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中国奥运场馆的建设:马国馨院士《体育建筑论稿——从亚运到奥运》出版座谈会侧记
2006-01-11王雯淼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不但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同时也掀起了体育建筑在全国各地建设的新高潮。“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等一系列奥运场馆的兴建,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国建筑师多年来在体育建筑领域所取得的进步和发展,这其中包含了几代建筑师对于体育建筑所付出的热情和心血。
2006年10月30日下午,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建筑创作》杂志社承编的马国馨院士新书《体育建筑论稿——从亚运到奥运》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召开出版座谈会。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国际田联副主席楼大鹏特意亲临现场,对马国馨院士新书的出版表示祝贺,并感谢他二十多年来在体育建筑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此外,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朱小地、副院长张宇、2008奥组委工程与环境部副部长杨嘉丽,2008奥运工程建设办公室高级技术顾问赵知敬、曾担任北京亚运会工程建设副总指挥的周治良、以及部分2008奥运场馆主要设计人李兴钢、庄惟敏等近40位体育界和建筑界的领导及专家参加了座谈会。
马国馨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曾多次主持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特别是由他主持设计的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更是在我国体育建筑史上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以其新颖的造型、灵活的布局、富有艺术感的创意,无论在其总体规划设计上,还是各单项工程设计上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成之后获得了建筑界及体育界人士的一致好评,荣获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签发的体育建筑奖,并获“国际体育·休憩和娱乐设施”协会银奖以及各种各样的多项奖励。在北京市申办2008年奥运时,马国罄院士任申办奥运工程建设技术总负责人,为此他带领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了大量的规划设计工作,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性研究,为2008北京奥运申办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体育建筑论稿——从亚运到奥运》一书中,马国馨院士回顾了我国体育建筑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从多个方面总结了体育建筑发展所取得的经验,特别是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马国馨院士还特别强调了体育建筑应遵从国情、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在体育建筑中更应该发扬中国建筑师自主创新的精神,在结合中国传统技术发展的同时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将我国体育建筑发展推向更高的水平。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朱小地在致辞中说,这本书正好是在北京2008年北京会工程建设高潮时出版,它的副标题为“从亚运到奥运”,随着最近奥运工程逐渐浮出水面,使人能够看到一个完整的建筑形象,在这个时候我们能够回顾亚运工程的发展很有意义。马国馨先生在亚运工程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从亚运会工程整体规划以及单体设计上看,迄今仍然在我国民用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作用。这本书汇集的25篇论文,记录了我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和专业人士所做出的思考。
国家要发展体育才能发展
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在座谈会上说,体育事业发展,体育建筑才能蓬勃发展,而更大的前提是国家要发展。他例举了当年我国申办亚运会的历程:“在我国筹备1990年亚运会的时候,我就曾对工作人员说,我们为了能够成功申办亚运会不知道等了多少年。在1970年代的时候,我国在巴基斯坦援助一个体育建筑,因为当时巴基斯坦承办该届运动会,但中途因为经济实力不足,放弃了亚运会的承办。当时,亚运会组委会跟中国商量,能否改在中国举办,但我们没敢答应,因为在北京除了先农坛体育馆之外,没有一个像样的体育馆能够提供给国际比赛用,所以那次机会只得放弃。”
体育建筑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体育建筑仍然落后,但却在非洲援助了当地不少体育建筑。何振梁说:“1980年代萨马兰奇等一行人来中国访问的时候曾说,如果要看中国的体育建筑,要到非洲看,在中国看不见因为那个时候我们都援外了,在非洲帮助当地建了不少先进的体育设施,而在我们国家却没有。我们申办亚运会,现在看起来是小菜一碟,但在当时非常困难。所以说,只有国家发展了,体育才能够发展。”
曾给予非洲体育建筑的援助,这对我国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起了很大帮助。国际田联副主席楼大鹏说:“我在国际体育组织的工作中,经常有非洲朋友对我们各个省市的设计院表示感谢,我们在非洲援助建设的体育场馆令当地人赞不绝口。通过在体育上的交流,尤其是通过体育场馆的建设,使我们在国际上拥有很多朋友,包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很多非洲的奥委会委员支持我们,这与我们长期在体育建筑方面对他们的帮助密不可分。”楼大鹏认为,中国此次赢得奥运会主办权,除了国家国力的强盛、各种准备工作细致周到、与国际奥委会朋友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之外,这也和几十年来我们跟非洲通过体育建筑的交流,建立了牢固的友谊有很大关系。
