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司匹林预防糖尿病患者继发脑梗塞197例临床观察

2006-04-19常鲁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06年7期
关键词:降血脂降血糖脑梗塞

王 臻 常鲁华 常 翠

摘要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预防糖尿病患者继发脑梗塞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197例糖尿病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每次50mg,每日1次,对照组予以常规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3年随访发生脑梗塞的几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 在常规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每次50mg,每日1次可减少脑梗塞的发生率。

关键词 糖尿病脑梗塞阿司匹林

临床资料

197例2型糖尿病患者皆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其中男103例,女94例,年龄59.6±8.9岁,病程12.0±3.6年。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显著性(P>0.05)。 见表1。所有患者必须年龄>50岁,糖尿病病程>10年,具有大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经过临床诊断和CT检查确定无脑梗塞。

治疗方法及随诊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治疗,即使用诺和灵30R胰岛素(丹麦生产)皮下注射,每日1~3次,部分患者加服拜糖苹,严格控制血糖。并加用ACEI、β阻滞剂、利尿剂和降脂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每次50mg,每日1次,治疗3~6个月。随诊3年观察脑梗塞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3年来发生脑梗塞的几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观察组发生脑梗塞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体见表2。

讨论

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病(主要是脑梗塞)的几率,比一般人00高出4~10倍,其病理基础就是高血脂和高血压。同时糖尿病患者已发生动脉硬化的内皮细胞,易受损伤。血小板聚集增强,形成血栓,造成脑血管堵塞,脑缺血。极轻度的脑缺血叫无症状性脑缺血,通过经颅彩超可以查出早期、轻度的脑梗塞,脑缺血。因此,纠正此种状态预防腔隙性脑梗塞,致残或致命性脑梗死及脑卒中后脑痴呆,都有积极作用。

糖尿病易引起脑血管病,现已为人们所重视。因为糖尿病是一 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性疾病。主要是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不但可使血糖增高,而且还会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特别是胆固醇增多更为显著,形成高脂血症,加速了糖尿病人的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发生年龄早,病程进展快。病变主要位于脑动脉、冠状动脉和下肢动脉。由于动脉弹性减弱,动脉内膜粗糙,易造成血小板在动脉壁上附着,所以容易形成脑血栓。

除了上述病理基础外,糖尿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异常,红细胞异常,血小板粘附性、聚集性增强,加上多尿引起体内脱水等,均可造成血液黏度增高使微血管内血流不畅或栓塞,这些均易导致脑血栓形成。

基础研究表明,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动脉血栓形成中起关键作用。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不可逆地阻断花生四烯酸至TXA2的途径,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作为一种较弱的血小板抑制剂,具有降低血液凝聚的能力,有抗血栓和溶化血栓的作用,对抑制动脉血栓形成,对心脑血管疾病和各种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Sequeira RP, AI Khaja KA,Damanhori AH. Evaluating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in diabetes mellitus:a need for better control.Eval Clin Pract, 2004,10 (1):107-116

猜你喜欢

降血脂降血糖脑梗塞
吃素无法降血糖
降血脂的六个误区,你知道多少?
交泰丸中小檗碱联合cinnamtannin D1的降血糖作用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舒适护理在脑梗塞患者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
高含量DHA/EPA甘油三酯的降血脂和保肝作用的研究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梗塞25例
黄连素联合二甲双胍对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降血脂作用
白背三七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