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城市的猫事
2005-04-29林瑶
林 瑶
知道杭州有一个救助流浪猫的网络平台还是去年的事情。当时因为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感到寂寞,小时候对猫的爱怜突然又淹没了我,于是上论坛打算领养一只猫猫,因为听说从花鸟市场买来的动物大多有病,怕料理不好,葬送了一条生命。网络真是个好东西,在搜索过程中认识了一个女孩,当时是“爱猫地带”的工作人员,正好捡了一只小黑猫等待领养,她很和气地告诉我说,假如不中意这个小猫请到“爱猫地带”网站去看看,那里有很多被救助的流浪猫,都在等待领养。于是我第一次踏进了这个天地,从此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寄养妈妈的心得
小黑猫终究因为我租住环境的限制而没有领养成功,但是我却开始了长期关注“爱猫地带”。一般情况下我不回帖,只是看着他们救助流浪猫,了解他们的理念,也看看猫友传发的爱猫靓照,这些猫或静或动,或警觉或慵懒,憨态十足,十分可爱。今年春天我终于不再做“潜水员”,注册成为“爱猫地带”的一名会员,因为这个春天论坛里需要救助的小猫泛滥,而我也正好搬到一处相对稳定的房子居住,觉得是该为猫猫们做些什么的时候了。
作为从没有养过猫的菜鸟级会员,一开始我并不知道能帮上点什么忙。于是只在论坛里闲逛,看了“爱猫地带征求流浪动物寄养志愿家庭”的帖子后,有点心动。帖子里煽情的句子打动了我:“感谢您关注流浪动物,除了给流浪动物定点定时喂食物以外,很多时候会有很多非常危急和虚弱的流浪小动物需要额外的的照顾——它们需要暂时有一个家,临时的寄养家庭。您只要给猫咪一个遮风避雨的阳台角落,哪怕只有一天,它们就有了活下去的全部希望。您愿意给这些无助的小生命一些温暖吗?给它们多一天生命,有时候……生命只差这一天”。看过后我就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正式加入寄养家庭行列,但是这个时候我依然对养猫一无所知。
就在我登记的时候,论坛里一片混乱,负责宣传的“人有我无”刚刚收留了四只还没睁开眼睛的小奶猫,苦于一时找不到刚生产的母猫,猫友们决定暂时先人工喂养。小奶猫是很娇弱的,它们被临时转移到一个刚开张的宠物店,因为店主“咪宝”也是论坛里的猫友。“咪宝”需要每2小时给小奶猫喂一次婴儿奶粉冲的奶,奶瓶太大,只能用小针筒套上气门心推奶让小奶猫活下去。这个大概只有20出头的女孩子,又要开店,又要进货,又要照顾小奶猫,连续几天都没睡,已经疲惫不堪了。“人有我无”联系了我,他希望我能帮忙寄养一下。但是他实在高估了我的能力,对于没有一点养猫经验的我来说,接手小奶猫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在两难中他们联系到“烟花灿烂”,她家正有一只还在奶孩子的母猫,但是除了奶自己的孩子,还有几只半个月前救助的小流浪猫,猫口众多不利于小奶猫的生长。“人有我无”是论坛里为数不多的男同胞,他抚摩小奶猫的姿势却让人感觉到了母性的光辉。这位散发着母性光辉的男生果决地把“烟花灿烂”家断奶的小猫转移到我家,然后将这四个嗷嗷待哺的小家伙送到她那里让母猫奶。于是我接下了一只小狸花猫,男孩子,一个多月大,有点拉稀,胆子很小。为了更好地照顾小猫,我写了“寄养心得”,每天回家观察它,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可以咨询论坛上有经验的人。
