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推进党的现代化建设
2005-04-29王继元
王继元
摘要:不断加强和推进党的现代化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要从增强现代化意识、实现党建方式和执政方式转型、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装备党等方面,多维构建党的现代化。党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在正确处理现代化与先进性、现代化与传统、现代化与西方化的关系中辩证发展。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5)10—0016—03
今天,人类已经进入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如何加强党的现代化建设,提高党的现代化水平,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这就要求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和认识党的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从增强现代化意识、推进党建方式的转型、实现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变革、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装备党等方面,不断推进党的现代化建设,提升党的现代化水平。
一、党的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其中,也包括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政党政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只有实现执政党的现代化,才能建设现代民主政治,所以,党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所谓党的现代化,就是要使党在思想理念、自身素质、治理方式、组织结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等方面达到现代政党水平;就是通过改革和创新,使党的建设和作用发挥达到现代政党政治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水平;就是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实现自身现代化的过程。党的现代化建设,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又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有人认为,我们党是具有先进性的政党,因而不存在现代化的问题;还有人认为,我们党本来就是现代政党,不需要再进行现代化建设,这些说法显然存在误区。其实,政党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世界上所有的政党都有一个紧跟时代而不断现代化的问题。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先进的政党组织,但党的先进性并不能代替党的现代化建设,而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加强党的现代化建设。
就我们的国情和党情来看,加强党的现代化建设更是十分必要。我们党诞生在一个工人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农业国家,党很长时期一直在远离现代工业和现代城市的农村发展,党内的大多数成员来自农民。这些先天不足,使建设一个现代工人阶级政党面临很大的难题。当时的共产国际和斯大林一度不肯承认我们党是工人阶级政党,说我们党是“农民党”和“山沟沟里的党”,就是这个原因。为在中国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工人阶级政党,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在党内积极开展反对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等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斗争,党员要在组织上入党必须先在思想上入党等这样一整套建党方针,初步解决了在一个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度里建设现代工人阶级政党的历史课题。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开展使我们党和国家都启动了现代化的新征程,但由于受“以阶级斗争为纲”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党从总体上没能实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由旧体制向新体制的转变,还沿袭着过去战争年代的许多做法,延误了党的现代化进程。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才进入了全面提升党的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时期。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任务,其中就包含着对党的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实现党的现代化,是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的客观要求,是提升党的自身素质和领导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党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发挥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领导核心作用的保证,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21世纪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党的现代化的着眼点是要体现时代性,即把党的内在素质、先进性和作用发挥提高到与时代相称的水平和高度。党的现代化也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要求。21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对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与这些要求相比,我们党在思想理念、体制机制和执政能力等方面都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存在许多落后于时代的做法。这又进一步要求我们加快推进党的现代化建设,把党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提升到与形势、任务和时代要求相适应的高度。
二、党的现代化的多维构建
推进党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我们在多个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要强化党的现代化意识。与人们强烈的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和经济、社会的现代化意识相比,党的现代化意识相对薄弱,这是导致党组织工作方式跟不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我们没有从提升党的现代化水平的角度去思考党的建设问题,没有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党的现代化联系起来。所以,必须树立加强党的现代化建设是面向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要问题的意识。强化党的现代化意识,就是要从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上把实现现代化作为当前党的建设的目标取向,内化到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在党的建设上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就是要求在党的建设中把握时代脉搏,跟上历史步伐;富于创造性,就是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创新;把握规律性,就是要求探索和遵循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使党的建设和作用发挥能够遵循客观规律,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强化党的现代化意识,最根本的就在于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指导党的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产物。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现代政党先进性的集中反映和体现。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就能从根本上推进党的现代化建设。
其次,要推进党建方式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党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党的建设的方式方法的转型。在我们党的发展历程中,从革命党建设转向执政党建设是一次重要转型,同时,我们还面临着一个从传统的党建方式向现代党建方式的转型。当前,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中,我们对后一方面的认识和注重程度都明显不足,基本上还是沿袭着过去传统的党建方式和方法。这些传统的做法有的仍然适用,有的需要改进,有的已经过时。对传统方式方法的扬弃和提高,就是党的建设方式的现代化转型。
党建方式方法的转型,是向现代治理方式和现代体制的转变。现代政党的特点,是以党内民主来构建党内的治理结构并形成一系列党的活动的方式方法。在这方面,党的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就是确立党员
