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张江献才智
2005-04-29常义朱光衢
常 义 朱光衢
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于1992年7月,是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园区,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
园区重点发展微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两大高科技产业,构筑了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和国家科技创业基地的基本框架。园区的发展目标是在“十五”期间,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以创新创业为主要功能的国内一流高科技园区,用十年时间,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科学园区。
2003年,在园区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确定了进一步深化“聚焦张江”的战略,并提出要经过3~5年的努力,使张江成为浦东开发开放的新标志,成为科技创新的引领区,成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一面旗帜。就是在这一天,陈剑波正式踏上了“聚焦张江”这个新的舞台。
陈剑波,上海交大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博士,中欧工商管理学院EMBA、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至1998年,陈剑波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学,期间承担过十几个项目的科研攻关,在项目的开展及技术攻关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98年5月,上海交大慧谷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作为领头人的陈剑波经过短短四年的时间,使交大慧谷的各项事业都取得稳健而又快速的发展,企业的社会知名度直线上升,迅速成为上海具有代表性的高科技企业,并先后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上海软件园骨干企业”、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公司同时名列上海民营百强企业及徐汇区百万元纳税单位。
2002年4月,陈剑波调任至上海科技投资公司担任副总经理。2003年5月,出任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职务。
陈剑波到任以后,就立刻投入到新的角色中。凭借自身信息技术科班出身的先天优势,以及工作中勤学、吃苦的精神,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陈剑波就已基本掌握了公司的各项工作;在不同种类的接待和项目谈判上,他做到了从容应对。
在这个新的领导岗位上,陈剑波积极探索园区的开发管理体制,组织研究园区发展计划、微电子产业规划、软件产业规划和其它园区配套设施的发展规划;他热情接待各方商客,积极参与政府招商活动并亲自带领公司招商队伍亲赴国外洽谈合作意向;他奔波于市、区各相关委办局,上门协调,推进张江园区各项政策的落实;他亲自走访园区企业、各子公司和公司各部门,了解发展现状,为企业解决难题。
对员工来说,他是最好的表率。在他的工作日程表上永远没有休息日,几乎每个周六、日,他都到公司接待客户,谈项目,批阅文件,和班子领导商量工作。在员工大会、员工座谈会、干部培训等多种场合,他总是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员工宣传园区的发展方向,讲形势,讲任务,讲理念,提要求,引导党员、员工自觉地把企业发展与自身的理想、抱负结合起来,将个人才华融入园区的开发建设,争取个人与企业、与园区共同成长。对创业者来说,他是可信赖的朋友。只要稍有空闲,陈剑波就会和他们一起探讨交流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创业体会,征求他们对园区的意见。对于创业者们甚为关心的优惠政策、知识产权、企业审批认定等问题,他都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协调,实践了“创业者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创业者的成功就是我们的骄傲”的服务理念。对于客商来说,他是亲密的合作伙伴。他坦率、信守诺言的工作作风经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以为人真诚、信守诺言、善解人意、良性竞争的高尚人格和渊博的学识、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将一个共产党人企业家的新形象展现在投资者面前,赢得了中外客商的赞誉和信任,也赢得了投资和项目。
作为张江这个大家庭的带头人,陈剑波有一个理想,那就是在不远的将来,让张江成为中国高科技园区中当之无愧的典范,并跻身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行列。要在张江这片热土上,让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凭着一份对信息技术的热爱与执着,他必定会把园区集成电路、IT产业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峰,以另一种方式为中国的信息产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