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图书馆“城市化”主题图书馆建设可行性分析
2005-07-09汪琼
汪 琼
1、 主题背景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预言,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件大事:其一是美国高科技发展,其二就是中国的城市化。
东莞作为广东省城市化“十五”计划目标中的重要成员,其城市化进程与发展在广东乃至全国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与具体的示范效应。东莞的城市化发展实践构成了“城市化”主题图书馆的实物资源优势。在东莞图书馆建设“城市化”主题图书馆,集中“城市化”的相关信息资源,一方面可充分满足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广大民众对相关知识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城市化的研究者与实施机构提供理论资讯及知识资源保障。
目前,国内尚无图书馆设立“城市化”主题图书馆的报道, 东莞图书馆“城市化”主题图书馆的建立将开“城市化”主题图书馆之先河,也是图书馆创新思维的一次大胆实践。
2、 建设目标
用两年时间,将“城市化”主题图书馆建设成为既全面聚集“城市化”主题学术性知识资源,又能为广大民众提供形式多样的“城市化”主题知识的资源加工、传播、服务中心,成为东莞图书馆的主要特色馆藏资源之一,在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
管理服务目标:提供多种形式资源,提供多种服务方式。管理与服务模式以适应读者需求为目的,尽可能地满足读者需求。如图书布局,以“城市化”分主题组织分类排架,便于读者有针对性地查找书籍。在主题馆内设图书借阅区;多媒体资源、数据库资源浏览区;主题展览区。分别开展主题印刷型图书、报纸、期刊的借阅工作;开展多媒体资源、数据库资源查询、服务等工作。在“城市化”主题图书馆内设200平方米左右的展厅,常年开展“城市化”主题知识展览、宣传教育图片展示、讲座等活动。总之,功能分区明显,便于读者根据需要使用主题图书馆。还可利用“城市化”主题馆藏数据库开展网络服务,力争使该数据库成为东莞图书馆一大特色馆藏资源。
3、 建设内容
“城市化”主题图书馆的建设工作实际应包括实体“城市化”主题图书馆建设与“城市化”主题资源数据库建设二个部分。
3.1 “城市化”主题图书馆建设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馆舍、设施、设备的选定
即将投入使用的东莞新图书馆位于东莞市城市中心区,也是东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馆内较为突出的位置设置以“城市化”为主题的实体图书馆,必然大大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其内部设施、设备与馆内环境、格局配套或略微精致,将更彰显主题馆藏特色。
②馆藏图书的组织
“城市化”主题与各学科都存在广泛关联,资源分布与形式多种多样,为保证资源组织的效率,主题图书馆负责人应积极协同采编部门共同完成资源组织任务。
③管理人员培训
虽然“城市化”主题图书馆是在东莞图书馆的统一管理环境中开展主题资源服务的。但其管理人员实际将承担主题知识导航员的角色与任务,因而,除了解馆藏资源的结构外,其自身对“城市化”的认识水平也对其服务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十分重要。
④在主题图书馆内开设可供长期使用的展览区,便于采用各种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咨询服务,现场交流,以展示主题知识。
3.2 “城市化”主题数据库建设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选择结构先进、使用方便的数字图书馆建库平台,建设“城市化”主题馆藏特色数据库。
②数据库建设采用《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研究》项目所推荐的一系列相关标准、元数据标引格式规范、文献著录的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实现统一元数据检索与分布式的全文服务功能;建立特色库元数据收集及对象数据访问机制,使数据库系统具有分散对象数据和统一元数据集的构架。
③利用分布式网络资源提交系统,采取馆际协作方式,面向社会征集城市化主题资源。通过社会共建形式,实现合作建设与资源共享,以减轻资源建设的压力,同时也宣传了“城市化”主题数据库。
④数据库建设遵循资源共享的原则,完成后的数据库成果,公开免费检索;对于一次文献,除涉及版权和保密的外,原则上提供公开服务。
⑤探索建立资源共享的利益补偿机制。
