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文化追求下的古典诗歌意象教学

2006-05-30陈彩华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2期
关键词:古典意象诗人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象征、美的象征、审美情感的象征。这样一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文化积淀,往往体现在丰富多彩的古典诗歌意象中。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发挥古典诗歌的濡染、熏陶、感染作用,我们可以以解读意象为突破口,挖掘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

一、读言析象,缘象悟情,教学生多情感万物,慧眼看人生

通过意象的创造来实现诗的审美传达,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意象体现了中国诗歌文化的独特性。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始终是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最高主旨。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乾坤。”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人生的审美观点。在古代诗人看来,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花鸟虫鱼,高山河流、风霜雨雪、铁马秋风都浸透着人类的丰富情感,都能反映人类的精神世界。他们与自然宇宙进行心灵的对话,并且在自然宇宙中寻找精神的家园、人生的真谛,追求一种以人心为主旨的自然和谐之美。这种文化审美心理是他民族所不能翻译共喻的,因而,我们可以说,古典诗歌中具有民族独特性的意象,极具民族人文色彩。语文教师就是要通过这些极具民族人文色彩的意象引导学生把握本民族的独特的审美心理和文化情趣,从而了解民族文化,热爱民族文化,并且使这些民族文化触及学生的情感涟漪,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留心生活中的人和事,用心去感受天地万物,大千世界。在此还需说明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的一个观点,他认为:“在民族语言照亮而透彻的深处,不但反映着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人们一代跟着一代传下去,但是每一代生活的成果都保留在语言里,成为传给后一代的遗产。一代跟着一代,把各种深刻而热烈的运动的结果、历史事件的结果,信仰、见解、生活中的忧患和欢乐的痕迹,全部积累在本民族语言的宝库里。总之,一个民族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因此,民族文化追求下的古典诗歌意象教学也不能离开对语言的品味咀嚼。据此,我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引领学生品读诗歌的语言,“诵其声”有所触,再找出关键词语(意象)“思其形”并凭借对所写之“象”的体察,深入揣摩,悟其情,探其美。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从意象来看,这首元曲小令用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这些景物,渲染了一种萧瑟苍凉的艺术氛围,勾勒出一幅令人感伤的秋郊黄昏旅行图。在教学中就应该引导学生先反复诵读课文,然后再体味这些意象的深刻审美内蕴,悟出意象画面中的忧伤意味,我们的心才能同诗人碰撞,聆听诗人对自然、对社会、对生命最真切的诉说,体会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奔波劳累、浪迹天涯的愁苦情怀。学生涌出来的感情也许是对天涯游子的同情,也许与此相关的人生经验、人生体验被触发而呈现出来,产生无限的联想和遐思,从而变得对生活多情,对世界多感。

又如探寻《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月”意象的特殊意义,我首先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然后设疑:诗人为什么要“一樽还酹江月”呢?江月是否有什么深刻内涵?然后结合词中对古战场赤壁雄伟壮丽景色的描写,风流倜傥终归沉寂的浩叹,人生如梦的感慨,让学生感悟到,与“江月”比,人生转瞬即逝,如匆匆过客;与“江月”比,生命十分渺小,即使你是名垂千古的英雄,也终究为历史长河淘去。而浩浩长江,千古流淌,永远无穷;盈盈皓月万里倾辉,永存天地,所以与其仰慕英雄,不如祭奠“江月”。达观中有苦闷,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宇宙的透悟。“江月”意象是诗人心灵因磨难而升华的结晶,是超越宇宙时空的的永恒之美。这样学生不能不为这蕴于江月意象中的哲理之思而怦然心动,从看古代诗人对待人生困境的态度与境界中提高自我的达观精神,增强人生的自信,从而在得意时珍惜机会,用不断的进取去追求自己的美好理想,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失意时也不悲观丧气,将其作为难得的休整歇息机会,在心理上作出必要的调整,为以后的人生进取积蓄更大的能量。