“小哈哈(救助人起的名字,因为小猫总是‘哈人)初来乍到一点都没把自己当外人,四处巡视,这里嗅嗅,那里看看,以至欺骗了我,让我以为他是一只不怕生、很胆大的猫猫。后来他一直躲在角落不肯出来让我郁闷了好一阵子。我是菜鸟,没有任何准备,除了‘人有带来的幼猫猫粮、猫沙还有药(治疗拉肚子的)以外连个窝和猫厕所也没有。于是临时启用我的小脸盆当他的厕所,又找了一只纸盒垫上很多纸巾就算是个窝了,(原谅我,没经验么)幸好‘人有带了小猫吃饭的盆,要不然我还真找不到什么东西可以给他用的。‘人有告诉我,要是猫猫想上厕所,先会有刨地状,就把他放盆里,要是他还不习惯这儿,就用手在猫沙里刨两下,或者在他屁股上推两下,意思说这里就是大便的地方。(我照做了,但是没有用。)我将他放在小窝里,这个显然有些吓呆了的宝贝不叫不闹很乖的任我摆布。我狠狠地表扬了他:真乖啊!可是当我转身离去就听到身后一阵铃铛声(万分感谢给他戴铃铛的人,这样我才知道他的动静),这小子手脚灵活地翻出了小窝。步伐还不是很稳,感觉他走的时候后腿有点外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还是猫都这样。小家伙在窝边转了一圈终于发现一个风水宝地,就是电视柜一角有个没有门的储物空间,他一下子钻了进去丝毫没有出来的意思。我着急了,怕这个家伙会在那里尿起来,于是费劲地将他往外弄。我学着猫叫,又将‘人有带来的老鼠玩具放在口上,接着又爬到与他视线平行的地方,讨好地诱哄,但是小哈哈,我们神勇的小哈哈丝毫不为所动,只要我的手靠近他一点就开始张牙舞爪地‘哈我。最终我匍匐过去将他拉了出来然后堵上缺口。小哈哈钻了几次都没有钻进去,我得意了。
“这家伙从来了到现在一直不怎么叫唤,一副戒备地看着我从他身边走过。因为‘人有也不清楚妈咪爱(治疗拉肚子的药)怎么用,所以我上网求助,要是问不到再打‘月牙狼(另外一位工作人员)他们家的求助电话。万幸在网上遇到‘咪宝,学会了妈咪爱的用法后来‘人有还打电话又说了一遍,都是好人啊。
“在我上网期间,小哈哈偶然叫了几下,我也答应着,因为我想起‘人有走前说这个小家伙颠簸惯了,我很心疼,想着这小家伙叫的时候要答应他,不然他又会觉得自己孤单了。每次他叫一下我就应一下,我想告诉他,不要怕,宝贝,我不会伤害你的,你不是孤单的。网上联系到了小哈哈的前寄养妈妈‘烟花,她说小哈哈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被救助的,心里有阴影,我真是一阵心疼。虽然对于小猫来说,到陌生的地方只要放上水和食物就不要管他让他自己适应,但我还是很心疼小哈哈,我也想早点和他建立感情,所以我去抱他,给他抚摩和安慰,将他放在我怀里,给他挠挠,这小子竟然睡着了。我动了动他还一副很不满的样子瞪了我,接着又在我的挠挠下睡去。电视上说,小婴儿要依偎在母亲怀里听到母亲的心跳才会健康,我把小哈哈当做小婴儿,让他睡在我的怀里。后来又带他到床上,他见到被子就钻,从被子这头钻到那头,乐此不疲。
“夜深了,我原意怕他冷让他睡我旁边,但是这个小子一点都不老实,于是我就把他放到窝里,不久他就睡了。一夜无事。”
就是这样一只小猫,从最初的警惕,到后来常常缠着我陪他玩,使我从一个什么养猫知识都不懂的人快速成长起来。我给小猫改了名字叫“酷儿”,因为他总是一副少爷脾气,很酷很拽。没有养过猫的人真的很难体会有猫相伴的日子。他们或静或动,或许喜欢挠你的布沙发,或许对你买的众多玩具不屑一顾只钟情于你的牛仔裤,有时尽管做了坏事,但是只要看到他们纯真无伪的眼睛,只要他们在你面前撒娇打滚,你就会马上被他们征服,忘记刚才怒火冲天。“酷儿”终于不拉肚子了,我把他的照片发到论坛的领养版上准备等待真正爱他呵护他的人出现。“爱猫地带”对领养人的条件是比较多的。“爱猫地带”询问每一个准备领养小猫的人:养宠物,有快乐,但绝不仅仅是快乐。就像任何事要得到就要付出一样,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你要为此付出时间,精力,爱心,耐心,金钱和劳动,你领进门一个宠物,就是对一个生命作出了承诺:你要给他一个家,一份家庭成员应得到的全部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关心、关爱,不论富贵贫困生老病死,不离不弃。这份不轻的承诺,你能承受吗?尽管要求众多,但是依然有人下定了负责“酷儿”一生的决心。一个网名叫“阿丸”的女孩子在几个有意领养“酷儿”的人中“脱颖而出”,她答应了“不离不弃,爱护一生。每年定期疫苗驱虫,定期给猫猫去做检查,生病了必须送医院,成年了做绝育”。
