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益寿文摘
2005-04-29左勇
左 勇
冬练还要看天气
风不练 雨练 雾不练 雪练
进入冬季,气温降低,天气多变。什么样的天气适合体育锻炼呢?这里面可是大有学问。
风不练 据有关研究资料,温度对人体有最显著的影响,但人体对冷热的舒适感不能从单一的气温来衡量,还须考虑风速等气象条件。而且,传统医学把风、寒、暑、湿、燥、火合称为“六淫”,是使人罹患疾病的六大因素,其中尤以风为“六淫之首”。所以在冬季,风力太强的天气应该适当减少室外活动。
雨练 下雨时,空气中含有大量的阴离子。阴离子能使人的血压下降,刺激造血系统功能,使异常的血液成分趋于正常;可改善肺的换气功能,使呼吸及脉搏次数减少并变得均匀;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状态,使人精神旺盛,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加速组织的氧化还原过程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等等。所以,有人将雨天锻炼称为“雨水疗法”。当然,雨天锻炼也要视各人体质而定,并且要准备好防雨、防寒的措施。
雾不练 白天工业生产释放的一氧化碳,人群呼出的二氧化碳,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烃氧化物、硫化物等等,待到夜晚气温下降时,都沉降于近地面处不易散去。如果早晨的相对湿度在80%以上,就会出现雾,上述各种有害有毒气体,便如数为雾气所夹杂。这时,如果在雾中锻炼,就会大量吸入污染的气体,极易诱发和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各种疾病,得不偿失。
雪练 污染物易附着于雪花上,从而使空气变得清新。雪天也会产生大量的阴离子。所以,一场雪后,会感到空气格外新鲜、清爽,精神也会为之一振。此时,进行锻炼于人体健康极其有利。当然,雪后天寒路滑,应特别注意防冻、防滑。
(摘自《中国医药报》文/张乾)
练习静功心神静
怎样才能做到心无杂想、清静专一呢?
最简便的方法就是:选择一个清静的环境,坐在一个舒适的位置,两手自然地放在膝上,两眼半闭,用眼视鼻,使自己安静下来,并放松全身肌肉。然后调匀呼吸,做到细微深长,在呼吸时默念“一”字,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字上,心神也就逐渐趋于清静专一了。
一旦“入静”,就会使人产生一种十分舒服的感觉,好像置身于一个虚静空旷的世界。练功之后,更感神清气爽,精力充沛。久而久之,有病可以治病,无病可以防病,促进身心健康,有助延年益寿。正如少林寺主持德禅法师所说:一旦入静,杂念尽除,从医理上说,这时气血调顺,心平气和,呼吸均匀,经络疏通,自然可达增强体质、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摘自《健康人生 快乐百年》主编/马有度)
梦乡的伴侣——枕头
在人的一生中,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枕头上度过的。枕头不合适,睡眠难安稳,起床以后头昏脑胀,浑身不舒坦;长期用枕不当,还会引起颈肩疼痛的毛病。
《药罐客话》就说过:“枕不过高,高令肝缩,过低又令肺缩。”这是说,枕头不可过高,太高就会压迫肝;但也不能过低,太低又会压迫肺。这“肝缩”、“肺缩”之说,恐系前人推论,但枕头过高过低有损于人却是千真万确的经验之谈。
然而,许多人往往喜用高枕,可能是受了“高枕无忧”的影响吧。其实,这既没有科学道理,也不利于养生保健。因为枕头过高,睡姿就不自然,容易引起“落枕”,也是引起肩关节周围炎的一个原因。
那么,究竟多高的枕头才合适呢?一般说来,可用自己的拳头作标准,大约枕高一拳到一拳半,合乎人的生理要求,使颈部肌肉放松,肺部呼吸通畅。对于喘咳病人和肺心病患者,枕头又宜高些,有时还需采用半卧位。
(摘自《健康人生 快乐百年》主编/马有度)
视物变形当心脑血管病
生活中,有些中老年人晨起后会突然感到双眼视物模糊,看到东西会变形,如墙壁是歪的,方桌是圆的。有的还会产生幻觉,对于不存在眼前的人和物,却说得栩栩如生,有声有色。重者眼前一片漆黑,甚至出现瞬间失明,时间持续数秒钟到数分钟不等,休息数分钟后视力可自然恢复。