4、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4.1 馆舍、设备、软件需求情况与对策
根据“城市化”主题图书馆建设的两年计划目标,需馆藏“城市化”主题图书4~5万册,中外文期刊、报纸100种,阅览座位100个。约需馆舍面积1500平方米。目前,东莞市图书馆新馆即将投入使用,其面积近45000平方米,所需馆舍完全能够在现有新馆馆舍中解决。建设数据库所需数字化加工平台,可使用图书馆统一购置的软件,不需另增加费用。所需图书书架及阅览桌椅、电脑设备等都可在新馆设备添置时调剂解决。
4.2 管理模式
在图书馆的统一领导管理模式下进行管理,设专人负责主题图书馆具体组织与协调管理工作。
5、“城市化”主题图书馆读者需求利用情况预测分析
东莞市地处广州和深圳两大城市的正中地带,直辖32个镇区,共有常住人口156万,外来人口约500万人,至2003年,其城镇人口已达386.96万人,占全部人口的60.04%,其城市人口密度达2615人/平方公里,是全省平均水平的5.4倍,在全省各城市中仅次于深圳,居第二位。在东莞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变为城市居民,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但大量的新城市人对城市的认识还较为粗浅,由于文化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对专深的理论知识兴趣有限,但对形式生动、通俗易懂的知识乐于接受,因而主题图书馆在组织馆藏时,既要考虑到馆藏的知识性、学术性对“城市化”专题研究者的重要性,又要注重馆藏的群众性、趣味性使馆藏资源内容为读者所喜闻乐见,争取吸引到更多的各知识层次的读者。
在广东省及全国,“城市化”正日渐成为热点与焦点。从事“城市化”或“城市化”交叉学科的研究者越来越多,因而,具备较高的学术性也是“城市化”主题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关键。资源的学术性,将提升资源的研究价值与利用价值,便于争取到专业研究者和分析者,加上东莞市城市化发展的典型与示范作用,使专业的学术研究者乐于利用我馆的资源。
普及性与专业性并重,使“城市化”主题图书馆能吸引到各层次读者,使“城市化”主题图书馆保持较高的利用率。
6、存在问题与对策
6.1存在问题
① 图书资源存在较大缺口:现有馆藏资源数量与建设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主题资源的组织也将有一定难度,需广开渠道,加大力度。其资源加工工作量也较大,会给馆内相应部门增加一定压力。资源购置资金也是保证目标建设完成的基本条件。
② 数字资源加工工作繁重:现有馆藏数字资源与建设目标也存在一定差距。数字化加工工作量较大,且必须解决好版权问题。
6.2解决办法
①将现有印刷型馆藏资源进行组织、调配,集中到主题图书馆中。
②加大对“城市化”主题图书的采购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对过去五年内出版的相关主题资源进行回溯采购,对新出版的相关资源采取全部收集的方法,以迅速实现资源组织目标。
③与电子图书制作商合作,开展对印刷型图书的数字化加工转换工作,版权问题交由制作商解决。
④通过分布式数字化平台,实现开放式资源提交功能。通过集中管理与加工,对有价值的资源进行发布。
⑤购入网络资源整合平台,整合网络相关主题资源,丰富数据库内容,加快数据库资源建设速度。
7、 可行性研究结论
“城市化”主题图书馆的建设,是我馆紧密配合政府文化建设工作的具体表现,是加速东莞乃至全省的城市化进程的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及信息资源保障,将为打造东莞文化型学习型城市发挥重要作用,以实现公共图书馆的特殊社会价值,所以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同时,还可为广大民众提供特色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满足人们不断增长和变化的文化需求;可以对人们进行文化素质的重造,加强人们的城市化观念,使人们在接受现代城市文明熏陶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促进现代城市文明的普及,增强城市长期发展的内在潜力。所以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东莞“城市化”主题图书馆的建设,将充分利用东莞图书馆现有馆舍、设备、人员、管理体系,不需要另外增加大量的资金、技术、人员投入,只需将相关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加工、调整布局,并加以科学的管理,因此,该项目具备可行性。
[作者简介]汪琼,女,副研究馆员,发表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