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性试题的编制与评分

2006-02-15高凌飚吴维宁黄牧航

人民教育 2006年1期
关键词:分封制量表开放性

高凌飚 吴维宁 黄牧航

为什么要在终结性测验中采用开放性试题?

开放性试题是与封闭性试题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一般说来,封闭性试题具有确定的条件、方法和答案,而开放性试题通常没有确定的条件、方法与答案。由于条件、方法与结果的不确定性,所以开放性试题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条件开放性试题、过程开放性试题、结论开放性试题以及上述几种形式的综合性试题。如果说封闭性试题在考查学生思维的严谨性、目标的客观性、方式的规范性上独具优势的话,那么开放性试题则在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上更为突出。应该说,两种试题各有优势,因此在考查功能上也是互有补充。由于开放性试题尤其注意探究性和生成性的考查,所以在新课程学生评价研究与实践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开放性试题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与主观性也使得它的运用受到一定局限。

开放性试题如何编制?

根据研究,开放性试题有如下编制方法与策略:

一是陈题新用。即将传统试题进行开放性改造。

例如:可以将传统试题中的部分条件省略,从而形成新的条件开放性试题;也可以在解题方法上提出新的要求,如要求用不同的方法求解或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求解,等等。

二是从社会生活中寻找素材。这种设题方式的核心思想是:从学生身边的事件或者社会生活事实中,寻找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通常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同时没有确定答案的。

三是设置黑箱式问题。所谓黑箱,即只有条件与结论,要求探究中间过程的问题。这种问题实质上属于过程开放性试题,它往往要求作答者发挥想象,并通过猜测进行合理性推理与判断,最终揭示出黑箱内幕。黑箱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能力。

四是利用假设情景。对一定的情景作出假想,并要求答题者以假想为条件作出判断与推理。比如“假如失去重力……”、“假如沒有摩擦……”等情景,它们都是现实生活中没有却往往具有科学研究意义的。

五是自编试题。要求学生依据学过的基本原理编制试题,然后自己解答。实际上这是一种条件、过程、结论全部开放的试题,我们可称之为“全开放性试题”。它对于学生基础知识与想象力都有良好的考查效果。

开放性试题在编制中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为追求试题的综合性而牺牲测验的效度。

比如,为了表现出考试方式的灵活性或体现与其他学科、社会生活的关联,试题中出现过多与该学科无关的内容,削减了属于学科本身的东西。

第二,为追求试题的开放度而牺牲试题评分的可操作性。有人认为,开放性试题越开放越好,其实开放性试题的开放也是有限度的,因为总体来说,越是开放的试题就越难把握评分的标准,误差也会越大。

第三,要克服绝对化倾向。过分夸大与忽视开放性试题的作用都是不合理的。

开放性试题如何评分?

开放性更符合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理念,在模块学业成绩测验中应大力提倡。以往的开放性试题在评分上带有比较明显的主观性,这一问题如果不解决,开放性试题就很难真正进入学业评价中。所以开放性试题的难点并不在于它的编制,而在于其评分标准的把握。

除了考查学习者的知识基础外,开放性试题更多关注的是学习者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下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及创造性应用能力,甚至还关注学习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所以与传统试题不同的是,无论从评价的范围与数量还是评价的层次看,开放性试题的评价指标都应尽可能地适应评价者的现实需要。

目前国外较有影响的开放性试题评分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等级描述型的SOLO分类法;另一种是要素分析型的PTA量表法。前者从理论形态走向实践,后者则从实践层面上升为理论。

1.等级描述型评定方法——SOLO分类法。

SOLO分类评价法由比格斯(Biggs)教授首倡,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已在大洋洲与东南亚地区广泛实验和应用。

SOLO分类评价法的基本理念源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即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认知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不同阶段之间的认知水平有质的区别。比格斯和他的同事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认知不仅在总体上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在对具体知识的认知过程中,也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人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阶段是可以观察到的,因此称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也就是说,学生在具体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都要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每发生一次跃变,学生对于这一种知识的认知就进入更高一级的阶段,可以根据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表现来判断他所处的思维发展阶段,进而给予合理的评分。