中老年人一旦出现上述以视物变形为主的症状,应考虑到患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
对有此类症状的中老年人,应尽早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到来,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和不良情绪的发生,要避免出现腹泻失水和感染发热,少吃高脂肪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
(摘自《健康时报》)
小动作也可防中风
空抓手防脑溢血 专家认为脑溢血与患者的生活习惯、运动方式有关,缺少锻炼的右脑血管壁异常脆弱,易发生破裂。因此,应多活动左手。每天早、中、晚各做3次空抓手,每次各做400~800次。
摇头晃脑防中风 专家从油漆工人很少发生中风的事实分析,认为这与工人劳动时摇头晃脑的工作特点有关。头部前后、左右和旋转的运动,可增加血管的抗压力,有利于预防中风。方法是:平坐,放松颈部肌肉,然后前后左右摇头晃脑各做30~50次,速度宜慢,每天早晚各做3次。低血压患者平卧做。
擦颈发热中风少 擦颈按摩可促进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减少胆固醇沉积,促使已硬化的颈部血管恢复弹性,并改善大脑供血。方法是:双手摩擦发热后,按摩颈部左右两侧,速度稍快,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度,早晚各4~8分钟。
耸耸肩膀防脑梗塞 耸肩可使肩部神经、血管和肌肉放松,活血通络,为颈动脉血液流入大脑,提供了人工驱动力。方法是:每天早晚做双肩上提、放下的反复运动,每次做4~8分钟。
(摘自《现代健康报》文/王武中)
经常踮踮脚 好处可不少
有一种方便简单的踮脚运动,对于久坐或久立者很适宜,方法是双足并拢着地,用力踮起脚跟,然后放松,重复20~30下。别看此法简单,可健身效用很大。
长时间站立和久坐的老年人会感到脚下酸胀和麻木,重者出现下肢静脉曲张,这是由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活动引起下肢血液回流不畅而造成的。而人体下肢血液回流,可以靠踮脚跟时双侧小腿后部肌肉的收缩挤压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心脏搏动时血液的排出量。所以,当你下棋、打牌或久立不动时,最好1小时左右做1次踮脚运动,可使下肢血液回流顺畅。
踮脚运动不仅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回流,避免下肢麻木的感觉,也可借以活动四肢和头脑,消除长时间用脑高度集中、突然站立而发生眼前发黑、头脑发晕的毛病,有利于自身健康保护。
踮脚运动加上收肛,就是踮起足尖,同时肛门上提,可以预防痔疮的发生。
踮脚走路,就是足跟提起完全用足尖走路,行走百步,可以锻炼屈肌,从经络角度看,还有利于通畅足三阴经。足跟走路,就是把足尖翘起来,用足跟走路,这样是练小腿前侧的伸肌,行百步,可以疏通足三阳经。二者交替进行可以祛病强身。
(摘自《当代健康报》文/季玉光)
饭前保健优于饭后养生
有些人十分注意饭后保健,其实很多保健措施在饭后施行并不科学,而如果把这些保健方法从饭后移到饭前,效果会更好。
运动 饭前腹中空空,脂肪细胞内尚无新的脂肪酸进入,运动能将其“动员”出来化为热量而消耗掉。饭前1小时快步走或慢跑,持续30至45分钟,效果比饭后运动要好得多。
水果 饭后吃进人体的水果会被先吃下去的食物阻滞于胃中,产生发酵反应甚至腐败,使人出现胀气、便秘等症状,给消化功能带来不良影响。如果将吃水果的时间提至饭前,对免疫系统有益,而饭后吃水果则没有这种养生功效。
午睡 人进餐后血液涌向肠道,去帮助消化食物,致使流向大脑和四肢的血液减少,大脑和肢体便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与养分供给,乳酸等代谢产物也无法及时排出,易引起消化不良的症状。如果改成饭前睡觉,先吃点水果或喝杯牛奶后上床午睡半小时到1小时,然后再进午餐,这样的午休能更有效消除疲劳。
喝汤 许多人习惯吃饱饭再喝汤,而饭前喝汤可以给口腔、食管、胃、肠等食物的必经之道加点“润滑剂”,使食物能顺利下咽,以减少硬食物对消化道黏膜的刺激。
(摘自《北京青年报》文/丁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