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客中体验偶像生涯
2006-05-26许苗苗
许苗苗
你有偶像吗?
“当然啦,我是个玉米!”——十七八的少年这么说;
“我要做中国的比尔·盖茨!”——二十五六的青年这么说;
“偶像?我就是偶像!”——三十来岁的愤青这么说;
“偶像嘛……小孩子的事……”——已然不惑的人这么说;
“……”——年过半百的他们,多半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也不会做出回答。
一、泛偶像化时代的来临
在这个动辄制造新概念、提倡品牌效应的时代里,为事物打上标签,将其偶像化成了一种习惯。比如可乐是饮料中的偶像,IBM是电脑里的偶像,数不清的影视歌星,则是娱乐大众的偶像。博客的出现,为普通民众的自我偶像化提供了便利条件,它是白雪公主的镜子,是灰姑娘的水晶鞋,是泛偶像化时代的法宝。
在传统传媒时代,偶像意味着众多媒体的合谋。要占据报纸的版面,分享电视的时间,必须具备充足的媒体价值,必须是公众的焦点,可以吸引千万观众的目光,千万广告的赞助。既然能够产生利益,就代表了大众审美标准,也就代表个体的丧失。想个性鲜明,必须将与鲜明外形抵触的部分掩饰起来;想光彩照人,就必须付出没有影子的代价。偶像是少数媒体的宠儿,同时也必须为维持受宠地位而委曲求全。在无限风光的背后,我们常常听到偶像感叹活得辛苦,另一方面,我们又依然深陷媒体编织的偶像神话中,如痴如醉、不能自拔,天真地以为偶像就是我们看到的样子——在电视上,在广播里,在杂志封面,在报纸副刊——偶像的笑容,都是一样灿烂。
追溯偶像崇拜史,怕是要回归到东晋的谢安。且不说“池塘生春草”举世传诵、“明月照积雪”万古流传,就连谢老先生因鼻炎导致说话时浓重的鼻音,也有人争相效仿,并被《晋书》记载,成为历史大事。谢安在当时引起的轰动,恐怕与当今的天皇偶像比也不算落后。①而我们知道李白的狂放、苏轼的悲怆,大多是因为作品的分析。在现代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拉着大车的大嗓门山东男子,然而夫子庙里立着的,依然是说出《论语》的老圣人。印刷术的限制把经典在文字中留了下来,却遗失了其中的人。
当代是一个偶像泛滥的时代,港台歌曲的引进让我们在熟悉旋律的同时认识了一个又一个歌者的名字,造星工程把偶像带进了人们的生活。对于青少年来说,没有偶像的人是落伍的——如果你实在对歌曲、影视没兴趣,那么,找个科学家抒发一下远大志向好啦。
在对偶像的痴迷狂热中,少不了偶尔蹦出的弦外之音:某某其实根本不会唱歌,演唱会都是在对口型;某某只有小学文化水平,文笔优美的自传根本是由枪手炮制……时间长了,公众的迷惑和不满也趋于淡漠——所谓包装,就是制造假象,所谓偶像,就是呕吐的对象。媒体的话真真假假,白纸黑字也许只是个大笑话。从被膜拜的到被娱乐的,偶像的公众信任度越来越低,偶像与大众的距离也越来越近。谁有多大本事,彼此心知肚明。偶像?我也能当!在媒体发布权力被大众掌握的网络时代,有谁能阻止泛偶像化趋势呢?论坛里自恋的ID,主页上充斥的照片,推动了民间偶像的产生,而真正泛偶像化运做的极至,则在博客里到来。
二、博客中的偶像们
将博客成为“泛偶像化运做的极至”,是因为在博客的诞生发展过程中,贯穿着偶像化人物。清华博士方兴东、自由写手木子美、先锋作家余华、才子学者葛红兵,都在博客中经历了由普通社会身份向全民偶像转变的过程。
精英偶像
说起博客,必然要提到方兴东,在中国,是他大力推广博客概念,使之从模糊走向明确,是他创建了国内第一个博客网站——博客中国,也正是他,成为了一批人自由言说梦想中的偶像人物。