二、以点带面,扩展探究,夯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积极引导学生体会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文化精神,汲取民族文化智慧,为形成一定的民族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这既是古典诗歌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学生古典诗歌学习中追求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追求。因此,对于民族文化追求下的古典诗歌意象教学,我们应该摒弃以往单一、孤立地在一首诗歌中讲解的模式,毕竟一首诗歌中蕴含的民族文化相对于它所依赖的文化积淀,就像显山露水的冰山一角,学生窥一斑未必知全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意象中的民族文化有个全面、准确、深入的认识,对其审美积淀、象征意蕴和承袭中的变化等等做到心中有谱,进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以点带面,进行扩展探究,探求其情感、心灵意识以及亘古难移、延续至今的人文精神的历史源流及其演变过程。教师也可以把学生的视野由课内引导到课外,让学生对某一诗歌意象的民族文化内涵从纵横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性学习,将古典诗歌意象中蕴含的民族文化连点成线,连线成网,把认识之光由肤浅引向深入。我在教学中多次运用这种方法,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如教白居易的《琵琶行》,其中有“杜鹃啼血猿哀鸣”一句,我曾要求学生对“杜鹃”这一意象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在中国古典诗歌里的认识作一专题研究,学生非常积极,分组研究、查资料、讨论,找出了许多古典诗歌中写杜鹃的诗句、典故,并且与外国文学中的杜鹃意象进行了比较,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杜鹃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渗透的悲哀、愁苦的心理。有的学生从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禁锢人们的思想,压抑人们的心灵,谈到封建知识分子在人生道路上的挫败感、失意感,他们认为用一种负向心理观照事物就容易带上悲观色彩。有的学生则认为杜鹃是古代诗人绝望情感的冲突物,诗人在失意悲伤的时候多么希望杜鹃不要哀啼,他们压抑的内心也许会稍感慰藉,可是他们偏与诗人的心灵作对,心与物形成强烈的冲突对抗,形成一种心理痛苦,构成一种悲苦无告的伤感境界,悲到极至,美到极至,这正是为诗歌营造一种悲剧美感。这样的扩展探究不但夯实了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提高了文化素养,而且还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三、感悟发掘,观照现实,培养学生健康心态,塑造学生完美人格

诗歌之所以使我们感动,就在于诗歌意象中集中了最出色的灵魂的创造和诉说,就在于我们进入了一个个诗人用心灵为我们构建的精神家园。诗歌意象是诗人观照世界时,个体生命的存在和依托,其中渗透的情感和态度是烙上了民族审美习惯和审美心理的诗人主体人格的世界,这启示我们对民族文化追求下的古典诗歌意象中的教学,离不开对不同的主体在各种人生际遇中的感受与态度的探究,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通过意象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探讨诗人选择某一意象的心理过程,体会诗人寄托于意象中的艰辛、苦涩、喜悦、忧患、爱恨、美丑、和谐、冲突等人类普遍的情感。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我国的民族审美心理,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感。

一位哲人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文化既具有历史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而现实意义尤为重要。对古典诗歌意象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如果教师引导学生从古人的情绪、情感中观照自我,观照现实,发掘更多的对现实生活有着重要指导意义的观念,这就会使学生形成对民族文化体验的激情和看待民族文化的独特而卓越的视角,学生的心灵也就会因此而丰富,视野会更加广阔,情感的社会化程度就会提高。

比如,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之前,学生对此事十分关注,希望国家和平统一的爱国热情高涨,但历史遗留的偏见让学生对国民党及台湾问题又有某些阴影。在这种情况下,我给学生放了流沙河的现代诗歌《就是那一只蟋蟀》的录音朗诵,然后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我国古典诗歌中“蟋蟀”这一意象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并且要求学生在连、宋访问期间感受“蟋蟀”意象给我们带来的情思和心态。在连、宋访问结束后,我组织了一次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联系实际就古典诗歌中“蟋蟀”意象中蕴含的民族文化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讨论时隔56年,连、宋能够跨越横隔在两岸人民中间的窄窄的海峡的原因;连、宋的黄帝陵祭祖,宋楚瑜的长沙、湘潭之行说明了什么?由于是观照社会热点,学生非常活跃,他们搜集了许多古典诗歌中关于“蟋蟀”意象的诗句,了解了中国人的心永远是相通相思的,咏蟋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特有的表达情感的方式。 联系连、宋大陆之行,他们认为虽然从地域政治现实来说,海峡两岸是分开的,但这是暂时的,因为海峡两岸人民听到的是跨越了时空隧道“同一蟋蟀”的鸣唱。这堂研究性学习课,由于在传统文化中注入了时代与现实的新鲜血液,教学中情感教学和文化熏陶的独特性也就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陈彩华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古典意象诗人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晒娃还要看诗人
诗人猫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诗人与花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