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都的博物馆还缺什么?
2006-05-26费菁
费 菁
单纯论数量,北京和全国各城市各种类型的博物馆,与其他国家的城市相比,已经不少。但是拿人口数量一除,还差得远。要是论质量,也差得远。论国际影响,恐怕除了故宫博物院,别的几乎等于零。所以,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国内博物馆的发展空间都很辽阔换句话说,就是都差得远。
博物馆的内容除了当代艺术这一块极其羸弱以外,其实不是最令人担心的。因为中国可利用的资源太多了,随着见识增长,以及一些禁区被解禁或松绑,都会被挖掘出来。而实际上,博物馆外观的规划和设计、展示设计、收藏和研究机制,直到运行管理的方法,这些与博物馆里展览的内容同样重要。因为这些方面的表现形式,反映了当代人的文化素质和自觉,反映了人们对博物馆教育功能的认识程度。这才是花钱建这么多博物馆的真正意义。
室内外设计,人文性专业性不足
新落成的首都博物馆,无论从外观还是内容都较之前的博物馆有了很多变化,以它为例。坐落在长安街旁的首博,入口从复兴门外大街后退很远,一眼望不到头的台阶,像是参拜太和殿,看着累。站在博物馆外围,往四下里找,也无法找到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那样从路边方便进出的残障人入口。相比起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从便道上一扭身就进了门厅,如同逛商店,没有这种居高临下的架势。也许设计者认为,博物馆是文化殿堂,不能干易近人,非得绕到正脸中轴线位置,得高高在上。
对于城市建筑而言,首都的博物馆,是形象大使,代表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准。如果不想反映地方特点的设计,那么可以用最具个性的设计,比如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这个英国和意大利建筑师做的设计,与巴黎老建筑完全不同,它在世界上也独一无二。
琢磨一下博物馆的规划和设计。既然是文化之都,就是拿文化当商业当政治当旅游当外交来做。为求效益,商业设施爱扎堆儿;为了效果和方便群众,在可能的时候,文化设施也要扎堆儿。在纽约,中央公园东侧第五大道沿线,绰号“黄金海岸”,因为那里有“博物馆英哩”,犹太人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库柏休伊特博物馆、傅瑞克收藏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等,以前的苏荷和近年的切尔西以及中城57街一带,画廊云集。在华盛顿,从国会山到波托马克河畔林肯纪念堂,围着大草坪两翼,差不多全是文化设施,场馆办讲座,讲政治讲外交,免费。柏林,干脆形成了博物馆岛。在法兰克福,博物馆沿着缅因河一溜儿排开。而在维也纳,20世纪末又把以前的老院子填满塞进三家大的博物馆,伴随几十个小的,出落成博物馆区。这样用心的规划不胜枚举。
回过头来再看看首博的室内设计。按理,如果没有最有价值的也应有最吸引人的老北京的内容,可身在其中,我以为自己来到某个法兰西中小城市,置身于一个由当地商业建筑公司设计的、性质模糊不清或者需要适应随时变化内容的会展中心。它却又不像会展中心那样具有简洁干脆的交通路线,而是绕来绕去,步移景不易。在四楼展厅参观景德镇牌楼的几个年龄稍大的女游客感叹道,“这怎么转呢?蜗牛似的。”北京特色玩意儿,在商业化的室内处理下,显得表情怪异。形式与内容,完全没有关系。走在其中,北京的声气,细若游丝,气氛诡谲。地下一层南墙根儿下一溜儿碧绿的竹林,挺受参观者喜爱,可凑到跟前闻到的不是竹子的清香而是化工味,一摸,果然假的。北京城本来是一件完整的艺术杰作,现在就剩下了一些照片、录像和录音、四合院,还有不少假古董,真的胡同四合院正在逐渐消失。
在中国,首博的展馆设计,比过去的博物馆当然强多了,但从专业角度衡量,基本还是空白。但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倒不用着急。可是,展览的内容和形式设计,落实到最简单的标牌的文字写作和设计上,仍然让人失望,看英文翻译,不算语法和拼写错误,胡乱凑的两行根本无法准确传达中文的准确意思;再看中文,没有统一格式,有什么就写上什么,有的没年代,有的没材质,有的没尺寸。
博物馆的文化感来自细微之处
博物馆的收藏、展览、各种活动,其实都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馆藏文物,缺任何一项指标就意味没有彻底鉴定好,差一厘一毫就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一件东西。单说仿造或是复原,还不能简单说明“仿造”“复原”就完,得标明:哪年月做的、谁让做的、谁研究的、谁设计的、谁制作的、他们都根据什么才决定可以这么做等等。没有这些细节,再养眼有价值的东西,全成了大厅里的竹子——假的。
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欠缺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五楼民俗展区,一个外地口音的参观者问一位年轻的女工作人员,“兔儿爷”是什么?这位小姑娘想了半天,“啊,大概是那个扎成兔子形状的灯笼吧!”而在国外,不少后来成名的艺术家,早年都在一些博物馆“站过岗”,既能看画又赚钱,还能当解说员,当然专业。
首层的数字放映厅里本来座位不多,却只有七位观众。楼下同样大小的会议厅不开放,看不出想怎么使用。文化之都的博物馆里面,少说有一两个厅,需要用来演出、放映电影、学术会、通俗讲座。白天,博物馆接待的多数是外地访客和当地退休有时间的人,当地的上班族,只有下班以后和周末有空。因此,展厅全时开放效率低且不经济,但是公共部分用得越充分越有意思。
草创时期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就是洛克菲勒家族拥有的一个老房子,恨不得就是在自己家开张。到了1932年,才有了成为综合体里最老的那一段,完全现代的简洁立面,白色大理石外墙加横向长窗,屋顶有花园。到1960年代,建筑设计大师菲力普·约翰逊,设计了截然对比的黑色钢框架顶天立地大玻璃的加建部分,同时彻底改造了后面的雕塑花园。到1980年代,佩里再次扩建,不仅大幅度增加展览面积,而且在商言商,盖了后现代时期品味微妙的超高层公寓塔楼。塔楼,又叫博物馆塔楼。那时,现代艺术博物馆已经成为纽约的一个文化品牌。到了2004年底,经过几年建设,谷口吉生设计的现代艺术博物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增建完成,如果您在21世纪以前没有去过那里,无法想像出它原来是什么模样,变化有多大。今天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俨然已成为一个文化帝国,凡跟现代当代艺术沾边的事情,无论是藏品还是学术研究还是各项活动的历史意义,已经很难被旁人超越,它是纽约文化人生活的一部分,是这个城市的骄傲。
此外,对于一个现代的博物馆,要先想怎么建立起管理和资助体制,以保障博物馆能少收费甚至不收费。20或50元的票价(每周二是老人和学生的免票日),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就像现在看电影,只能偶尔为之。比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周五晚上参观随意交多少钱都行。一旦拿了门票,里面的电影就免费了。十几年下来,我去看过展览无数,在那里看过的胶片电影——不是光盘,从卢米埃尔兄弟开始直到20世纪末的经典,累计不下两千部。这样的博物馆,才是我学习美术和电影的真正母校。(作者为美国注册建筑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清华大学访问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