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野心”到底从哪儿来?
2006-05-14吉立
吉 立
有些人总是雄心勃勃,凌云壮志好像与生俱来,而另一些人似乎天生对竞争不感兴趣,满足于生活现状,科学家试图揭开这个谜底——人的“野心”到底从哪儿来?
这里所说的“野心”,是指对成功的强烈追求,是要在资源这块蛋糕中夺取尽可能大的一部分的渴望。但谁又能弄明白,人类对未来的“野心”,究竟是基因决定、家庭影响,还是环境造就?
如今,人类学家、心理学家及其他科学家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正致力于在家族、文化、性别、基因等方面寻找人们拥有野心的根源。
“野心”膨胀促创业成功面前不“停步”
多年前,双胞胎兄弟格雷格·希普和德鲁·希普的父亲创办了乔范香水公司,这份事业曾为希普一家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良好的经济状况使希普兄弟从容地进入大学。
大学毕业前,父亲卖掉了公司,虽然家里的财政状况仍足够兄弟俩成人后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离开学校后,希普兄弟成功地从依赖家庭的男孩转变为能够独立创造自己生活的男人。格雷格说:“毕业后,我的野心开始膨胀起来。”
1988年,希普兄弟投身健身行业。他们买下芝加哥一家不大的健身俱乐部,随后把健身俱乐部改造成一家豪华健身中心,中心配有私人健身教练,专门针对高端客户。在随后几年中,健身中心规模不断扩大。
在大学里专修通信专业的格雷格在健身中心负责客户管理工作,而专修经济专业的德鲁则负责中心的经济事务及扩大规模等工作。
“我们没有坐享其成、停滞不前,”德鲁说,“即使现在,我们也丝毫不放松,我们不断膨胀的野心有时甚至需要遏制。”
“零和”游戏虽残酷并非人人愿“争先”
争夺资源蛋糕的游戏是一种“零和”的游戏。你为家族猎杀一头水牛,就意味着别人要少猎杀一头;你占领一寸土地就意味着其他人会少占领一寸,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共同进步的机会。因此,占据先机的“野心”似乎应该在我们的平等生活中被特殊强调。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人们占据先机的愿望并非同样强烈。一些人痴迷于追求成就,而另一些人却对生活所带来的一切心满意足。有些人选择每周80小时的工作时间,而另一些人却每天准时打卡下班。男人和女人就更不用说了,他们表现“野心”的方式都会不同。欧洲人和美国人、婴儿潮一代和X世代、中产阶级和富裕人士表现“野心”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男人喜欢比高下女人先要算代价
匹兹堡大学经济学家利塞·韦斯特隆德和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缪里尔·尼德尔对40岁的男人和女人进行了一项联合研究。经济学家让测验对象在5分钟内迅速做两位数加法,每答对一道题就付给他们50美分作为奖励。这并不是在互相比赛,只是个人测验而已。
而接下来,科学家把男人和女人分成两个队伍进行数字加法测验,赢得比赛的队伍可以获得每个问题2美元的奖励,而输的队伍什么也得不到,进行到第三轮后,当被问到他们愿意选择哪种游戏方式时,选择竞赛方式的男性达到75%,而女性只有35%。“男人和女人对竞赛的欲望有所区别,”韦斯特隆德说,“看起来,男人比女人更喜欢竞赛。”
即使同为野心勃勃的人,他们的“野心”程度也是不同的。作为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史蒂夫·沃兹尼亚克作为千万富豪在1985年离开了苹果公司,而他的合伙人史蒂夫·乔布斯则继续致力于苹果公司的创新,他的第二职业——创办的Pixar动画影片厂也获得了非凡成就。
然而,其他一些行为学家却认为韦斯特隆德的结论过于偏激。他们认为女人并非不具备争取目标的野心,只是女人对竞争的内容更有选择性,她们更愿意在达到目的时付出更少代价。“基本上说,男人比女人更愿意直接地参与竞争,”加利福尼亚大学退休的人类学教授萨拉·赫尔迪说,“但这并不等于说女人不具备竞争的天赋。”
复杂命题争议多下个定义也不易
人们不仅难以理解为何有些人拥有更多野心,甚至就连究竟什么是“野心”都存在争议。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洛说:“野心是进化的产物。在任何社会中,总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激烈地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洛说,“不只是吃饱穿暖就够了,人们还会追求更多东西。”
研究基因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迪恩·西蒙顿认为,“野心”是复杂的课题。“野心是能力和决心,它同时追求结果。那些有目标没能力的人是那种躺在床上,口中说着‘总有一天我会造一个更好的捕鼠器的人。而那些有能力但没有明确目标的人则会让精力在无穷的琐事中耗尽。”
野心大小基因定释放能量有时机
灵长类动物学家弗朗斯·德瓦尔说:“你可以看到平时最懒散的黑猩猩一旦获得打败首领的机会时,就会变成一只完全不一样的雄性动物。我敢说,90%的人类也是这样。”大部分人会把自己的“雄心壮志”隐藏起来,等到一个适当时机才释放能量,让人大吃一惊。种种证据证明,“野心”似乎是由基因决定。