“酷儿”走了,我专门给他准备的新猫窝、猫厕所就闲置了,半个月的寄养时光也结束了。每次回家,再也听不到一串清脆的铃铛声,听不到奶声奶气的猫叫,心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我该怎么样爱你
通过论坛、OICQ等等方式我在“爱猫地带”结识了几个猫友,“酷儿”的成功寄养和领养使我对救助流浪猫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发现,论坛上出没的猫友在现实中都有自己的事情,或是学生或是有工作的人,他们都是利用闲余时间来进行救助工作的,本着一颗爱猫的心去收留、救治小动物。我所知道的几个资深猫友家里都猫口众多,猫满为患。一个叫“月牙狼”的女孩子家中就救助了十几只猫。除了有些猫粮猫沙或者猫用具是相互资助的以外,大部分费用与猫的开销都是这些救助人、寄养人自己出的。他们不富有,有的甚至常常陷入窘困,但是,却没有人放弃关爱这些生命。大家只是单纯地想为这些流浪猫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怎么才算对猫好呢?有一个事例比较能说明他们的理念。
在“酷儿”被成功领养出去以后,论坛上也陆续有小猫被领养,一时间,似乎缓解了论坛的窘境。这个时候“虫虫”和“鸟鸟”两位猫友相继联系我,希望我能帮忙寄养一下她们的两只猫。“虫虫”说,捡到一只漂亮的大白猫,性别男,两岁左右。但是因为家里人坚决反对(家太小了),并且还有两只猫猫(他们要打架的!),所以希望有哪位好心的人可以帮忙寄养!已经联系好下个星期做KC(绝育手术)了,打过疫苗,也去了跳蚤,性情比较温和!猫粮我来提供!我上门送猫!“鸟鸟”的猫也是刚捡的,才两个月大,而且还一直拉稀。我考虑她们是实在找不到人寄养了,才寻到我这个新手的,那么困难,我能帮就帮吧。她们对我的答复很是感激,让我一度感觉她们托付的不是猫而是孩子。她们告诉我,登记寄养的人不少,但是有些人家里已经饱和了,有些人不接受生病的和大猫。就这样,她们提供了猫粮和猫沙,两只猫相继来到了我家。
来以后出现了问题。据说白色波斯猫成为聋猫的几率很大,大猫似乎有波斯猫的血统,全白,鸳鸯眼,并且确是只聋猫,由于长期流浪已经不会使用猫沙,尽管亲人,但却难掩野性。小猫除了拉稀以外,两只后腿没有毛,后来据猫友观察和分析是被压断或者打断了后腿,但是猫的自救能力强,不久又愈合了,但是骨头没有接好,落下了终身残疾。就是这么两只可怜的猫却让我焦头烂额。大猫到处拉屎拉尿,小猫拉稀拉得屁股都肿了,由于后腿没有力量他不能很好地自己舔毛,大便沾得到处都是。这是对我有限的养猫经验的一个重大考验,最终我妥协了。我求助于猫友,没想到却引起了他们的广泛讨论。有个猫友认为,大猫不会用猫沙,说明他不适合家庭生活。另一位猫友说,假如不适合家庭生活就不能被领养,回归野外的话,一只绝育了的猫面对其他同类是没有竞争力的。但是还有人说,假如不绝育,那就会有更多的小流浪猫出现,或者死亡或者继续父辈的悲惨生活。
