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财富 华夏瑰宝

2006-05-17彭闪闪

人民音乐 2006年4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物质

丙戌年元宵节,首都北京迎来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及专场表演。

这次活动一改过去完全以实物见证展览主题的做法,而请出当代活态的传统文化扮演主角,并让观众透过图片、图表、文物、实景、演示等的“物质性”感受体验到它们背后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在数千年中积累下来的知识技能、表现形式、审美习惯、民俗礼仪等“非物质性”的文化含量。展览以宏大的规模、宽广的视野、丰富的内容十分集中地展示了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的独创性、丰富性和多元性。使广大观众在活态的文化场景中,追溯历史,心仪传统,关注当代,面向未来,振中华之精神,扬中华之气节。对于中国未来的文化保护、建设与发展,国际文化交流以及促进世界和平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览和表演由文化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民委、财政部、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祖祖辈辈劳动人民在与其息息相关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及传承下来的文化产物。它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审美价值观、民族理想、民族自尊。正如文化部孙家正部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的题词中所讲:“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一切归于沉寂之时,所有文化以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形态留存下来。它不仅是一个民族自我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这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和智慧与力量之源。”又如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讲:“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记忆,是我们必须全力守护好的精神家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建立世界文化的互动与交流、增进友谊、维护和平,这不仅是每个国家应该做的事,而且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9月29日-10月17日在第三十二届大会上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于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中国加入此《公约》。此后,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了今后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方针、原则与措施。2005年6月11日在北京举行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对于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工作部署。

接下来,文化部等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的文件精神,开始了第一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与评审工作。此次全国申报的项目共有1315个,经专家评审最后选中并向社会公示了501个项目,也为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奠定了基础。

整个展览重点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成就,其中包括我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建立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内容。

展览由“综合展厅”和“地方展厅”两大部分组成。

在综合展厅,主要阐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必要性和紧迫性,介绍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系列政策、方针,回顾我国近些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进行的重要调查、整理、研究和保护工作的成果及进展;介绍和宣传我国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资源及其分布,有重点地通过实物、图片、录音、录像等多种手段,展现我国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一进综合展厅迎面就可以看到一个精心布置的古老戏台,这里是昆曲的展位。巨幅的帐幔,精致的戏装,还有南方、北方形态各异的戏台模型向人们展示着昆曲自明清以来,几百年中积淀的丰富与辉煌。而在戏台背后同样置于大厅中央的,是高高耸立着的我们中国20世纪的“文化长城”——《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总共300卷,450册,四亿余字的“集成志书”,集中体现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文艺工作者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普查、搜集和整理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古琴艺术作为继昆曲之后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第二批项目,这次展出了一些名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唐代古琴“枯木龙吟”和宋代古琴“鸣凤”。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那张曾被带上太空、录有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的金唱片也在这里展出,人们在观赏的同时,还能亲耳听一听传衍了两千余年的《流水》。此外,第三批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新疆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等,也配以大量的珍贵图片资料、视听音响,使观众触手可及、身临其境,零距离地感受这些原本就在我们身边可又久违了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的内容,直观的展示,让成千上万的观众驻足观看,流连忘返。

我国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能够保存到今天的程度,与各个领域的学者们付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综合展厅的一侧,摆放着1950年杨荫浏先生为阿炳录音时所用的钢丝录音机,大家还可以现场聆听阿炳当年的演奏。正是有了那次录音才有了后来传遍全球的《二泉映月》,从而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地方展厅具体介绍和宣传现阶段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所进行的工作与所取得的成果,介绍各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展示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传承人的技艺。在地方展厅展出了31个省、市、自治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约2000件珍贵的实物,是从各地选送的6000余件中精选出来的。各个展位都对一个省(市或自治区)的概况、保护工作的成果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等几个方面做了概括而又系统的介绍。涉及音乐舞蹈的有云南的“彝族阿细跳月”、“阿诗玛唱本”、“万家坝铜鼓”、“孔雀舞”、“象脚鼓舞”;重庆的“川江号子”、“铜梁龙舞”;西藏自治区的“扎年琴弹唱”、“藏戏”;四川的“川北木偶”、“川剧变脸”、“羌族卡斯达温歌舞”;广西自治区的“壮族铜鼓”、“瑶族山歌对唱”;贵州的“安顺地戏”、“侗族大歌”;上海的“锣鼓书”;浙江的“浦江板凳龙”;福建的“泉州南音”、“畲族民歌”;江苏的“秦淮灯会”;江西的“兴国山歌”;山东的“海阳大秧歌”;陕西的“皮影戏”、“安塞腰鼓”;青海的“花儿”、“土族於菟”;宁夏的“回族民间器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哈萨克族阿肯弹唱”、“柯尔克孜族《玛纳斯》演唱”;内蒙古的“马头琴演奏”、“祭敖包”;甘肃的“兰州太平鼓”;吉林的“朝鲜秋千”、“二人转”;山西的“晋剧”、“高台花鼓造型”、“威风锣鼓”;河北的“唐山皮影戏”;黑龙江的“迎春习俗接福”;北京的“智化寺京音乐”;辽宁的“满族秧歌”、“二人转”;湖北的“薅草锣鼓”;广东的“连南排瑶耍歌堂”、“龙舞”;河南的“马街书会”;湖南的“湘西苗族鼓舞”、“土家族摆手舞”;海南的“黎族三月三节”等等,一笔笔珍贵无比的“无形文化”如繁花簇拥、争奇斗艳。

