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社会的“公平原则”
2005-04-29林声
林 声
小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总会有相处不好的时候,有时会为谁先使用操场里唯一的秋千架而打架,有时会为谁该得到最后一块点心而争吵不休,甚至动起手来互相推搡。不过,这种争吵通常会以笑声结束。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行为专家马克·贝克夫说:“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通过游戏学会在社会上为人处世的行为法则。”
多年来,贝克夫一直致力于研究动物和人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他发现许多动物都具有“公平意识”,从山狗到猴子到鸟类都是如此。他说,无论是圈养动物、野生动物,还是人类儿童,都存在相类似的社会交往行为方式。以往,许多科学家赞同“竞争决定动物的行为”的观点,但新的研究表明,“群体间的合作同样值得注意”。这一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解释:为什么人们能在相互交往中学会按“公平原则”行事。
游戏中的“公平原则”
贝克夫用了近15年的时间来研究圈养和野生环境中的狼、山狗及其他犬类动物的行为。他给他所研究的每只动物都起了名字,将它们之间通过玩耍进行交流的过程录制下来并反复观看,同时对动物的各种行为仔细地加以描述和记录,比如啃咬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用爪子抓扒,用身体撞击推搡,摇头晃脑,站在同伴的背上,等等。贝克夫说“我发现,如果不能将动物在每分每秒的行为都加以说明,那么我就会失掉某些信息,我必须要对每一个细节都加以注意。”
通过研究动物行为中的某些细节,贝克夫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行为模式,比如一种被他叫做“鞠躬”的行为。在他看来,“鞠躬”是动物的一种特别重要的行为方式。当一只狗蹲伏在地上并将臀部高高抬起时,它是在说:“我想和你玩。”贝克夫发现,无论是狼、山狗还是其他一些犬类动物,在做一些可能会引起误会的行为的之前或之后,都会采取这种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果一只动物在啃咬另一只动物时用力过猛或者表现得有些好斗,那么这两只动物通常会分道扬镳,不会再在一起玩了。但如果啃咬者使用了“鞠躬”的动作,或者用于事先“警告”,或者用于事后“道歉”,那么它们就能够继续玩下去了。
贝克夫还发现,动物还会用另一种方式来维持游戏中的“公平原则”。有时,动物会尽量克制自己,不去啃咬对方,不去拍打对方,特别是它们与比自己弱的同伴在一起玩耍的时候。有时,两只动物在一起玩耍的时候会玩一种互相交换角色的游戏:比较弱的动物扮演强者,比较强的动物扮演弱者。“鞠躬”等行为方式就像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一样,它们是一种信号,一种符号,表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其实,只要多加留意,就会经常看到这种情景:几只毛茸茸的小狗拥在一起,在地上翻滚,互相拍打,玩得不亦乐乎,显然它们在互相戏耍作乐。它们会友好地在一起玩耍,直到其中一个将另一个推得远远的,于是它们中有的就会败兴地偷偷溜走。贝克夫说:“看来,动物在玩耍时必须权衡游戏中的公平与否问题。孩童在游戏时也是如此:如果我骗了你,别人就不会再和我一起玩了;如果约翰尼看见亨利打了玛丽,那么再没有人愿意和亨利在一起玩了。”
动物们的“公平意识”
“那不公平!”我们时常会这么说。其实,生活每天都会带给我们一些小小的不公平,比如你朋友的蛋筒上的奶油比你的多一些,又比如一个学生的捣乱行为导致整个班级都受到了惩罚。新的研究表明,除了人类之外,其他一些动物也有“公平意识”,比如猴子就会在遭遇不公平待遇时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
研究人员花了两年时间训练一群僧帽猴学习如何用石头换取食物:研究人员给猴子一块石头,然后伸出手,如果猴子将石头还给了他,就会得到食物。开始时,研究人员很公平地对待它们中的每一个,而每只猴子也会注意地看其他同伴换到的是什么。
接下来,研究人员让几只猴子在一起做一个试验:他接受猴子们的石头,但只给其中一只猴子美味的葡萄,而其他猴子得到的却是黄瓜。结果得到黄瓜的猴子们不高兴了,大概是觉得自己吃了亏受了骗,它们要么拒绝接受黄瓜,要么不再与研究人员进行“交易”。