关注体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体育建筑的赛后利用以及如何科学建设成为与会嘉宾共同关注的问题。北京2008奥运工程射击馆总建筑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谈到:“很少有发展商开发体育项目,因为它体量很大,大到不得不把它作为标志物。体育建筑值得研究的东西很多,运动会开完以后怎么利用,把它拿出来当作专著研究,应该说这是建筑界的大课题,它的社会意义和示范意义非常大。”
何振梁认为,体育建筑不仅和体育有关,也是国家不同时代发展的一个标志。当年我国为承办亚运会建设的体育建筑,现在从外观来看,仍然代表了1990年代非常优秀的建筑精品。何振梁说:“建筑是一种美,必然是跟它所处的时代、人们对艺术的审美以及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现在的奥体中心仍然是非常美的建筑群。”对于如今全国很多省市争相建设的体育场馆,何振梁提出,不应迷信洋人。他说,我们要吸收国外先进的东西,但并不是所有的洋东西都适合我们的国家。体育设施不仅为了体育活动用,同时它还应带有我们时代的印迹,既要有形式上的美、适合竞赛的需要,又要在赛后能服务于百姓,兼顾艺术与工程两方面的因素。
楼大鹏认为,中国体育场馆的建设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他还从电视转播方面阐述了科学建设场馆的意义。楼大鹏说“从体育建筑的使用来讲,作为田径项目,我们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体育场馆太大,可能兴建一个可以容纳10多万人的奥林匹克体育场,开幕式观众的问题可以解决,但是如果这个国家缺少体育文化,在平时比赛中,能否把体育场坐满,则是所有国际组织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最近来北京访
问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也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因为大部分观众通过电视看比赛转播,电视转播通常对一个场馆的大小不是很在乎,但它很看中这个比赛场地是不是坐满了观众,因为坐满了则说明比赛吸引人,如果一半是空的,观众就会考虑到底值得不值得看。”楼大鹏举例,在筹备2002年世界杯比赛的时候,韩国的场馆最多只坐5万人,它没有追求高数量,而是考虑如何在以后的比赛中能够合理使用。此外,伦敦承办2012年奥运会,原先12万人的体育馆,将在奥运会结束后削减到3万,目的是为了在以后的田径比赛时能坐满观众。
楼大鹏希望现在全国各个省、市在建体育中心的时候,能够考虑到如何将功能和实际使用需求很好的结合起来,并且更重视舒适性及体育场馆的综合用途。他以欧洲城市斯图加特为例,一个5万多人的体育馆,在馆内设有影视休闲区,而且场地很大,是为了考虑来看比赛的人不仅是观看比赛,也兼有社交、娱乐的效用,所以要更适合人们的需求。楼大鹏说:“体育场馆也要考虑怎么发挥综合功能。以前我们盖体育场,往往只考虑如何看比赛,而今后,则要考虑怎么更好地享受比赛的乐趣,能够让人觉得,去体育场看比赛,一定会比在电视机前效果更好。”
2008奥运工程国家体育场中方设计总负责人李兴钢、2008奥运工程五棵松体育中心总建筑师胡越等回忆了在马国馨院士指导下进行工程设计的经历,并表示马院士为体育建筑发展仗义直言、奔走呼吁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让他们深受感动。李兴钢说:“在建‘鸟巢的时候,马总曾写过一封信提出了一些意见和批评,我由衷地佩服马总作为知识分子知无不言的坦诚和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本书是马总18年来对体育建筑实践的总结,无论是亚运工程还是奥运工程,都是全民关注的、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活动,这其中的复杂性、挑战性不但是给建筑师机会,对我国的建筑行业,特别是体育建筑,从观念、技术,材料等方面都是一个推动力,因为亲自参与其中才深有体会,我更能感受到马总付出的心血。”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胡越,刚从学校毕业来到设计院工作时,正好赶上亚运会工程建设,跟随马总进行设计。胡越说:“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里面的照片,有我年轻时的样子,我自己都忘记了。回想起来,我毕业的时候和马总一起工作,他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他亲自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不辞辛苦的精神对我感染很大。”
天津大学出版社社长杨欢说:“出版马总这本书,我们的心情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战战兢兢,马总作为国内的体育建筑大师,把20多年来的心血结晶总结出来,这本书凝结着他的智慧和汗水。我们惟恐书出版后的效果与马总期望甚远。这本书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四个编辑同时审稿加班加点完成的。能够出版这样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籍,作为出版人我们也感到很荣幸,同时,希望今后能够更多地为中国体育建筑事业发展尽一份力量。”
在座谈会上,与会嘉宾都认为,从我国为承办亚运会而建设的体育场馆,到现在奥运场馆火热的建设,在体育建筑方面,国内的建筑师正在逐步吸取经验,并努力达到体育场馆综合利用效能的最大化。马国馨说,体育建筑发展在我国各城市方兴未艾,但是从我们国家现在提出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目标来看,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思路上还应与时俱进和合理改革。最后,与会嘉宾再次对马国馨院士新书的出版表示祝贺,并感谢他在体育建筑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以及经验的总结和思考。(王雯淼执笔)
作者:王雯淼,《建筑创作》杂志社记者
摄影:刘锦标,《建筑创作》杂志社摄影师
收稿日期:200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