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明确党员享有直接或间接决定党内事务的权利,以此为原则,构建党内的相互关系和工作机制,如: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党内选举制度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实行党务公开和完善党内监督,保障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等等,这些都是党的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还有,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文革”以前,我们主要是采用思想教育和政治运动的方法来治党。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建立和完善,解决党的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仅靠思想教育或集中搞运动的方式已难以奏效,所以,必须确立制度建党的新思路,使党的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第三,要实现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现代演进。执政理念,是关于执政党领导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理性认识和基本观念,主要包括“为谁执政”和“怎样执政”两个问题。从现代政治学的角度说,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涉及执政权力的两个向度:一是权力的来源和指向;二是权力的运作方式和过程。
对于“为谁执政”的问题,党在确立权力来自于人民、要用来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的时候,必须克服“打江山,坐江山”的思想,克服“为民做主”和“人民有求于我”的恩赐和救世主意识,树立现代的领导与群众、公仆与主人的关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的科学概括。正确的执政理念要与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相结合,才能取得执政为民的实效,这也是提升党的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怎样执政”,主要是个执政方式问题。民众、公共权力和政党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三个要素,以此为基础,构成了两对基本关系,即:政党与民众的关系和政党与公共权力的关系。从功能上说,政党介于民众与公共权力之间,承担着沟通民众与公共权力的桥梁及民众监督公共权力之手的延伸这样两个功能。所谓“怎样执政”,就是要处理好这两个关系,发挥好这两个功能。邓小平提出改善党的领导、推进党的领导方式的现代化,实际上就是要根据现代民主政治的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权大于法和人治的执政方式,建立起符合民主法制要求的依法治国和党政职能分开的执政方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就是要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的现代化嬗变。要形成配置科学、结构合理、程序严密、监督有效的国家权力运行机制,执政党的执政方式必须建立在科学、民主、法制的基础上,实现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现代化。
第四,党员要成为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现代人”。共产党员必须是有共产主义觉悟、有知识的现代人。所谓现代人,就是要具备现代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思想观念,能够适应社会的不断变革,具备民主、法制、创新等多种能力和素质。所以,提高党员的素质是党的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共产党员不但要具有比较高的思想觉悟,也必须具有比较高的知识和能力素质,否则,再好的思想也难以发挥出先进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必须以知识为基础,建设学习型政党便成为党的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第五,加强科技建设,提高党的信息化水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引领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党如果不能以现代科学技术装备自己,不了解、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就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所以,要用现代科学理论和知识武装党,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装备党,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工作方式的科学化,促进党内选举、党务管理和党的活动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在信息时代,信息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源,谁拥有信息资源并能有效地加以运用,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当前,在推进政府信息化及电子政务发展的同时,也要发展电子党务,实现党的活动的信息化。
三、党的现代化的辩证演进
党的现代化是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在实践中,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现代化与先进性的关系。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先进性是党的本质属性。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就在于保持和发挥党的先进性。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在21世纪,如果通过我们党的领导,能够带领人民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那么,党就有先进性,否则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党的现代化建设,目的就在于使党自身在素质、能力上适应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要求,成为在新世纪新阶段充分体现出先进性的执政党。保持先进性是党的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和灵魂,是推动党的现代化建设的动力;而只有实现党的现代化,才能把党的建设提高到与新世纪新任务相匹配的高度,党才能更好地在领导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中发挥先进作用。
二是要处理好现代化与西方化的关系。西方国家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较早地实现了现代化。现在我们要实现现代化,需要引进西方的技术、资金,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但这不等于说现代化就是西方化。就党的现代化而言,政党政治在西方国家搞了许多年,形成一整套做法,其中许多属于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财富,我们不应该拒绝,而应该吸收和借鉴。例如:关于权力制约、民主监督、党政关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许多经验,我们都可以借鉴。在执政规律方面,那些具有“普世价值”的政党政治的一般原则,各国都应该遵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关于执政党合法性、执政理念、执政体制、执政资源、执政成本的研究;关于吸纳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入党以扩大党的社会基础的研究;关于提高党的整合能力的研究等等,许多都是具有现代政党政治一般规律的问题。我们也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老党、大党的失落中吸取了教训,站在新的高度审视执政党,提高了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所以,党的现代化包含着对现代世界政党文明成果的吸收。另一方面,世界上任何具有普遍性的东西都要通过特殊性来体现,我们说的党的现代化,也要从中国的国情、党情出发。例如,西方的“三权分立”、“议会民主”和“多党制”,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我们就不能照搬。
三是要处理好现代化与传统的关系。把党的现代化与党的优良传统对立起来,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其实,现代与传统是不能分开的,它们同时存在于文化及社会当中,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不能失去传统,而只能是对传统的修正、补充和更新。我们所说的党的现代化与党的传统,也是这样的关系。在我们党的传统中,有许多至今仍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这样的优良传统必须坚持和发扬。当然,也有一些传统已经不适用了,像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时期的一些做法,有的需要摒弃,有的需要更新。另外,时代、形势和任务变了,单靠传统做法已经不够用,需要有新的创造。譬如,我们适应发展市场经济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适应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而在党的建设和党的战略、策略上所采取的一些新做法,就是对传统的补充与发展。应该看到,真正的现代化,是传统与现代恰到好处的结合,是对传统的提炼、升华和开拓、创新。
责任编辑:王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