了解“爱猫地带”的人都知道他们是支持流浪猫绝育的。为什么猫作为城市宠物,一定要绝育,这也算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有人认为,猫交配是生理特点,给猫实施绝育似乎是“存天理,灭‘猫欲”。但是救助流浪猫的人则认为,这是“人喜欢以自己的道德标准和感觉来衡量动物的世界”。一般猫生产的话,至少三到五只,甚至有七只以上的,以一只母猫计,如果一下增添了三个奶宝宝,那么在六个月后,主人将会发现房间变小了,因为家里有四只成年猫在跑动,打闹……而母猫在哺乳二个月结束后,将再一次发情。有些猫宝宝会被抱送给主人的亲友或者邻居,但是以那么快的繁殖能力,不绝育的话,这些家庭都会饱和。最终猫的出路就是流浪。一篇支持猫绝育的文章这样写道:“今天看到的越来越多的流浪猫,一部分是主人养了几个月腻了就抛弃的,一部分是主人疏忽所以逃逸的,但更多的部分是到发情季节,主人受不了猫的发情又不愿意为之做绝育手术,‘放生的,部分是这些未绝育的流浪猫被放逐后怀孕生下的更小的流浪猫……在人类的城市社会,如今连垃圾都袋装化、猫猫们赖以生存的人类主人失去了,食物来源失去了,连所谓大自然的丰富食料也失去了……猫还能吃什么?就吃那些垃圾吗?这样的生存状态,难道就是人们冠以堂皇名目的‘自由?不,这样的猫猫一般平均寿命只有两年,而这两年几乎都是在风里来雨里去,没有吃没有地方歇的情况下度过的,当然了,伴随这困难的生命,还要不断地繁殖留下更多仍会过此凄惨生活的小生命。……如果想要两个物种和平地长期地相处下去,那么为自己家的猫做好绝育,就是首要条件了。让流浪猫的悲惨命运不要发生在自己家猫的身上,让流浪猫的悲惨经历不要在自己家猫的后代身上重演,让自家猫首先成为杜绝流浪猫的源头。”其实不管从哪个观点论证,支持猫绝育出发点都是为了长远地有利于猫的一生,希望他们幸福与安康。“虫虫”想给大猫绝育也是出于这个目的,希望大猫在绝育以后找个好人家收留,不再经历发情的折磨。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回归野外更加适合大猫。如今领养资源稀缺,小猫都少人问津,何况是已经养成自己生活习惯的大猫。在大家的一番讨论下,终于“虫虫”接走了大猫,将他放养在一个专门有人投食的环境里,并且定期去看望他。过了几天“虫虫”在论坛上发了大猫的后续情况,大猫生活得挺好,当她去看望他的时候,他正在草地上悠然地舔着毛。也许这是当前条件下最好的结局吧。
多事之春
这个春天对于“爱猫地带”来说是不平静的,先是奶猫潮的到来,让论坛上的工作人员措手不及。接着一位原工作人员辞职,在“爱猫地带”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我仔细看过辞职帖,辞职的猫友觉得论坛内有些人独断专行,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背离了他们原来的想法,也就是觉得现在的网站更加注重宣传,结交媒体,华而不实,对于真正的救助行动似乎关注少了。辞职帖很快就达到了数百人的点击和许多人的回复。“爱猫地带”出现了分歧,一边认为宣传是重要的,一边觉得还是实际行动更加能说服人。这个时候又有人发帖指责“爱猫地带”的行动力很差。据说有人发现了需要救助的流浪猫,马上联系“爱猫”的工作人员,但工作人员却让他们先找媒体曝光。指责帖发出后,类似这样的争议帖纷至沓来。听说,这种争议不是刚刚才有的,是长期存在的现象,只不过最近又爆发了。
我查看了“爱猫地带”的资料,在关于网站的介绍中就有这么一段话:‘杭州流浪猫救助平台是我们正式的名字,但很多时候,我们也用我们网站的名字‘爱猫地带来称呼我们自己。聚集在爱猫地带里面的不是‘宠物猫的爱好者,而是一群尊重生命,关怀弱势群体的人。”我在“爱猫地带”“潜水”的一年中也深刻感觉到了这一点。他们不以血统来取舍猫,大多数人养的都是一般的土猫。一位“爱猫地带”的会员这样说:记得当初的爱猫,是一些猫友交流的地方,也帮助爱猫但是不懂猫的人解答疑惑。后来,这些猫友们发现自己可以为猫猫们做得更多,也想救助更多的动物,于是,平台成立了起来。后来在一个网名叫MayMeng的人联系下,网站受到“世界动物保护协会”(WSPA)的指导并且借鉴了“幸运土猫”在流浪猫回归家庭等工作方面的管理操作模式,“爱猫地带”在摸索借鉴中逐渐成长。
