,无论是快速完成生产任务,曙光院一次次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军方的高度评价。这也使得曙光院在军品任务竞争中稳操胜券。
2006年初,国防科工委军用航空子午线轮胎的研制任务正式决定委托曙光院与系统内另一家专业研究院共同承担。航空子年线轮胎在国内是一项空白。曙光院成功进行过技术研发,并已制造出第一条航空子年线轮胎。今年3
月,国防科工委组织专家组到曙光院听取汇报,专家们鼓励曙光院领导: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子午线轮胎,意义非常重大。
家园二字刻记心上
在曙光院园林一般的院区,有一个景点非常富有创意。在车间道路两旁,在草坪、绿树之间摆放着若干大小不一、姿态各异的石头,石上刻着文字:“家”,“与时俱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等等,这些文字都与曙光院的企业理念,价值观等有关,其中一个镌刻着“家”的字样的石块格外引人注目。这样温馨,亲切的字眼出现在一个企业生产办公区域的显著地方,其寓意非常深刻。
曙光院1970年建院。当年首批建设者为国防建设需要,安心偏居于桂林一隅,潜心科研,他们的居住地和工作地,生活和事业密不可分,这就形成了他们以院为家,生活就是事业,事业就是生活的独有情结。曙光人热爱自己的家园,扮靓自己的家园。他们在这个美丽家园中默默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
曙光人是一个非常好学、上进、平和、通达的群体。曙光院的美景吸引许多比邻单位的人前来散步,他们在欣赏曙光人创造的美景的时候,似乎难以体会这里的人在压力面前表现出的力量。
精简机构、减员是曙光院力度非常大的改革举措。2004年以来,职工人数从1100人变为500余人。在缺少比较理想的分流途径下,曙光院老职工表现得深明大义、通情达理,这让院领导倍受感动,理解和支持是相互的,院里也非常珍惜和看重离退休职工为曙光院发展做出的贡献。
家园凝聚了人心,也蕴藏着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真情。2004年,院里因部队资金支付方式改变,一度流动资金周转困难,影响在职职工工资的发放。数月过去,大家没有过多的怨言,而是以加倍的工作默默支持院里的发展。为解决生产困境,全体职工反而拿出自己的钱集资购买原材料。在年终总结大会上,王继泽院长代表院领导向给与他们理解和支持、勇气和力量的全体职工鞠躬致谢。
生存的压力,改革的压力根本难不倒一个有凝聚力、有向心力的企业。尽管尚有许多困难横亘在锐意谋发展的曙光院人面前,但曙光人的追求是不会停止的。从行业地位上来说,曙光院是首屈一指的。这个在蓝天下大有作为的科研型企业,创造了一个让人赞叹的美景,而他创造的精神景观更富有魅力。我们有理由相信,航空轮胎的未来将属于曙光院。这个一贯秉承“航空报国、事业有我”的研究院,正以前所未有的步伐向着美好的未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