地方展厅里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活态文化传承人的现场表演,来自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的普米族姑娘们弹起四弦羊头琴,表演了传统的普米族歌舞,吸引了很多人的围观。在她们表演完一段后,人们有的赞不绝口,有的要求再来一段,还有的希望她们能把歌词大意用汉语讲给大家听。福建提线木偶的展台更是被围得水泄不通,地方色彩浓郁的音乐、神秘而又古老的木偶造型和表演方式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在一些展位,当我们看到现场表演的传承人面前桌上放着“‘××艺术第×代传人”的牌子时,我们深深感受到传统文化不朽的生命力。

展览开幕以来,得到了全社会的积极响应。长6米、宽1米的“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万人签名簿上密密麻麻地签满了观众的名字和留言,“民族瑰宝,为你骄傲”、“保护传统,创造未来”、“传承和保护,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等等留言说出了全体观众的心声。而留言簿上法语、英语、韩语的签名、留言也告诉人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我们中国人的责任,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为了配合展览,主办方于2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专场文艺晚会。文艺晚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国家中心主任、音乐学家田青主持,所选节目包括三批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项目:昆曲、古琴艺术、新疆木卡姆艺术及与蒙古人民共和国联合申报成功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同时还增加了“泉州南音”、“山西左权民歌”、“侗族大歌”、“少林功夫”、“云南海菜腔” 等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推荐名录”的项目。晚会经过精心设计,以泉州南音的祭礼仪式开始,在来自新疆莎车的民间木卡姆表演队欢乐的载歌载舞中结束。整场晚会特别突出强调了“传统”与“传承”两个方面。

尊重传统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保持传统文化的完整性也是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点,这一点在晚会的第一个节目《泉州南音》中表现得非常突出。过去中国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神,南音的始祖和行业神是“郎君”。节目按照传统的方式,在表演之前保留了祭奠仪式。正如主持人田青所说的那样:“这绝不是迷信,它表现了我们一代中国人对祖先的尊重,这个祭奠起码表示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不会忘记祖先!”

传承是中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生生不息、世代流传的最重要因素。晚会上“古琴演奏”和“少林功夫”两个节目都是师徒同台。古琴演奏家李祥霆和他的弟子妮妮,用唐代古琴“九霄环佩”为大家演奏了《流水》。昆曲折子戏《牡丹亭·惊梦》的表演者是苏州昆剧院的年轻演员,而表演侗族大歌的则是来自贵州省黎平县一所中学的一帮稚气未脱的小姑娘。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沉淀出绚丽而璀璨的文化产物,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都一同成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财富。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不仅是中国人民自己的,更是全人类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不可替代的并共同拥有的财富。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日渐趋同的困境中,我们的精神家园正在承受着巨大的冲击。保持文化多样性,保护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义务。诚如联合国“条例”所说:“这种遗产是各国人民集体记忆的保管者,只有它能够确保文化特性永存。”

此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 回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传统文化事业保护所走过的路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民族民间文化的全面普查,并从调查、整理、记录中挖掘出了大批优秀的传统民族民间艺术作品。1950年至1960年间,我们举行过多次全国性的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大型会演,以及全国工艺美术展、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等活动,出版了《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和《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书》等。而1980年代改革开放的25年来,最为突出的民族文化事业则是由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共同发起的《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的调查、整理、编纂工作以及300卷文化宝典的陆续出版。

2. 展示新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部分成果。

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启动,“非物质文化”这个名词频频出现在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2003年初,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共同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以后的两年间成立了“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并在全国层层落实。在这期间经过专家论证确定了40个国家试点“保护工程”,在各地举办业务培训班,建立各地的民族民间文化专题博物馆等。在各地文化部门的全力推动下,“保护工程”在社会各界逐渐展开。

3. 向全社会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价值和“保护工作”的历史意义,并在全民间树立起强烈的遗产保护意识。

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及“演出”,是中国有史以来的一次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在这次展览活动中,使我们充分看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独创性,使广大群众饱览了根深叶茂的传统文化,更由衷地产生民族的自豪感。此次活动在全民之间起到了广泛的宣传、教育的意义,使人们逐步建立起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意识,并更加关注、热爱自己的民族民间文化,尊重传统、维护生态,为保持民间文化的多样性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对于我国今后的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都会有深刻意义和深远影响。

4.“非物质文化保护成果展”拉开了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运动的序幕。

这次活动对于今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工程来讲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和序奏。随着这声响亮的召唤,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将十分有序地开展起来。首先是分地区、分类别制定普查工作方案,而后进行全方位系统的调查工作。其他如:建立无形文化遗产代表作标准划分法,编制符合我国国情的分类总表;建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体系,省、市、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同级政府批准颁布,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等等。

应当相信,随着这一伟大运动的层层部署和开展,中华民族必将把自己数千年积累起来的悠久、丰厚、富有活力、独具个性的民间遗产融入人类多元文化的洪流之中。因为,只有拥有了文化的多样性和独创性,人类未来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才会有根本的保证。

①中国网:http://webcast.china.com.cn/webcast/created/617/44-1-0101-desc.htm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及无形文化遗产代表作工作条例》(1998年)转引自顾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第314页。

彭闪闪 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级音乐学硕士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民族民间音乐之于民族声乐演唱及教学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信息技术视域下小学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改革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次仁罗布小说的民族民间立场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