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棵泡桐》:隐藏的刀锋
2006-05-14达到厂
原著中过于凌厉的情节在电影里被弱化或删减,故事变成更加诗意,内涵被展现得更隐讳而含蓄
★ 文/达到厂
黄真真在《六楼后座》里将青春比做方糖,是“甜蜜,易碎,有棱角的”,在《十三棵泡桐》里,这些特质并没有被直接剖白,然而影片肌理中蕴涵的关于青春的纤细和脆弱,却比原著小说看上去更美,那些引而未发的故事,更体现了电影语言之于文字的先天优势。
刚刚为吕乐导演赢得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的《十三棵泡桐》,改编自何大草的小说《刀子和刀子》,就像影片对片名的修改一样,原著中过于凌厉的情节在电影里被弱化或删减,故事变得更加诗意,内涵被展现得更隐晦而含蓄,尽管有些人会因此觉得它没有读起来那么铿锵有力,但这却更符合青春的特质。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以18岁女孩何凤的视角,展开叙述自己以及那些和自己一样被围困在青春期的少年的故事,打架、旷课、懵懂的爱与恨、涉世未深的勇敢和单纯,甜蜜中也带着伤感。从某种程度讲,影片的大部分光彩,都来自于原著小说,但在此基础上,那些或许因为审查才做出的隐晦和修改,让这部影片变成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杰作。
在《刀子和刀子》里,孩子间勾心斗角的势力之争被刻画得目的性极强,陶陶、老包和金贵斗争的目的,是试图取得对代表金钱的阿利的控制。或许那些打架的故事每天都发生在这个年龄的孩子身上,但在一位四十岁作家的笔下,斗争变得更有心机,冲动变得更有痕迹可寻。不过我更相信某位影评人对《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青春期暴力的评论,那些冲动已经变得不自觉了,这并非出于某种犯罪的快感,或者是某些缜密的计谋。
电影中的陶陶从未像小说里那样勇猛彪悍过,相反更多体现出来的是细腻和敏感,老包(在小说里他似乎没有这么可爱的称呼)也不再是脏兮兮的“河马”,他的久经世故带上一点孩子般的稚气。
小说的高潮应该是第三十章金贵与陶陶之间的最后决战,从乡下来的金贵一直隐藏自己更有力量的右手,而他自己也迅速地从一个被人鄙视的“乡巴佬”插班生,变成赢得最后胜利的野心家和战略家,这样的故事在小说里可以被看成传奇,但在写实为主的青春题材影片里缺少可信度。在电影中被弱化的还有朱朱的同性倾向,被完全删掉的有语文老师的自杀,从效果来说,这让故事的主干变得更加清晰。
对于语文老师那场戏的处理,是影片最见功力的地方,虽然书中非礼的要求被淡化成“为老师倒一杯水”,但从小说中被保留下来的语言,老师面部和胸部急促呼吸的特写,都已经让小说中被直白描绘的场景变得引而未发,这样不仅保留了影片的深刻,也给观众留下余韵和留白。
可以说,这些引而未发的故事是《十三棵泡桐》隐藏的刀锋,那些外部环境对少年纯真世界的潜在破坏,总是令人不断地获得启发和联想,然后这些联想又令观众对剧中角色保持高度的关注,在担心的焦灼中完成观看。这种方式保持住了影片在改编之后自身的节奏和戏剧性,相对于直白的文字来说,它体现了电影语言之于文字的先天优势。
在故事之外,影片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那首《太阳出来喜洋洋》,原著小说中出现的歌曲只有《字母歌》和《小星星》,因此我从来没有想到一首简单的民歌能如此打动人心,或者原因并不在于那些脱离文字之后变得活泛的旋律,而在于一切能够和青春完美契合的东西,都足以让人怀念起那个时期,离得越远,越是如此。
当然并非所有的改编都是令人满意的。在《刀子与刀子》中,阿拉伯勇士麦麦德的形象在何凤的心目中代表着完美,并一直捍卫和引导着她的成长,这个抽象的人物在文字中表现得相当自然,然而在电影里,在充满写实风格的青春故事里,一个乘着骆驼的阿拉伯人突然闯入,会带来生硬和荒诞的感觉。在文字里麦麦德是英勇的战士,是美好的化身,但当它在影像里得到具化时,一切都变了味道。同样给人这种感觉的还有爸爸为何凤买裙子的戏,那种荒诞也破坏了影片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