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士林复仇的枪声

2006-05-14孙闻浪

知识窗 2006年3期
关键词:念经租界手枪

孙闻浪

1935年11月13日,天空下着蒙蒙细雨。坐落在天津城东南的佛教寺院居士林笼罩在一片细雨中,寺内香火缭饶,供桌前坐着位大法师正在讲经。旁边的太师椅上,坐着一个身材不高、长着一双三角眼的人。他口念佛经,一副虔诚的样子,他,就是江浙大军阀孙传芳。

突然几声枪响,打破了大殿的沉寂。再看孙传芳已伏倒在太师椅上,脑浆流了出来。人们四下奔跑躲藏,一片混乱。念经的和尚们瑟瑟发抖,连大气也不敢出。这时一把卡片撒到了人群中,只见一位女子手提崭新的勃朗宁手枪大声说:“我是施剑翘,为父报仇打死孙传芳。一人做事一人当,决不牵连任何人。你们可以带我到警察局自首。”众人这才惊醒过来,然而依然面面相觑。这位女子只好亲自给警察局打了电话,随后交出武器,到警察局自首。

孙传芳,字馨远,1885年生于山东历城。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历任北洋军营长、团长、旅长之职。1921年任长江上游警备司令兼第2师师长。1923年率部入闽,任福建军务督理。次年9月“江浙战争”爆发,他奉曹锟之命出兵援助齐燮元,夹攻卢永祥,占据了浙江,任闽浙巡阅使兼浙江军务督理。

1925年11月,孙传芳在南京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自任总司令,然后率军北上,力图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施剑翘之父施以滨,时任山东军务帮办兼第一军军长,奉张宗昌之命将孙传芳拒于徐州之北。孙传芳连发三个电报,请施倒戈内应。施以滨鄙视孙北上作乱,妄动干戈,表示自己是奉令行事,决不相从。孙传芳大怒,以优势兵力强攻。施以滨因后援不力,弧军作战,在固镇附近乘铁甲车指挥作战时被俘。孙传芳未能予以优待,将施以滨杀害后割头示众。

消息传回家中,施以滨的长女施剑翘半信半疑。不久亲属将施以滨遗体运回,方确知已为孙传芳所害。她痛不欲生,表示一定要为父报仇雪恨。

1928年,施家来了一位客人叫施靖公,是施剑翘堂兄施中城在保定军校的同学,当时在阎锡山处任上校参谋。他得知施剑翘因父仇未报悲愤不已,便好言劝慰,并表示愿负此重任。施剑翘失望之中得其相助,自然深受感动。尤其听了这个人的一番豪言壮语,完全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并断然与其成婚到了太原。

然而她的丈夫到了太原后,仿佛忘了这件事,施剑翘看出这是个自食其言的小人,便毅然带着孩子,于1935年6月回到娘家。

施剑翘之所以依赖别人为父报仇,是因为不相信自己一个女子能完成剌杀军阀孙传芳的壮举。一天,她在报上看到一刘氏女子杀人的消息,顿时受到鼓舞,决定自己亲自去行动为父报仇。

此时,孙传芳正在天津与日本特务土肥原勾结,参与策划“华北事变”。施剑翘感到孙传芳一旦当上了“华北王”就不好办了。因此立即开始了准备。经多方了解,施剑翘知道孙传芳住在英租界20号,又从朋友处设法弄到一支崭新的勃朗宁手枪。为了防止意外,她又到南京,和弟弟商定了母亲及孩子的抚养问题。

1935年中秋节,施剑翘在天津法租界大光明电影院门口,看到牌号为1039的孙传芳的轿车。散场时她守在门口,终于看到戴着墨镜的杀父仇人孙传芳,当时人太多不好下手。

她几次到孙传芳的住所英租界20号周围观察,看到的是带电网的高墙和紧闭的铁门。

她也曾想以到孙家当佣人、家庭教师的方式接近孙家,均未能实现。

后来听说8月17日是孙传芳岳母80大寿,她想送礼物混进去,又因人多嘈杂,恐开枪误伤别人而作罢。

1935年9月17日,是施以滨遇难十周年纪日。施剑翘到日租界观音寺给先父烧纸念经。从和尚那里知道孙传芳最近热衷佛教,每周三六都要去天津南角的居士林念经。

几天后施剑翘赶到居士林,果然看到1039号车停在外面。她向一位女尼请求,办好了入林手续,这样就可以自由出入。经过与女尼攀谈,得知孙传芳确实每周两次来这里念经敬佛,于是决定在居士林动手。

11月上旬,施剑翘把母亲送上了去南京的火车,写好了“告国人书”和“遗嘱”,用小油印机印在卡片上。

卡片署名“报仇女施剑翘”,名字下面有其指印。她把卡片、手枪放到特制的大衣袋中,拿出来反复练习。

11月13日,施剑翘午后到了居士林。一会儿就见孙传芳披着黑海青(和尚穿的衣服)走进来,坐到了太师椅上。施剑翘环视殿内,因为下雨人来得不多,正是下手的好机会。她当即租了一辆车回到家中,带好卡片和手枪,告别了孩子,重新回到居士林。

动手前,她心跳得厉害,两腿发软,可是一想到为父报仇,顿时增加了勇气和力量,头脑也异常冷静下来。考虑到忽然站起引人注目,她大声说:“炉子烤得我太热了。”旁边的一位居士回答:“你不会到前一排去?”施剑翘答应一声,挪到了前面,正对着孙传芳的右后方。她在口袋里打开手枪的保险,迅速抽出来,照孙传芳后脑连开几枪……

施剑翘一个女子,枪杀了大军阀孙传芳,立刻成为新闻热点和街谈巷议的人物。法院开庭,审理施剑翘枪杀案,初审鉴于其主动自首,判有期徒刑10年,二审认为其为父报仇,情可悯恕,改判有期徒刑7年,1936年9月,施剑翘入天津第三模范监狱。

冯玉祥将军在辛亥革命时期,曾和施剑翘的四叔施以云并肩战斗。他闻讯后和李烈钧、张继联合向国民政府施加压力,认为孙传芳反对北伐,勾结日寇,实是死有余辜。施剑翘将其枪杀,既是为父报仇,也是为民除害,对此种正义举动,应宣布无罪释放。当局迫于社会舆论,于1936年10月20日发出了特赦令。施剑翘脱下囚装,获得自由。走出天津第三监狱,与家人团聚。

猜你喜欢

念经租界手枪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何时何地召开?
奥地利Glock46半自动手枪
QSS05式4.5mm水下手枪
寓言(外一首)
原来你会念经啊
从晚清竹枝词看西学在租界的传播
“弗”字歌
我不是手枪
手枪里的冲锋枪
上海租界时期的公共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