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视野

2006-04-27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6年3期
关键词:中国专利X射线太阳能

北京大学开发成功平流层太阳能空天飞行系统

垂直升降、空中悬浮、无人驾驶,这种过去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飞碟”,即将变成现实。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近日透露,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平流层太阳能空天飞行系统的仿真模拟系统已经开发成功,目前正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等单位共同组成的平流层太阳能空天飞行系统研究开发小组,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发明、设计出一套太阳能平流层悬浮平台系统的方案,经小组多次推算和计算机模拟,证明发明方案的各个部分均符合科学原理且具有显著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该系统外形酷似五角星,可自动控制在空中调整姿态,从而使其上端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实际发电量总体提高。该系统囊括了小组独创的二十余项发明,此外还包括许多公认的成熟技术,主要由高效光热一体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GPS系统、光敏传感控制系统、燃料电池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特种电机、磁悬浮机构、太阳能汇聚利用系统等组成。

据悉,该系统从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了飞行器原有的靠高速移动获得举力和靠燃油发动机提供动力的模式,采用太阳能电池提供动力。采用无轴承电机螺旋桨实现无声飞行,可垂直升降,在空中长时间悬停,运动状态可以自控和地控,可携带武器,进行攻击和自卫。

太阳能空天飞行系统在通讯、气象、地面监测、国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如:航空摄影、灾情监控、大型活动的通信中继平台、大气采样及战场监视、目标定位、昼夜侦察等等。该系统可部分替代卫星的功能,在很多应用领域比卫星更有优势。由于它的飞行高度远远低于卫星,在通信应用中它的通信质量更好、信号延时更短。据了解,美国、瑞士、俄罗斯的太阳能飞行器目前均已成功升入平流层,并进行了多项有价值的实验,中国在平流层飞行器研究方面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南京大学教授研究成果“X射线耀变新机制”成功解释所有观测现象

近日,国际顶级学术杂志《科学》刊登了以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戴子高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四位中外科学家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他们在《合并后毫秒脉冲星的X射线耀变》中提出了来自宇宙伽玛射线暴的X射线耀变新机制,成功地解释了所有的观测现象。该机制克服了传统的致密双星合并模型在解释观测现象时遇到的困难,并预言了与传统模型不同的引力波辐射强度和中微子辐射强度,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戴子高教授等摒弃了传统的致密双星合并模型,基于许多证据,提出双中子星合并后不是产生黑洞,而是形成一个大质量的高速转动的中子星。中子星的核区和壳层之间不同的转动将内部磁场不断地缠绕成环形磁场,并使之快速增强。该环形磁场浮到中子星的表面上,可能因为重联而释放能量,形成X射线耀变。根据新机制描绘的这一新图像不仅解释了X射线耀变的能量、时标,而且提出在一个短暴中会出现多个X射线耀变的现象,成功地解释了所有的观测特征。

清华同方远教领域再传捷报

新年伊始,国内知名PC厂商清华同方在安徽校校通四期项目及远教二、三期项目招标中再创佳绩,延续了一贯在教育行业的神话。据了解,在日前刚刚结束的安徽校校通四期项目及远教二、三期项目招标中,清华同方总计中标商用台式机高达2.3万多台,服务器也表现不俗,中标近600台,二者合计总中标数量高达2.5万台。这一成绩使清华同方当仁不让成为远教项目中标厂商供货数量最多的厂商,而在校校通项目中则在中标厂商中供货数量排名第二。这次中标为清华同方商用电脑实现2006年开门红,同时也为清华同方在教育行业全年招标大获全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过去的一年中,清华同方就捷报频传,屡创佳绩,在新疆、贵州、湖南、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四川等地的远程教育项目招标中均成为大赢家,一举夺得总数近15万台的超级巨单。以往和今年中标情况,都充分显示了清华同方作为教育行业首选品牌的巨大实力!

多年以来,清华同方一直关注教育行业,把推动教育行业的信息化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这一领域持续不断地深入耕耘,持之以恒地技术创新,针对教育行业的特点,不断推出适合教育行业需求的产品,同时针对教育行业推出切合实际的服务措施,多年积累终于使清华同方在教育行业赢得广泛的口碑,并最终铸就了“教育行业首选品牌”形象。

清华同方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清华同方能够在刚刚进入2006年的时候就在安徽校校通四期项目和远教二、三期项目招标中连中大单,是用户送给清华同方的一份新年大礼。这份新年礼物预示着清华同方在新的一年中将收获好收成,也预示着清华同方将在教育行业再攀高峰,同时还意味着清华同方一贯秉承的“应用为先”理念在教育行业得到了切实贯彻执行,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未来清华同方将继续将这一理念推而广之,为教育行业推出更多适用的产品。

浙江大学4项发明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近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经第九届中国专利奖评定,浙江大学机能学院骆仲泱等发明的“循环悬浮式半干法烟气净化装置”、药学院方瑞英等发明的“一种催乳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材化学院任其龙等发明的“高含量混合生育酚的提取方法”、机能学院岑可法院士等发明的“城市生活垃圾异流化床焚烧集成处理装置”等四项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据了解,至2004年年底,浙大专利申请量已达3517项,其中发明专利2237项;授权专利1620项,其中发明专利603项。据了解,第九届中国专利奖共有全国各部门、两院院士等推荐的278项优秀专利参评,经中国专利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决定授予中国专利金奖15项,其中:发明12项、实用新型2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国家知识产权局决定授予中国专利优秀奖119项,其中:发明102项、实用新型13、外观设计专利4项。

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交流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2006年3月3~4日,中国高校校办产业协会理事会换届大会暨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交流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教技发[2005]2号)的有关要求,确保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按期顺利完成。会上,教育部有关部门领导通报了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情况;有关省市及高校交流了研讨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的情况。本次大会的第二项议程是:召开中国高校校办产业协会理事大会,选举常务理事会成员;其后,通过常务理事会会议,选举协会正副理事长、秘书长,陈清龙继任协会理事长。

扬州大学重金资助学生搞科研

扬州大学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近日,该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公室公示了2006年科技创新学术科技研究的134项课题,并出资25万元用作课题经费。据了解,这已是该校连续第三年在全校范围内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累计投入已达75万元。

近年来,扬州大学在全国、全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多次获得大奖。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上,扬大有两件作品分获一、二等奖,四件作品获得三等奖。而所有这些获奖项目都曾经得到过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资助。

一句话新闻

★ 截止到2005年12月20日,据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技术市场统计,2005年度全国共签订技术合同264929项,合同成交金额1551.12亿元,与2004年相比,合同数基本持平,合同金额增长16.24%,平均每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8.54万元,比2004年增长 17.08%。2005年度全国有3个省技术合同成交金额涨幅超过50%,分别为海南、广东、安徽。

★ 天津大学长江学者杨志民教授发现新型治癌药物传送途径。日前他利用天然生物分子傳送药物,增加药物特异性和有效性

★ 由深圳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在浑南新区投资兴建的数字化电视生产基地,已对七八种型号的数字电视开始试生产,目前已下线300台。该产品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第六代高级精显液晶屏,该产品视角范围高达176°。

猜你喜欢

中国专利X射线太阳能
基于VR技术的X射线图像安检危险品自动识别
X射线
太阳能维修等
天鹅座X-1——最容易看到的黑洞迹象
《中国专利奖评奖办法》修订
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揭晓
为何可以通过X射线看穿人体?
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评选正式启动
便携太阳能充电宝
自制一个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