SOLO将学生学习的结果由低到高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即: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拓展抽象结构等。这五种结构的基本含义如下:前结构: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问题逻辑混乱,或同义反复;单点结构:回答问题时,只能联系单一事件,找到一个线索就立即跳到结论上去;多点结构:回答问题时,能联系多个孤立事件,但未形成相关问题的知识网络;关联结构:回答问题时,能够联想多个事件,并能将多个事件联系起来;拓展抽象结构:回答问题时,能够进行抽象概括,结论具有开放性,使得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SOLO的五种层次代表了学生对于某项具体知识的掌握水平,从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回答中,教师可以判断出学生对该项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因此,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诊断,同时也可以向学生提供有用的反馈,所以SOLO分类法可以用于形成性的学生学业评价;另一方面,如果将上述五个层次赋予不同的等级分数,那么学生对问题回答的质量就可以被量化,量化的分数可以作为终结性评价的依据。

依据SOLO编制评分标准,就是按照学生在具体学习任务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诸如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拓展抽象结构的水平划分,并对各个等级作出文字描述。若试题用于大规模考试,则还可以考虑按照实际评分的要求,将五个等级适当细化。下面是历史学科依据SOLO分类法编制的一道开放性试题及评分标准。

【题目】下列两则材料分别表明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

材料一: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注:在古文中,所谓“封建”就是指分封制,所谓“郡邑”就是指郡县制。)——摘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摘自柳宗元《封建论》

【评分标准】本题为一道材料解析题,学生要解答好这道题,需要具备古文阅读、比较、综合、分析等多种能力,但SOLO分类法不需要分析能力的种类,只分析能力的层次。根据SOLO分类法,学生的回答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种情况:

1.前结构的回答。回答只出现了一个简单的判断,我们不知道学生是根据什么得出这种判断的。如:

答(1):分封制是不对的。

答(2):郡县制要比分封制好得多。

2.单点结构的回答。回答只看到问题的其中一个方面,学生只根据片面的材料就得出绝对的结论。如:

答(1):实行分封制是对的,因为夏、商、周和汉朝实行分封制,国家的寿命都很长。

答(2):实行郡县制是对的,因为秦朝以后大多数朝代都实行郡县制。

3.多点结构的回答。回答能够认识到问题的多个方面,但是未能建立起这些方面之间的联系。

如:答(1):夏、商、周和汉朝实行了分封制,国家较长久,秦朝实行了郡县制,国家较强大。

答(2):分封制和郡县制一直处于激烈的冲突之中,有些朝代实行了分封制,有些朝代则实行了郡县制。

4.关联结构的回答。回答不但能够联系起多个事件,而且能够在多个事件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如:

答:分封制主要是在秦代之前实行的,而郡县制主要是在秦代之后实行的,汉代以后,某些朝代虽然也在局部地区实行过分封制,但总体上还是以郡县制为主体。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5.拓展抽象结构的回答。这种回答能够把对问题的认识上升到抽象的理论认识层次,能够从理论上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以及这种现象的发展规律。如:

答(1):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差异的实质在于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

从材料中我们注意到,在秦朝以前,主要实行分封制,而秦代以后,中央主要是通过郡县制来实施对地方的管理。不同的朝代实行不同的制度,这是由该时代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秦代以前,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中央政府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广阔的领土实施直接的管理,因此就采取了分封的形式。秦代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央政府有能力也有必要对地方实施直接管理。

答(2):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差异的实质在于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这不仅是一个历史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从历史上看,中央过分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但不利于地方的发展,而地方过分地分权,短期内对地方的发展有好处,但往往会产生分裂势力。因此,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是一个“度”的把握问题,过分地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是有后患的。

本材料题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种类较多,如理解材料、结合材料的有效信息进行论证、理论分析历史现象的本质等等,通过SOLO分类评价法可以清楚地分析学生所能达到的思维层次。比如能够从材料中找到两条有效信息的学生,能力层次自然比只找到一条有效信息的学生高;能够综合分析两条信息的学生,能力层次又比只是单纯找到两条信息的学生高;能够从理论上分析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学生,能力层次更比只是简单分析材料间的关系的学生高。

