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攻》:一部看了让人悲观的影片
2006-05-14张江南
张江南
以往的战争片,都不可避免地只以交战方之中一方为主视角,但《墨攻》中的革离是纯粹的第三方,这将让观众游离于影片人物及叙事之外,有更多主动思考、质疑的空间
张之亮的《墨攻》拉开了贺岁片的大幕。这位在内地不甚有名、在香港却家喻户晓的导演,多年来一直在拍低成本、写实风格的文艺片(《飞跃黄昏》《笼民》),并无操盘大制作的经验。虽然这部新作是他十年磨一剑的产物,但仍不免为之担心。不过,看完之后,影片自信的影像和精良的制作态度,让这种担心显得着实多余。
影片改编自日本森秀树创作的同名漫画,选取的是原著中前四集“革离守护梁城”的段落,讲述“墨家智者”革离(刘德华饰)帮助仅有孺妇平民4000余人的梁城抵抗赵国10万大军的传奇故事。因有优秀的原著做铺垫,《墨攻》和多年来那些本土原创的古装大片比起来,在故事上可谓先胜多筹:从大兵压境梁城告急,求救兵未果只得革离,到革离争取多方信任,奇兵妙法频出制胜,再到最终他被疑谋反遭放逐一气呵成,剧情浓度之高,叙事张力之迫人真有些令人喘不过气来。只有在革离和逸悦(范冰冰饰)篇幅不大的爱情戏里,影片节奏才得以稍微放慢下来。
在将原著精髓视觉化方面,导演回避了“浪漫武侠”的路数,而是发挥其擅长的写实功力,较为朴实地还原了战国的风情民貌。对于战争的描写不仅仅追求宏大华丽的场面和强大的视觉冲击,反而更让人觉得真实。片中有很多出彩的战争描写,如攻城战、地道战、心理战、火攻、水攻、间谍战等,尤其是水攻和“孔明灯”式的空降闪电战,营造出新鲜的视觉效果。而千余缴械的赵军被乱箭集体屠杀的场面,导演采用单场单镜的手法,迫使观者不得不近距逼视死亡的全过场,众血肉之躯扭曲痉挛作一团(与《孔雀》里鹅被毒死一场异曲同工),俨然一幅真切的地狱图景。这一瞬间,战争的残酷面目得以震撼性的诠释。
影片丝毫未沾染香港商业电影一贯的媚俗陋习:既无插科打诨的笑料堆砌,也无刻意为之的泛滥的打斗场面。影片每一场戏,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对白无不是为故事和导演的诉求服务。导演将本已非常节制的实战场景,有效地缝合到影片对战争全面而细密的思索之中,张弛有度,绝无媚俗拖沓之笔,表现出其理智控制影片在娱乐消费与思想深度之间平衡的能力。
《墨攻》也用其独特的视角对战争做了诠释。以往的战争片,无论是搭台爱情唱戏的好莱坞豪华视觉作品,如《珍珠港》,还是那些以二战、越战为背景的战争片杰作,如《辛德勒的名单》《野战排》《钢琴师》,在反思战争之残酷时,都不可避免地只以交战方之中一方为主视角,而无法展开平等的叙事。主角不能从根本上绕开在个人与集体或国家利益之间进行选择的矛盾。
但《墨攻》中的革离,是纯粹的第三方,他一非梁城子民,不用效忠君主梁王;二不为权利俸禄,无须受制于人。他帮助势弱的梁城守城,只因其墨家的反战立场。此角色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其实是个理想化的自由职业者。不管是在原著还是改编的影片中,他都是作者或导演思想的代言人,一些观众和影评人质疑这部影片“说教”,其实它本质上就是要说教,只不过比《霍元甲》说得高明一点。
革离这个人物的设置,令影片摆脱传统类型模式敌我二元对立的狭隘格局,使得一种“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贯穿始终,迫使观众游离于影片人物及叙事之外,有更多主动思考、质疑的空间。于是,我们才看到有:片中革离最后被梁王怀疑篡权乃至腹背受敌,情人溺死,受其思想影响的追随者,也都不免遭迫害,非死即伤。战争只是一段插曲,梁王为维护权力,党同伐异才是影片的主线。由此看来,革离是个彻底的悲剧性人物,而《墨攻》亦是一个让人看了感觉悲观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