猴和猿都有很强的“是非”观念。科学家设计了这样一个试验:在一只饥饿的恒河猴拿到食物的同时,对另一只恒河猴进行电击,结果,为了同伴少受痛苦,饥饿的恒河猴宁可挨饿也会拒绝进食。这一现象在鼠类中也有发生。
除“公平游戏”外,一些动物还喜欢玩其他一些游戏,比如大乌鸦喜欢玩集体游戏——互相追逐。贝克夫认为,对于一些群居动物来说,它们必须学会相互之间的合作,因为这与它们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落单的动物的运气一般都非常差,它们中的许多在离开家园后不久就死于非命。拿山狗来说,以群体方式生活在一起的山狗比落单者更容易吓退那些威胁它们的入侵者。
按照贝克夫的说法,游戏也是一件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当动物们互相推采搡去的时候,这对于它们来说也是一种练习,它们可以在游戏中学习生存技能,如捕猎或者交配等。一些研究者甚至指出,参与游戏活动多的动物脑容量更大,这些动物更擅长于思考和学习。通过游戏,动物们认识到自己力量的大小,比如使多大的劲才不会惹恼玩伴。它们也学会了如何道歉,如何宽恕,如何取得相互信任。动物的这些行为与人类小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行为何其相似!
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互相之间都会产生冲突,冲突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合作,同样构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冲突并非总是坏事,许多友谊部是建立在健康的竞争精神之上的,而竞争会产生激励因素。游戏起到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将“公平意识”引入这类冲突之中,同时也为日后如何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提供一个练习机会。更重要的是,动物在游戏中不会失去什么,得到的却是群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公平意识”。
猴群中的“警察”
美国耶基斯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拥有一个有着84名成员的豚尾猴群,其中有45只成年猴。动物学家发现,猴群中有3只雄猴和1只雌猴拥有管理权,是猴群中的“猴警察”。他们还发现,如果将3只雄性“猴警察”移出猴群,只留下那只雌性“猴警察”充当管理者,那么,就像人类社会缺少一定数量的警察会变得混乱一样,要不了多久,猴群中就会频发暴力冲突,成员间的相互交流急剧减少,玩耍、互相清洁身体等公共活动的次数也开始下降,整个猴群的凝聚力迅速下降。
“猴警察”是怎样产生的?科学家发现猴群在委任“猴警察”时采用了颇为复杂的“投票制”。“猴警察”一般由那些有威望的猴子担任,但这一职位不是它们采取暴力手段抢来的,而是通过“投票任命”后当选的。当然,猴子们并不像人那样在选票上写写画画,而是向那些它们认可的“候选警察”呲一呲牙,这就表示赞成它当选。研究者解释说,这是一种典型的“投票”动作,意思是“我同意你出任警察”。
当一个“候选警察”取得猴群中大多数猴子的投票后,表明它已经受到了普遍尊重并可以出任“猴警察”了。一般情况下,猴群会选择体型较大和较年长的猴子充当“猴警察”,但也不是长得魁梧的猴子就注定能当“猴警察”,如果它与多数猴子关系不融洽,没有“猴缘”,照样会败给那些个头不大的猴子。
“猴警察”一旦当选就获得了相应的权力并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其中非常重要的职责便是和平解决猴子之间的冲突。如果两只猴子发生冲突,“猴警察”一般会站在两只猴子中间将它们隔开直到冲突平息。如果“猴警察”已经知道冲突是由哪只猴子挑起来的,它便会直接把滋事的猴子赶跑。
通过处理猴群中的日常事件,“猴警察”的威信会很快得到提高,它们解决冲突也会越来越容易,甚至不用发出威胁的声音冲突就会平息。而且“猴警察”的裁决是最终裁决,不管当事者是否心悦诚服。裁决的结果永远都能受到整个猴群的尊重。
不过,一个猴群中的“猴警察”并不会被另一个猴群所承认。如果将它们转移到其他猴群,反而会使原本和平相处的猴子乱成一团,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会很快地分裂成好几个帮派,帮派间不时出现冲突,打得不可开交,直至发生严重的流血事件。这时,无论哪只猴子都不敢出面进行调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