2.要素分析型评定方法——PTA量表法。

PTA量表是美国教师沃尔弗德与安迪生以及她们的同事倡导和开发的一种对于学生作业,尤其是开放性作业的评分工具。PTA是英文Primary Trait Analysis的缩写,意思是基本要素分析。PTA量表是一种标准参照的评价工具,它确立的评分标准可以用来评价多种学生表现。

如:英语口语、语文作文、实验操作、研究报告、艺术表演,等等。PTA是一项具体任务,也就是说,对于每一个作业和测验有不同的标准。它既可以用于外部统一考试,也可以为课堂作业建立评价标准。

PTA量表的理論假设是:任何一种行为表现,都会有一系列基本的要素,这些要素构成学生学习某些知识、技能或行为表现的基本单元。只要找出这些基本单元,并将学生在这些基本单元中的行为表现作出准确的评定,则学生在完成这些具体任务时的总体特征就可以得到适当的评价。

一般制定PTA量表主要有三个步骤:一是确定可能对评价起重要作用的要素;二是编制测试学生每一个要素的评价量表;三是对量表进行试测与修改。

PTA量表的编制过程主要是确定基本要素及等级划分的过程。编制PTA量表,既要依靠编制者以往的经验,也要依靠同行间乃至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它是一个不断循环、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对于区分度要求不是很高的考试与评价情境中,PTA量表中各个要素的等级描述可以以简单的等级数量代之。下面是数学科依据PTA量表法编制的一道开放性试题及评分标准。

【题目】写一段小作文来说明下图中的图像所对应的函数的实际意义。

【设计意图】函数概念的形成,一般是从具体的实际例子开始的,但在学习数学中的函数概念时,往往较少考虑实际意义。

本题旨在通过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例给出函数的实际解释,体会到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和背景的多样性,从而领悟数学的实用价值,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真谛。

【分析解答】给变量赋予不同的内涵,就可得出函数不同的解释。我们从物理、生活等方面来考虑给出一些例解:

(1)x表示时间(单位),y表示速度(单位),开始计时后,物体从静止状态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10后做匀速运动;20后物体以-0.5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40未停下。

(2)某校有一容量为10的蓄水池底部漏水,而管理员却不知。管理员见池中无水,便打开阀门向水池放水,由于进水量大于排水量,因而进水10分钟后池满。水满后,粗心的管理员却在房间看电视,于是水向外溢,满地是水。

再过10分钟,管理员赶到,大惊,便关了闸门。20分钟后,水池的水却全部漏完,滴水不剩。

【评分标准】开放性试题在评分上要做到标准、客观与公平是开放性试题能够进入大规模学业评价中的先决条件,因此,评分方法的规范性、科学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拟用以PTA量表为代表的“要素分析型评定方法”来对此题拟定评分标准。

“PTA量表法”将此题的解答分为三个要素:

(1)基础知识:能准确理解图象的含义,将其转化为函数,相关数据吻合;

(2)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能够给自变量和函数赋予实际意义,数量关系与实际意义相符,表述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例;

(3)表达能力:“小作文”与现实生活的情况相符或相近,情景设计合理,表述清晰、完整。

可依据以上三要素评分,答案中体现三个要素的,得4分;体现要素(1)和(2)的,得2分;仅体现要素(1)的,得1分。

SOLO与PTA是从国外引进的评分方法,在我们的评价实践中具体运用时,应该注意两点:一是它们的适用范围。一般说来,SOLO更适合于论述型的开放性试题;而PTA则更适合于表现性、活动性、任务性的开放性试题。二是灵活运用,不要机械照搬。在具体的情况下,既可以将二者单独使用,也可以将其综合使用;既可以完整使用,也可以部分使用或者简化使用。

(作者单位:高凌飚系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吴维宁系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黄牧航系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

猜你喜欢

分封制量表开放性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积极人格教育量表编制与现状调查研究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议论文评价量表的设计思路与使用方法
浅析汉初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浅析汉初实行分封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