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与结果,孰轻孰重?
2006-05-30张金保
语文教师为何“有心栽花”结果“花不放”,原因在于我们看重的往往是事情的结果,而忽略了事情的过程。过程与结果,熟轻熟重?兹举几例,一看便知。
一、让“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成为全班所有同学的自觉行动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树立在活动中学习语文的思想。课前三分钟演讲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可是很多老师搞此项活动形同虚设,有的因劳而无获,只好中途作罢。原因何在?就在于你是重结果还是重过程。不少人的做法是班上所有同学轮流坐庄,轮到谁,谁上台。试想,轮到“我”的时候准备一下,没轮到“我”,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仅可以高枕无忧,不用课前手忙脚乱,别人在台上讲的时候,“我”只当看边戏,讲完了,当然不知所云。久而久之,活动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老师同学都觉无趣,于是最终不免灭亡。
其实,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非同小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的注意力很难一直保持45分钟之久,拿出几分钟来搞点活动,可以充分利用有效学习时间。最主要的,三分钟虽短,它却是折射同学课外语文学习的一个窗口,通过它可以促进同学课外自主学习语文,真正“动”起来。语文学习必须走“课内”“课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树立课外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语文不是一日之功,但语文不可一日无功,质变必须建立在量变的基础之上,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假以时日,定会产生质的飞跃。教师看重的不应是课堂的三分钟,更应看重课外为这“三分钟”所积极准备的“三十分钟”、或是“六十分钟”以及更可宝贵的自主学习的品质与良好的学习兴趣、习惯。如果每次仅仅是一个人准备,即使准备得再好,也只是被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获益也是一个人,不可能达到上述目的。如何开展好“课前三分钟活动”,让学生全部“动”起来?方法很简单,找一只粉笔盒,里面装上写有全班所有同学名字的纸签,每堂课前,由同学抽签,决定上讲台主讲同学的人选。为公平起见,抽签的人可以轮流。这样,今天抽到你,明天还可能抽到你,人人都得准备,天天都得“应付”。活动的内容可以是老师事前有计划安排的(老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同学积累些东西),也可以是同学自己准备的,二者结合。为了在老师面前,在全班男女同学面前一展自己的风采,人人课外都得行动起来。全班齐动手,使课外语文活动成了同学的自觉行动,也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不愁不提高了。
二、让课堂真正成为辨析问题、师生充分对话的“战场”
新课程将课堂教学定位为交往,交往的主要形式是对话。然而问答与对话相距甚远,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一个看重的是结果,一个看重的是过程,一个是被动的,一个是主动的。
问答式教学,往往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立即叫一个同学起来回答,回答得在点上,老师喜形于色,生怕同学听不清,把学生的话再高声重复一遍。其实老师看重的不是同学的回答,而是看重问题的答案,重复的目的是希望每个同学都把它记下来。如果同学回答不对路,心情好时“启发”“诱导”“暗示”,直到把答案从同学嘴中抠出来为止。如果心情不好,一是不置可否,让你坐“冷板凳”,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一是直接用眼睛“剜”你一下,用语言“剋”你几句,让你难堪。有时也会另叫一人起来作答;有时“为了避免耽误时间”,干脆自己报出答案。
对话式教学,往往是学生自主研读文本,提出质疑,或是教师根据课文特点提出一组思考题,问题提出之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同学“心愤愤”“口悱悱”时,让同学在小组内各自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互相启发完善,初步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就一些疑难问题进行全班交流对话,在交流过程中,碰撞思维,启迪智慧;在交流过程中,学会学习,增长才干。
智力活动的核心是思想,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体现。辨析问题是课堂教学的经常性行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师生共同提出的问题,从出发点、角度和思路等方面加以辨析,重要的是问题辨析的过程,而把“问题的答案”看作是辨析问题之后水到渠成的事。课堂教学应是在教师引导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形成同伴、小组合作学习、全班共同学习的多层次多通道立体动态学习网,通过交往使同学知道如何选取角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通过交往互相启发,学会学习,共同提高。
三、让讲义训练成为促进同学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
课文学习之外,一般要布置讲义训练,尤其是毕业年级。在讲义训练时,不少教师是今天课后发,明天课上讲。殊不知,做做讲讲,正是训练之大忌。只发不查,做必然会打折扣。人总是有惰性的,世上绝对自觉的人可以说是没有的,多数情况是被逼出来的,何况是自制力相对较差的青年学生呢?教师不查作业如果成了惯例,再看看学生的练习,多数是客观题勾勾,主观题往往“涛声依旧”。因为没有督查,教师对学生做的情况不了解,评讲时往往从头至尾,逐题进行,平均用力,没有重点,缺少针对性;因为学生没有做,学生活动往往无法开展,只好老师“包办代替”,“认真”的同学埋头只顾记下老师报的“标准答案”,“不认真”的重唱“涛声依旧”。试想,学生文章没有读,题目没有做,即使一字不漏记下了老师报的“标准答案”,又有什么用呢?
语文是技能课,任何技能的获得都要有一定的训练量,适当的讲义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千万不能搞“题海战术”,学生不是“卖油翁”,机械重复只会降低人的思维水平。“训”《说文》释为“说教也”,所谓“训练”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练习。做练习,做什么?重在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重在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答案本身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如何获得这个答案的。练习评讲,必须充分展示学生和教师双方的思维过程,以实现“在打仗中学会打仗”。课前检查学生答题情况,课上学生向全班同学陈述自己对问题思考与想法,充分暴露才能发现学生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指导才有针对性,同时同学也可以从别人的陈述中得到启发与借鉴。
总之,只重结果往往没有结果,结果固然重要,过程更不可缺,有过程必然会有结果。但愿我们以后少做些“有心栽花花不放”的傻事,要知道“无心插柳”倒能“柳成荫”。
(张金保江苏省句容市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