初期的“博客中国”其实与现在所说网络即时发表的博客系统不同,却因推出了博客这个名词和相关概念而为人所知。它打出专家学者、IT名人的招牌,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经济学家吴敬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倪光南,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主任闵大洪,《新语丝》创办者方舟子等200位名人发表博客文章。
而以这些名人为背景,衬托出最具有光彩的偶像,则是方兴东本人。他曾因撰文“挑战微软霸权”而为人们所知,又因网络言论受制,拍案而起,组建“博客中国”网站。他清秀俊朗的照片,他干净利落的文字,他清华博士的身份,他挑战微软的传奇,都为偶像化身份做好了铺垫。方兴东引导着人们不断地思索:如何才能争取个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在哪里才能把该说的话说出来?哪里是垄断者的关系网络难以涉及的领域?所谓“庶民的胜利”,所谓“挑战权威的场所”,难道都是技术和网络资源垄断者控制下虚伪的假象,甚至可能是部分垄断者谋取利益的宣传语?
对方兴东抱有偶像情结的应该是这样一类人:他们带有浓重的技术至上观念和理想主义色彩,不一定都自认是精英,但却无法避免地拥有精英情结。希望民众不再是无知觉的混沌概念,而是自为的个体,是“知识大众”。他们乐于尝试新事物,是人群中的先导者,他们的专注经营和特色文字是精英理念的延续。
总的来说,以方兴东为偶像的博客时期是知识阶层的舞台,它是一个业内人士的圈子,IT技术专家和人文英才在这里无私贡献,他们的信念是“越分享,越丰富”,期望随着网民知识领域的拓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真正实现平等的言论世界,期待着“人人都是博客”时代的到来。虽然从现实角度看来,真正平等博识的博客世界实在美好而遥远,但正是这些精英博客们唤醒了民众平等交流,知识共享的欲望,完成了提升民众知识自主权要求的早期推动工作。
个性偶像
随着博客概念的推广和博客网站的增加,在互联网上写博客的人越来越多了,博客就是私人的舞台,而个性则是与众不同的最好标签。在个性化博客纷纷出现的时代,木子美的横空出世可以说是博客发展中的燎原之火,她以个人性体验话题迅速点燃了公众热情,穿越了技术、知识、言论屏障,把她本人以及博客概念普及到了所有欲望正常的成年人心中。电视专访、杂志专栏、网络聘请,木子美的网络知名度一跃远远超过了方兴东。由于话题的争议性,明目张胆地将木子美称做偶像的并不很多,但因转载其博客内容,新浪网流量提升1/3的事实却充分说明人们对她的关注。流氓燕、竹影青瞳等人相继对木子美的网络成名步骤进行效仿,点击率果然节节攀升。木子美们成了新一代网络偶像的代言人。
木子美的偶像化是因为其博客内容的独特、或文笔的优美、或思想的前卫吗?对生于70年代末,熟悉网络生态并乐于交流的人来说,性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遗情书》的内容并不新奇,也不震惊,其细节大胆程度甚至比不上一场大学女生宿舍的“卧谈会”。浏览《遗情书》,我们只能说它细节真实,甚至感人。在《遗情书》的《避孕意外事件的前因后果》中我们看到21岁的作者初夜过后因缺乏避孕知识,买错避孕药而经历流产的故事。从第一次的“支吾不清:‘就是,就是吃了不会怀孕的。”