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构建党员受教育 群众得利益的长效机制
2005-12-20周朝东
周朝东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长期坚持。通过学习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和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我们认为,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前提是“先进”,重点是“教育”,目标是“长效”,落脚是“发展”。只有真正建立起了“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利益”的长效机制,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
下面,仅从把先进性教育办成“群众满意工程”这个角度,简略介绍我们的粗浅做法和初步体会。
着眼群众最需,开展“三走三送”,探索建立為民谋利的帮扶机制
自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我局本着“人民群众最需要什么,我们就尽力去做什么”的指导思想,组织党员集中开展了“三走三送”活动,着力办好群众最需要办的事情,让人民群众从工商部门的帮扶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一是开展“走近三农”活动,把法规送给农民兄弟。2月下旬,我局下发了《关于开展“走近三农”活动的意见》,并在九龙坡区含谷镇举行了活动启动仪式。尔后,党员领导干部率队多次深入市内乡镇,向农民发放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和便民手册,赠送科技书籍,作现场咨询。我们针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在全市普遍开展了农村经纪人培训,受训人数高达5800多人,并开展了“红盾护农”、“打假保春耕”等活动,查获假冒伪劣种子、化肥、农药案件300余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826万余元。
二是走进社区,把岗位送给下岗职工。针对下岗失业人员最急需的“饭碗”问题,我们开展了“百名党员进社区”系列服务活动。先后组织市局机关250多名党员到渝中区所属13个街道、108个社区调查走访,了解社区群众的失业状况。4月19日,我局组织65家民营企业在渝中区成功举办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现场招聘会,使764名下岗失业人员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
三是走进家庭,把温暖送给困难群众。我们把“结穷亲、扶贫困;送温暖、献爱心”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在渝中区沧白路社区联系了10户困难家庭作为党员的帮扶对象,两次发动机关党员捐款39000多元,并在春节前夕,给困难产送去了慰问金和年货,还给社区腰鼓队捐赠演出服装25套,支持社区文化建设,同时发动机关党员与酉阳桃花源小学、万州五桥小学的30名贫困学生结成对子,定期向贫困孩子捐助学杂费、赠送学习用具和衣物。最近,又号召局机关党员每人各捐一天工资,为三峡库区农村特困老人建立救助基金。以实际行动为构建鱼水相融的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着眼群众最难。突出“三个重点”,探索建立为民解难的工作机制
我们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先进性教育以来,我们突出抓了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建立高危行业监管机制,切实解决安全生产难的问题。我们针对近年来全市一些行业安全事故频发的实际,主动揽责,把煤矿、道路和水上运输、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物品、公共聚集场所等10类易发生安全事故的行业,作为监管工作的重点。先后对69000余户高危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档案及年检资料进行了全面清理,督促14000余户补办了过期的前置许可手续。在这些安全事故高发行业全面推行安全监管片区责任制,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管理措施。为了堵塞漏洞,减少隐患,我们还与公安、煤矿安全等部门紧密配合,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深入矿井、车间、厂房检查安全防范措施,排除安全隐患916件(次),取缔无照经营419户,责令停业整顿880户,吊销营业执照36户,帮助部分企业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了安全突发事故紧急预案,防患于未然。
二是建立维权工作机制,切实解决群众投诉难的问题。我市农村人多面广,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消费者投诉困难。鉴此,在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我局在部分乡镇及村社新建消费者投诉站420个,聘请了上千名维权工作人员,初步建立起上下联通、简便快捷、全天运作的农村消费者维权网络。还开展了“消费维权进农家”活动,向农民发放消费维权资料200多万份,现场受理投诉1100余件,办结率达98%,起到了消除矛盾、维护稳定的作用。
三是建立优质服务机制,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针对部分干部中存在的“坐堂办事、等客上门”的“衙门作风”,我们及时推出了“四上门服务法”,主要内容为:推行改制企业直通车服务;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大型国有控股集团的组建实行上门指导服务;对年检工作量大的企业实行上门年检;对重点企业上门维权。仅1至5月,就帮助160多户改制企业办结相关手续;现场指导173户招商引资企业办结前置许可和注册登记手续。为了对全市9件驰名商标、246件著名商标进行重点保护,我们不仅对各类侵权行为及时进行了查处,维护了企业正当利益,还上门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商标管理制度,制定商标发展规划,建立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
着眼群众最盼,出台“三项措施”,探索建立受民监督的制约机制
针对先进性教育中收集的意见和反映的问题,我局从端正行风政风入手,加大队伍整治力度,及时出台了“三项措施”,规范党员干部的言行,着力解决群众所怨、所盼的问题,让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永远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中。
一是建立“五清六查纠”制度,规范行政处罚行为,做到依法行政。“五清”是:清理执法案件、清理行政收费、清理对消费者投诉的处理情况、清理对工商执法人员举报的办理情况、清理执法队伍。“六查纠”是:查纠利用办理“案费证照”以权谋私、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甚至与犯罪分子相互勾结,充当保护伞等执法腐败行为;查纠乱收费、乱罚款等执法争利行为:查纠粗暴管理、野蛮执法、耍威风、搞特权、刁难群众等执法扰民行为;查纠越权执法、滥施处罚、重复处罚、以罚代管、以罚代刑、违反执法程序等随意执法行为;查纠在市场监管中疏于管理、玩忽职守、推诿扯皮、违法不究等行政不作为行为;查纠瞒案不报、压案不查,甚至弄虚作假、伪造案卷等失职渎职行为。通过这些制度的推行,解决部分执法人员不按法规和程序办事的问题。为了让这些制度能真正贯彻落实,我们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意见》,给自己戴上“紧箍咒”。今年来发生的6项违纪收费,我们逐一进行了纠正,退回错罚金1万余元,涉及的7名违规干部职工均受到组织处理。
二是出台制止行业不正之风“十不准”,倡导文明执法,做到廉洁行政。针对少数工商干部执法腐败、执法争利、执法扰民等问题,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工商总局颁布“六项禁令”的基础上,今年4月,我们出台了“十不准”规定,要求全行业职工,不准利用办理营业执照时指定验资机构、代理机构;不准在办理营业执照时代理企业公告和强制企业发布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公告;不准在企业年检时指定审计机构;不准在办理工商业务时要求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订阅报刊或向他人介绍营利性业务,等等。我们将“十不准”印成公告,张贴在工商局(所)显眼位置,并利用媒体广为宣传,请社会和群众进行监督,同时派出6个督导组明查暗访,先后对3件违犯“十不准”规定的人和事,及时进行了严肃处理。
三是制定《七大便民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全力践行为民行政。针对少数工商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我局除了进一步完善、深化“一站式服务”、“首问办结”等规章制度外,还推出了“七大便民措施”,从为企业、个体户、广大消费者和人民群众提供办事向导服务,提高企业登记时效,推行红盾警示服务,培训中小企业人员,培育著名商标,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快速维权网络共7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服务范围,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充分肯定。
(作者系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