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的人生定位
2006-03-20杨万元
杨万元
《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玛蒂尔德、路瓦栽和佛来思节夫人身上的某种优良品质,赞扬了人性之美;同时,作者想通过玛蒂尔德、路瓦栽的人生遭遇,试图探寻个体生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如何为自己定位的问题。
一、玛蒂尔德对奢华生活的向往,是人性的自然流露。
起初,玛蒂尔德确实迷恋上流社会,以为“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她梦想着“宽敞的客厅”“精美的晚餐”“漂亮的服装”“向往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这既是资本主义社会由贫富差别造成的一部分人的心理特征,但又何尝不是人性的自然流露?俗话说得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渴望过高雅的生活是每个人的合法权利,不容怀疑和亵渎!只要不是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不是以侵犯他人利益为前提,这种追求就无可厚非,而且还值得提倡;因为从某个角度来看,这种内在的需求可能会产生一种原动力,对于个体生命甚至集体、国家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玛蒂尔德对奢华生活的向往甚至痴迷,是她对现实生活的另一种反抗和挣扎,尽管这种反抗和挣扎是无意识的,甚至有些消极,但也是她人性的自然流露。
二、十年的艰辛劳作,反而“成全”了她的另一种美丽!
面对厄运,玛蒂尔德如果凭着她“美丽动人”的资本,凭着那晚在部长那里取得的“空前成功”,要想改变自身命运,也许并非难事;然而,坚强的玛蒂尔德选择的是一条很多人都不理解的道路:踏实劳动,还清债务。她“辞退了女仆,迁移了住所,租赁了一个小阁楼住下”。她做饭、洗衣、打扫厨房,包揽了家里一切粗笨活儿,“她穿得像一个穷苦的女人,胳膊上挎着篮子,到水果店里,杂货店里,肉铺里,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她那艰难的钱”。这时的玛蒂尔德已完成了由一个充满了小资情调的女人到一个下层劳动妇女的转变!
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的确,不妨作一个推测,风光无限的玛蒂尔德也许会因为某个达官贵人的青睐而过上奢侈浮华的生活;也许她仍旧生活在梦幻中,并“不断地感到痛苦”,因为“住宅的寒伧,墙壁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生活没有欢乐与微笑,她的青春就在伤心的泪水中失去光泽;也许他的丈夫也会因此而青云直上,未来的生活可能会是另一番境地。然而,这却是需要他们以自尊、人格乃至灵魂为代价的!
她享受着劳动带来的欢乐。她虽然变成了粗壮妇女,却能自信地迎着依然年轻美丽的佛来思节夫人,“走上前去”,告诉她丢失项链的真相,说“事情到底了结了,我倒很高兴了”,并且“带着天真的得意的神情笑了”。十年劳累,十年心酸,并没有击垮曾经爱慕虚荣的玛蒂尔德;相反,她更加自信、更加快活,甚至还有几分得意!从这点来看,捍卫了人格尊严和灵魂圣洁的他们又何尝不是因此事而被成全了呢?
三、夫妻好比同命鸟,大难临头各西东?
中国有句古话,“患难见真情”。小职员路瓦栽对妻子是怜爱有加,玛蒂尔德不慎丢失了贵重的“钻石”项链,路瓦栽一句埋怨的话也没说,而是连夜四处寻找,“凡有一线希望的地方,他都去过了”;为了归还项链,路瓦栽不仅动用了全部的遗产,而且到处借债,不顾“未来的苦恼,将要压在身上的残酷的贫困,肉体的苦楚,精神的折磨”;为了还债,“他一到晚上就给商人誊写账目,常常到深夜还在抄写五个铜子一页的书稿”,“这样的生活继续了十年”。路瓦栽对妻子的理解与宽容、敢于承担重压的勇气,足以证明他对妻子的感情之真挚!玛蒂尔德是否应该对这种生活感到满足呢?
可以说,玛蒂尔德不仅得到了丈夫的爱,同时也赢得了个人的自信与自尊,这也许是她十年劳动付出后寻找到的属于她的真正“位置”吧?
《项链》如同一首充满了人生忧伤和感慨的诗,表现了人生的挣扎,人生的无奈,人生的幸福与苦难;人生又是值得尊重的,只要你用心去生活,用双手去创造自己的世界,你就会在创造中找到自己人生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