到“在药店柜台前说:‘我要一盒持久型杰士邦。”语气转换之间,网络热点木子美诞生了。初夜情人的不负责任消解了性的神圣,她无条件接受了对方的性观念,把对方的灵魂移入自己的躯体,展开了性游戏。她说:“第一次买避孕药就买错了,第一次做爱就怀孕了,第一次做爱的男人玩人间蒸发了。这是我人生中最戏剧也最悲剧的一个事件。”接连两个“最”为青涩青春的性无知打上了反讽的标签。对于信息渠道丰富的当代人,谈情论性的话题似乎不足以成为偶像,而明白平实的叙述中,也难以看出多么深刻的思索的痕迹。
分析木子美造成的偶像效应,其追随者主要源于两个群体:
一个群体多为男性,他们抱着猎奇心态,真人真事的性记录无疑要比情色电影更富有刺激性。由于采用第一人称且引入大量实景,人们倾向于将《遗情书》当作实录,然而其文字的戏剧化程度却又令人怀疑作者是否用想像连缀事件。对于始终混迹于媒体的木子美来说,要做到“看起来真实”并不困难。《遗情书》的语言浅白实录,缺乏美感,当然,急于搜索《遗情书》的人也并不期望看到美。它填补了一代人在性知识和性经验方面的缺失,他们就像看拉洋片的孩子一般凑在网络的孔前,屏息凝视,沾沾自喜,自以为到达了一个无人了解的世界,以放纵的意淫缓解着出轨的冲动。他们关注着木子美的文字,成为其博客的常规阅览者。
另一个群体以女性为主体,尤其是真实生活中在性方面有缺失的女性群体。性的话题是敏感的,也是禁忌的,男性酒桌上有黄段子,而成年女性却很少有交流性体验、讨论性问题的场所,个别两性论坛成了猎艳和卖淫的接头点。木子美的困惑因无处表达而逐渐被当作理所当然,她的文字把女性在性方面的被动地位转化为主导,从提问者转变成陈述者,不带感情,不温不火,理智而冷静地观察着男人的焦急、惊讶和尴尬,日渐冷冽的目光背后是对男性强势地位的嘲弄和对女性负罪感的抚慰。在现实中无处解脱的女网民们终于通过木子美发现了另一种女性形象。她风情万种,有着不可思议的吸引力,又真实地存在于某个南方城市,戏耍着身边的男人们。她是女人的偶像,是驾驭男性的代表和出轨欲望的实践者。
一度很私人的性话题因其普遍性而被广泛关注,以往是私下地、偷偷地、各种媒体也因言论限度而只能在道德允许的范畴内进行讨论;现在却是公开地、坦然地、因网络的开放性而成了一个大众话题。言论审核依然存在,《遗情书》在“官方网络媒体”只能看到删节版本,然而在网人眼中这却无异于“此地无银”。在各种私人站点、P2P软件下载地址中,②《遗情书》远远没有被遗忘。木子美以一个个性化博客的身份成为网络偶像,她有足够的资本笑看其后的追随者。流氓燕、竹影青瞳、甚至芙蓉姐姐,可以被称为木子美第二、第三,但真正的个性化偶像却只有一个。
独特的话语空间,庞大的对象群体,个性化的形象,造就了博客偶像木子美。她的偶像化道路其实是一个利用媒体边缘话题,利用女性性话语缺失状态,而精心策划的成名圈套。而追逐其言论的网人们自以为在评价木子美,实际上却是早在木子美掌中的猎物。
娱乐偶像
博客既成网络新宠,作为网络媒体主流的门户网站自然不能错过。2005年,“搜狐”、“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宣布增添博客功能,分别举行“博客大赛”,把竞赛当作兴奋剂注入网站的发展。“竞赛”换个词就是“选秀”,新的偶像将在一系列关于评比、竞争的活动中诞生。评选的桂冠戴在谁的头上并不重要,关键是获奖者从此将成为一个网络的符号,一个使概念具体化的偶像代言人。