“爱猫地带”倡导“动物福利”,呼吁出台动物保护法。他们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走入社区、学校宣传,联系媒体广泛传播理念。宣传活动时找媒体报道使得“爱猫地带”逐渐有了一些影响力,但是与媒体的合作是喜忧参半的。通过媒体,工作人员呼吁人们不要伤害猫,“爱猫地带”的字样常见诸报端,如今有些新来论坛的猫友正是看了新闻以后才加入的,但媒体只是侧重报道现场,至于长篇“动物福利”的理念却没有大力宣传,这就出现了一些误导。如今市民发现流浪猫需要救助或者看到有人伤害流浪猫就会联系“爱猫地带”的工作人员,一发现小奶猫就甩给“爱猫地带”,这使得义务工作的人压力很大,拒绝吧,那是一条条生命,接受吧,如何安置呢?媒体的力量在某一时刻被畸形地放大。“爱猫地带”求助于媒体,我想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吧。这个论坛里义务为猫猫付出心血的人们真正的目的我并不都很清楚,但是在他们每一次救助活动、每一次宣传活动之后的汇报帖中,我能感觉到他们的艰难。有人领养了猫,但是她的室友不同意,于是寄养妈妈们一次次地劝说室友,而依然未果;去社区宣传,在旁人不理解的眼神中鼓起勇气不断解说;看到有人伤害猫,咽下害怕上前交涉,幸运地救下了猫,不幸地眼睁睁看着小猫给装在袋子里丢掉……在现今的社会里,救人是可以理解的,救助濒危野生动物也逐渐被人接受,但是救猫——这个在都市里太常见的动物就不是谁都能明白了。救助猫的人常常被看做是闲着没事干了,救助者也会自嘲说自己是傻子。但是不管“爱猫地带”里存在多少不同的意见,起过多少次争执,只要出现了一只需要救助的小猫,大家都会撇开矛盾关心他,他们仍然是无怨无悔救助猫猫的“傻子”。
就在“爱猫地带”为以哪种方式救助猫更好发生争论的时候,央视《社会记录》播出了名为《猫》的片子。讲的是某电视台一个娱乐节目主持人出了一个关于“猫从高空扔下会有什么结果”的题目,结果真的用猫来做了实验。在片子的后面还播出了一些猫被人虐待的镜头,实在惨不忍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类开始对身边的小动物施暴。北京的丁奶奶收养了百来只猫,有许多都是被人为的暴力致残的,或眼睛被挖掉,或腿被打断,或脚掌被砍掉,或被开水烫得皮开肉绽。北京的幸运土猫网也是一个救助流浪猫的网站,土猫的会员整理过一堆这些可怜猫猫的照片,有些猫猫被好心人收养,过上了无比幸福的生活,但是还有一些猫猫却等不及救治就带着伤痛永远离开了世界。看着照片里猫猫身上丑陋的伤痕,我似乎能看到施暴者丑陋肮脏的灵魂。在美国,某州有两名少年虐待了一只猫,促使该州出台了《威斯蒂法》,把虐待动物由原来的“不良行为”上升到“重罪”。美国人的逻辑其实很简单:残忍对待动物的人,往往也会对人类暴力相向。把虐待动物定为有罪,可以给那些有意伤害动物的人以重重的警示。
当我抱着流浪小猫回家寄养的时候,身边总会出现不和谐的声音:你闲得没事干啦?救猫?这个时候总有点伤心,因为我的做法不仅不被接受还被鄙夷了。我是新手,还不能对这些鄙夷泰然自若,但是我也体会到了“爱猫地带”里工作人员救助的艰辛。“爱猫”的宗旨是希望最终推广动物福利,达到人与动物自然和谐生存。至于目前的我,只是希望不喜欢猫的人远离他们,不要再伤害他们,喜爱猫的人爱护猫,猫和人和平共处。目前看起来救助关爱猫的人只是很少一部分,似乎眼前是漫漫长路,而且荆棘丛生,不过我想有爱就有希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