在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对人们专注于一项工作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科学家们认为这种处理工作的持久性正是产生“野心”的一种重要特性。
研究人员对一组学生志愿者进行了评估持久力的问卷调查。随后,研究人员交给学生们一项鉴别图片的任务,并对学生们的脑部成像图进行分析。这项任务的性质并不重要,学生们对较好完成这项任务的想法强烈与否,以及脑部处理这些想法的区域才是研究的关键问题。
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在这项测试中得分较高的学生,脑部边缘区域的活动十分活跃,这些区域与情绪和习惯关系密切。精神病学教授罗伯特·克洛宁格说:“这种关联性高达80%。”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区域通过后天刺激也可能变得比较活跃。
中间阶层期待多有志孩子比例高
对人们雄心壮志产生影响的还有家庭和周围文化因素。当然,怎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成功者并没有一定之规。不过对父母来说,最困难但可能最有效的方式,也许就是在孩子降生后为他们创造一个适于成长的环境。
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一般来说,能为孩子们创造艰苦且现实的挑战,对孩子们的成功及时鼓励,并培养孩子们从容对待失败的家长,会让孩子们拥有更多自信心。
在富裕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有可能学到父辈成功的手段,也可能继承舒适家庭中的懒散习气。在贫困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也许可以在离开家时迸发出奋斗的动机,或者可能带走绝望的习惯。有研究表明,中间阶层家庭培养的孩子拥有雄心壮志的比例最大,也许这是因为在这个阶层中人们对生活拥有更多期盼的原因。
在对“野心”进行的研究中,人类学家把家庭分成四类:贫困家庭、过得去的家庭、中产阶级家庭和富人家庭。在前两类家庭中,家庭成员为交付电费和电话费账单努力过活,“野心”通常是个奢侈的概念。对富人家庭来讲,拥有“野心”并没有太大必要。而在中上层家庭中,虽算得上衣食无忧,但还不能支持大批高额开销,因此在这个阶层中,拥有“野心”的人比例最大。“这个阶层的人们有一种身份危机感,”人类学家洛说,“无论生来怎样,他们都要尽力发展下去。”
环境造就危机感移民儿童成绩优
不同的社会状况会让人拥有不同程度的危机感。
马塞洛·苏亚雷斯·奥罗斯科在纽约大学专门研究400个从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来到美国的移民家庭。作为一个群体,移民家庭的儿童比美国本土出生的儿童学习成绩优异,这些家庭的成年人在各自的事业中也表现非凡。“100年以前,人们要经历二三代人的奋斗才能使家庭达到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苏亚雷斯·奥罗斯科说,“他们今天只需要一代人就可以做到。”
野心背后藏危机道德健康勿轻弃
奋斗的人获得成功,看样子这是一件好事情。随着“野心”不断膨胀,他们也获得越来越大的成就,然而这其中也暗藏着危机。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彼得·德梅拉思对中学生进行的一项实验发现,为了让孩子们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许多成绩在4分以上的孩子的父母都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进特别培训班进行课后额外辅导。但在这些学生中间,作弊行为十分普遍。“孩子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标准,”德梅拉思说,“他们拥有强烈的与其他人竞争的意识,并把这种意识与自己的未来紧密相连。”
然而,德梅拉思却在新几内亚的巴布亚岛上的研究中得到了不同结果。上世纪90年代中期,德梅拉思在巴布亚岛的一个小村中用一年时间观察当地儿童的学习情况。他发现,当地学校并非像美国学校一样,被孩子们视为一个竞争场所,当地学生会在集体达标之后再继续前进。
在现代人中,那些获得更大成就的人,似乎总会与压力引发的各种疾病相联系,甚至动物也会出现类似情况。“头狼”的血液中通常会显现出皮质醇含量高的症状,黑猩猩首领会出现溃疡和偶发性心脏病,在焦虑人群中,相同情况也会出现。
“追求更高社会地位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德瓦尔说,“但人们首先需要具备如何在现有状况上经营好生活的能力。”追求美丽梦想或远大目标也许可以算是追求人生价值,但把雄心壮志付诸生活现实中,就如同其他任何一项投资,也许可以为人们带来丰厚的收益,也许会让人付出代价。个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张成龙摘自《新民晚报》2005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