在一系列博客活动中,以新浪推出的名人博客最受瞩目。新浪博客名人中,被报导最多的两个板块分别是影视明星和作家学者,这体现了新浪博客的定位策略。利用影视明星等大众偶像,新浪的博客频道便充满时尚感和娱乐性,冲淡了原本精英偶像的严肃枯燥,也缓和了个性偶像的偏激色彩,能够招揽最爱上网的年轻人群围观。年轻人是追逐偶像最卖力的群体,也是网络聊天工具的热中使用者和各类论坛的主体力量。通过他们的口耳相传、EMAIL互发,可以迅速提高新浪博客的浏览量。另一方面,新浪读书频道继在网络文学热潮中推出《蒙面之城》获得专家和业内好评之后,坚持选题高品位路线,与大型出版社合作,陆续推出了多部有分量的文学作品、学术专著和热点新书,如余华的《兄弟》、李敖的《李敖有话说》、韩寒的《就这么飘来飘去》、陆步轩的《屠夫看世界》等。网络媒体的强大力量和传播范围对学术界产生了影响,新浪网在专业研究群体中树立了一定地位。此次博客功能上线,各栏目编辑发动人际关系,邀请了多位作家、学者入驻。以与大众文化偶像截然不同的形象争取高端访问者和研究者的视线。影视明星本来就是媒体的宠儿,他们的靓照倩影见诸网络能够带来点击量并不奇怪。而被传统文化认可的文人学者形象,在公众心目中还保留一定的神秘感,能获得与他们交流的机会却十分难得。尤其对于高校学生群体,与大师对话的过程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展现自已的聪明才智,不能说不是一举两得。因此,作家学者博客的读者面虽然没有影响影视明星的广泛,却更加稳固,不易流失,且在阅览过程中能够与作者互动,在博客内容方面有更广阔的发展基础。
新浪影视明星博客中,包含了徐静蕾、李冰冰、张靓颖等人的页面。他们本来就是大众偶像,到了博客中更是如鱼得水,博客是他们的简易“粉丝俱乐部”,其访问量排名预示着该明星追随者的热情程度,追星族们在网络上比拼着热情,明星在没有大制作的空闲里发发生活随感,展示闪光灯之外更加自由的性格。徐静蕾虽然名列“四小花旦”,但其暴光率却远远不如赵薇、章子怡,无论扮演角色还是导演、制作,其作品始终不温不火,博得了好口彩,却缺乏大突破。在影视明星中,她是较早落户新浪博客的。虽然目前巩俐、杨澜、李亚鹏等更吸引公众的人物都相继进驻新浪,港台的伊能静、林熙蕾、齐秦等也不甘示弱地来招揽大陆观众,但由于占得先机,徐静蕾的博客访问量始终稳稳保持第一位。在其他媒体报道新浪明星博客的时候,也大多会提到徐静蕾,这无疑增加了其名气的提升。也许文字的表白与这类走亲和路线的才女型偶像更加适合,私家照片、明星趣事、与网民对话交流,其材料的真实性远远超过娱乐杂志,为徐静蕾赢得了广泛的人缘。
郭敬明的博客是其官方网站替代品,当官网服务器出现问题时,新浪强大的技术背景和广阔的覆盖面便显示出了优势。郭敬明以“少年作家”身份为人们所识,但与文学创作比较,他似乎更愿意发布照片,博客中的文字也大多为游乐生活、日常琐事等。大多数关注这类少年作家的读者也乐于与人交流追星感受,他们品评着郭敬明和韩寒谁更帅,谁更具有亲和力的问题,像看娱乐新闻一样地看博客。青春作家是明星与作家的综合体,他们的博客是作者和读者共同编织的偶像梦,招揽人缘、获得点击、内容娱乐化、主体偶像化是明星博客的第一任务。
新浪博客设立伊始,在显要位置推出了“余华博客”。一个产品上市,需要请明星来做广告;一份刊物初创,需要拉名作家来当顾问。余华的高调进驻,显然是应编辑之邀,来担任博客的领军人物。作为网络新事物的博客,要寻觅凸现人文色彩博客代表,什么样的人物才能担当这个角色?新浪选定余华并非偶然。余华与网络的渊源要追溯到1999年网络文学大赛之时,他曾以“榕树下”评委身份参与,网络写作于他,已经不是新鲜话题。但在其后的5年中,余华并未与网络有过什么亲密接触。为什么现在突然有兴致当起了“博客”?相对“写手”,“博客”这一概念听起来更加深沉厚重,网络大潮更迭急,一代新人换旧人,难道他是想在博客中拥有陈村在网络文学兴起时的地位?余华2005年8月刚刚推出半部新书《兄弟》,急需了解读者反应;新浪博客功能才刚出台,欲搭名人顺风车。你情我愿,一拍即合,余华的博客偶像地位逐渐确立了起来。
“余华”这个名字在90年代初为我们认识。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中,我们看到了底层的挣扎和生命的艰辛。余华是一个朴实的作家,他受的教育不多,因而没有凌驾于读者之上的倾向,他的目光始终关注着普通民众的生活。他的博客是要延续其一贯的平民化风格,还是将给我们一个网络人物的全新形象呢?作为曾经的先锋派小说潮流人物,余华的残酷和震撼力革新过读者的视野,但在新颖却流于浅薄的网络阅读中,先锋派已然成为过去,随着余华语言的日臻成熟和技巧的逐渐熟练,青年先锋也日渐为中年作家取代。成名后有地位的博客余华除了媒体的更换,并未见其作品有何突破。在网络中面对快速浏览的公众,十几年前的先锋派很难吸引人。余华在博客中,进行了身份的转换,他不再是一个作家,而是文学路上的前辈,他不以作品示人,而倾向传道授业。不凌驾于读者之上的余华开始进入了师长角色,从创新作家到权威学者,也许这就是余华为自己设计的新形象。
点击“余华博客”,似乎是个人专栏换了新的名字。据报载:“在建立博客后十几天中,余华在博客上已经发表了6篇文章,其中4篇是他去年和今年9月份写的文章,另外两篇是他近日回复网友评论的互动文章……”③看来,那前四篇明显是在突然而来的博客身份迫使下,拿出旧感觉来适应新环境。怕仓促而为不能为余华博客带来闪亮的起点,毕竟,余华不是文思充盈的曹子建,推出新作之前,他已沉寂了多年。“另外两篇”才可以算作博客产物,也是作者进行的初步探索。“余华试着冒险点击一些奇怪的装置,却不小心删掉了一个网友的留言,再不敢轻举妄动。……”④对于网络操作,余华竟如此陌生,看得出他在向博客转变过程中的仓促和尴尬。而媒体为什么一定要报道余华的尴尬呢?也许正是为了证明他对网络的生疏,暗合广大读者心目中文人必定是保守而笨拙的形象。在不少仅仅处于好奇去点击余华博客的浏览者心目中,余老师应该已经是满头华发的老先生。他写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一个传统文学中有地位的作家,他开了博客,他是一个文学与博客结合的代表符号。如果报道说余华非常擅长网络操作,不仅是知名作家,还是数字先锋,这样的形象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影响力必然远远小于老作家与新媒体的碰撞。
“……博客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我以前总到别人地盘上晃荡,现在终于有了自己一块地,我要在这块地上多种些东西。还要继续发现并学习更多好玩的功能……”⑤余华终于拥有了完全掌握一个媒体的权力,在博客中,他尽可以发布不成熟的言论、思想的断片。博客消解了文字的分量,也淡化了写作的艰辛。相对印刷文字的严肃性,在“好玩”的博客中,没有人会因其言论的随意而苛责,思路的混乱也不会影响其业已确立的文学地位。余华是关注读者的,他相机而动,为创作出读者认可的作品而不断努力,他曾说“有些作家误以为是作家创造了读者,其实相反,是读者创造了作家……今天的读者要求作家写得简洁干净。人们的生活节奏在加快,阅读趣味必然发生变化。重要的是——首先我自己都没了耐心,怎么去要求读者有耐心?”⑥持“读者决定论”的他利用博客,增加了和读者之间的交流,成功地引导了对其新书的阅读和讨论。看余华博客,其中标有“互动”的文字占很大篇幅,感觉更像一个个人留言簿。小说是余华思想的精髓,也是他赖以为生的本钱,他是不会慷慨地赠送网友阅读的。虽然余华博客也许会坚持下去,但我们无法期待在这里看到除了作品讨论之外更多可以阅读的东西。
与余华相似的还有葛红兵。这位才子一边以教授身份做文学评论,一边以美男作家的名号写畅销小说。他应编辑之邀分别在博客网和新浪网开博,但其博客内容却只是几篇过时的时评。文学评论发给核心期刊换研究成果,畅销小说在报纸连载后卖到出版社换经济效益。葛红兵的博客里只有照片和新书发布预告值得一看。
在这类以文为生的人的世界里,真正有价值的言论是不能为大众共享的。而经由传统媒体挑选后残留的文字里,还能为博客留下什么呢?只是照片,只是琐事,只是连不成文章的感觉。莫言在“中篇小说年会”上指责有些批评家根本不从文本出发,关注的不是作家的作品,而是作家的人格,批评的不是文学的质量,而是作家的道德。⑦然而,如果文人本身已经扮演起了偶像角色,文字地位退居二线,作家跃居文本之上,走起明星路线,那么文学批评相应变身为娱乐八卦,批评者向“狗仔队”看齐,不读作品只谈花边又怎么能算错?公众认为最善于书写的文人,他们的博客其实并没有体现书写的认真。在博客中,他们力图消解作家、学者的精英身份与普通民众之间的距离,把遥远严肃的精英变成大众喜闻乐见的偶像,以人人都能娱乐的话题来填充博客的页面,展现自己的另一面。
三、在博客中体验偶像生涯
不同时代的博客有着不同风格的偶像,在博客成为全民化运动的过程中,外在偶象的光环褪色了,博客从推动知识概念的理性声音逐渐转换成网友们的键盘游戏,从最初的原创运动变成了后期的大众潮流。经过资金、技术力量雄厚的商业门户网站推广和延伸,博客概念偏离了原始轨道,博客人数越来越多,博客形式越来越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博客从关注社会的宏大声音转而成为个人的窃窃私语、生活感触。公众为何对博客抱有如此的热情?面临被结构、关系、权力束缚,人的地位越来越卑下,必须在主体失落的环境中寻找到自我救赎的途径。博客为人的言说欲望提供了发布场所,使传统媒介中片面的人完整了起来。博客迅速为消息找到关注对象的功能使琐事更加重要,也给人以被观望的满足感。
中国从古代起就是一个热爱书写的民族。墨子曾说:“吾非与之并世同时,亲闻其声,见其色也;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⑧古人依托竹帛、金石等各种手段保留言论,并将思想传于后世,到15世纪末,中国的书籍总数比西方各国总和还多。⑨这与中国古代印刷术发达虽有一定关系,但也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是善于并且乐于书写的国度。这些典籍并不是完全受命于当权者的,其中绝大多数出自民间。不仅是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和书院兴盛的宋代,中国古来私家著述的传统一直延续,各家各派著书立说,自成一体,衣钵相传,思想非常活跃。中国人一直在追寻对话语权力的自主,而博客的出现,正是建立起了一个敢于言说,乐于说真话,能够在主流话语外发出个体声音的领域,在这个领域里,个人就是主体,人们不再仰望外在的偶像,而把注意力转向了自我。
博客是当代人在主体失落的语境中寻回自我的空间。庞大而杂乱的现代社会生活一再向人们证明着他们的渺小,话语权力被钳制在社会背景和经济地位中。一切媒体中的人都是片面的、支离破碎,而就连这种片面的表达,也并不能为所有人拥有。人们需要一个空间显示自己的力量和重要性。家庭的交流过于局限,朋友的圈子充满了羁绊,看似能够使个人发声的网络,更是一个去中心化的领域,陌生人出现了又消失,在以往网络媒体中,人能发出声音,但却不是更强大,而是更渺小了。但博客却使人显得更有力量,在这里随心所欲地自我表达,贴照片、写文字、与观众交流,充分体现了人的自我权力。
成为博客偶像,就从纷乱的网络信息中独立了出来,得以全方位展示自己,不仅仅是博客页面或文字,更多的是以独特性格吸引公众注意力,这是一种自我欣赏的表现和被观望的期待,对于青少年来说尤其如此。他们正处在自我主体形成的阶段,容易崇拜偶像,模仿偶像,也希望自己成为偶像。在博客中,他们找到了成为目光焦点的感觉。虽然坚持撰写、更新博客很耗时间精力,但他们乐此不疲,通过制作博客主页增加对自我的关注,提高自我形象,并深切感到别人对自己的注视。研究青少年自我中心性格特点的发展心理学家 DAVID ELKIND提出:“青少年容易沉浸于自我想象中……这种自我中心的特点是充满了假想的观众。”⑩博客是偶像梦的圆梦之所,人们在这里变得重要起来,被观望、被评价并寻觅同类。
在博客中扮演偶像角色,也体现在揭露真相带来的成就感方面。我们向往自己是英雄是超人,对于手中的内幕难免沾沾自喜。然而内幕对谁才有意义?不相干的人面前只能沉默。真相是弥达斯的驴耳朵,博客则是风里的芦笛,种种秘密从博客里不胫而走,准确地到达关心它的人。只要你有敏锐的嗅觉,便能找到任何一个重大事件的痕迹,在博客中构建的世界,是令人耳目一新的,传递着与官方媒体不同的声音。战争、竞选、赛事、谈判……博客无所不包,有人因写博客被单位辞退,成了通向真理道路上的殉难者,也成了无数网民心中的英雄。
民众的参与使博客偶像展现出多元色彩,除了以吸引公众目光为目的,也不乏自言自语、小情小调或展现特殊爱好的;当然也有群体博客,专注于将个性化自我在话题群组中体现,验证着麦克卢汉的部落化寓言。个体在网络中能否树立起形象,要看博客们有没有坚持的耐心,更新的毅力。当偶像真正被公众认可时,必然已拥有驾驭新媒体的能力。
博客是泛偶像化时代最好的装备,它模糊了以往的偶像与普通大众的界限。偶像大众化了,从公众话题的中心成为一个参与者;大众偶像化了,每个人的自我都具备被更多人阅读并了解的条件。不屑一顾?那意味着你将放弃放大自己的机会!跃跃欲试吗?到博客里去体验偶像生涯吧!哪怕被技术更迭的浪潮吞没,毕竟曾经是一颗清澈的水滴。偶像梦明明灭灭,新媒体起起落落,在潮流面前,与其旁观兴叹,不如尽兴投入,任它打湿了衣襟,也总算尝到了海的味道。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①参见《晋书·谢安传》。
②P2P软件:person to person的缩写,指网民之间点对点相互传
递文件的一种方式。
③甘丹 《余华新浪建博客受欢迎》,《新京报》。
④⑤肖扬《作家余华开写博客作者》,《北京青年报》。
⑥《余华:读者决定作家》中华读书网
http://www.booktide.com/News/20000828/200008280013.Html
⑦《莫言:老拿作家道德说事欠厚道》,李冰《北京娱乐信报》。
⑧《墨子·兼爱》(下)第十六。
⑨钱存训《书于竹帛》,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4年。
⑩PATRICIA WLLACE《互联网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谢影
苟建新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