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头拜师
2005-04-29田玉厂
田玉厂
孤儿胡小涛劳教两年后回到了江海平原上的家乡金家村。他刚收拾好布满灰尘的屋子,新上任的村委会主任邵大元就提着一袋米来了。
邵大元知道,19岁的胡小涛从小就没了爹娘,靠吃百家饭长大。村里出钱让他上学,可他生性贪玩,初中没毕业就回家不念书了。他不大会种地,但捉鸟捞鱼却是能手。两年前为捞鱼的事他与人狠狠干了一架,还恶作剧地把人家养的十几只猪放出了圈,糟蹋了不少庄稼,被送去劳教了。如今胡小涛回了家,衣食无着,作为村主任的他把这事挂在了心上。
“大叔!谢谢你了!”胡小涛接过米袋感激地说。“都是一个村的,谢什么呢!小涛,你回来后准备干什么呢?”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金家村九港十八汉,靠水吃水,捞鱼摸虾!”胡小涛的话带着几分江湖气。
“如今水面都承包了,大河里又不准捕捞,你到哪儿去捞鱼摸虾?”
“天是空的,路是通的。我自有办法。”胡小涛十分自信。
“捞鱼摸虾生活没保障!我承包了村里的80亩水面,正在招工,你来当个养殖工人,每月工资500元,包你三餐,年终有奖!”邵大元坦诚地说。
“凭什么我给你当伙计?我不干!除非你敢跟我比三件事!”胡小涛的话里带着几分傲慢,也带着几分稚气。邵大元知道胡小涛是匹不好驯的野马。他笑着问:“哪三件?”
“捉蛙、捕鸟、挖黄鳝!要是你三件都赢了,我在田埂上给你叩头,拜你为师,去你那儿当工人。要是你有一件输了,你要叫我三声‘师傅,拜我为师。以后,你就来个马路上的电线杆儿——靠边站!别管我的闲事!”
“好!一言为定!”邵大元和胡小涛两人击掌为定。
两天后的晚上,邵大元提着半篮鸡蛋来到胡小涛家。“邵主任!你怎么又送……”
“这点鸡蛋是自己家鸡生的,吃不完。请你帮我吃掉点鸡蛋!”
“大叔,瞧你说的!送蛋给我,还说请我帮忙!”说着胡小涛拿出了一瓶酒,放好酒杯。他对邵大元说:“大叔,你坐一会儿,我去给你弄点菜来!”他一转身拿着一支细长的五齿钢叉和一个蛇皮袋出去了。
初秋的河面上凉风送爽,胡小涛借着月色向坐在荷叶上的一只大青蛙飞出一叉,那钢叉不偏不倚,正中青蛙的后背。只见那钢叉戳到青蛙以后,又迅速弹了回来。原来胡小涛在钢叉的竹柄上缠了橡皮筋,钢叉中心的长齿上有倒钩。胡小涛将青蛙放进蛇皮袋,又向着另一处飞出了钢叉。胡小涛叉叉不落空。只一刻钟,就戳了十来只大青蛙。他乐滋滋地想:今天我要让邵主任见识见识我的本事!他拎起蛇皮袋正准备回家,猛一抬头,只见邵主任立在不远处的大树下。邵主任竖起大拇指说:“好一把神叉!百发百中!不错!”
胡小涛听到邵主任夸他,觉得有点飘飘然。他得意地说:“大叔,这飞叉戳田鸡你已经看到了,这一回合你就认输吧!”
“我认输?哈哈!”邵主任笑着说,“你也要看看我的再说!”邵大元从提包里拿出一只手电筒向着河面上一照,随后拿出一个黑线团,三抖两抖那黑线团就发了开来,原来是一张细丝尼龙网。邵主任转身一撒,那网就向河面上落下去,网的纲绳沉入水面不久,邵主任猛地一抖,将纲绳收紧。当邵大元将网拉到河边时,胡小涛看到,网里竟然有二十几只活蹦乱跳的青蛙。
邵大元笑着说:“要不要称一称我这一网有多重?你那袋子里有多少斤?”胡小涛心里明白,这一网至少要比自己那蛇皮袋里的青蛙多出一半。捉蛙,他用手电筒先一照,青蛙就呆呆地坐在荷叶上不动了,这网一撒,正好尽收其中。他只花了六七分钟,而自己用了一刻钟!
“第一回合我输了!”胡小涛爽快地认了输。见胡小涛认输,邵大元把网口一解,青蛙全放进河里了。他边放边说:“青蛙是益虫!政府三令五申不准捕杀!你虽有飞叉戳青蛙的本事,但这条路走不通!”胡小涛见邵大元将青蛙全放了,只好也把蛇皮袋里的青蛙倒进河里。他当面向邵大元保证,以后决不再戳田鸡。邵大元笑着说:“我知道你是一条汉子,我相信你!”
三天后的黄昏,邵大元撑着一只小船来到胡小涛家,随手还拎了一个小纸袋。胡小涛一见邵大元十分抱歉地说:“大叔!上回我请你喝酒连下酒菜都没有,今天我请你吃一点时鲜货!你稍坐,我一会儿就来!”胡小涛带了一把弹弓走了出去。邵大元立在门口笑眯眯地看着他。
胡小涛圆睁双眼,四周一巡视,发现前面不远处两只喜鹊正在归巢。他轻手轻脚地走过去,拉开弹弓。“啪!”的一声,一只喜鹊应声而落。另一只喜鹊转了几圈又回到了巢边,刚刚立在树枝上,就被打落下来。胡小涛把两只喜鹊向邵大元面前一放,晃着脑袋笑了笑。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意思明白得很:他胡小涛是捕鸟的高手!邵大元心里十分清楚:这是胡小涛进行捕鸟比赛的无声叫板!
邵大元看着两只鸟笑着说:“眼力准,手段不错!小涛,走!跟我到河边上去玩一趟!”聪明的胡小涛说:“邵主任,你是去捕鸟吧!要不要带张网或带支鸟枪?”邵大元说:“快上船!什么也别带!”胡小涛想:邵主任啊邵主任,上回你准备了手电筒和细丝网,今天你什么工具也没带,看你怎么捕鸟!这一回你输定了!胡小涛正乐滋滋地想着,邵大元已经点篙离岸撑着小船缓缓向前行去。
蓝天如洗,静静的小河波平如镜。只见邵大元将小船轻轻送到一棵枝叶茂密斜向河边的大树下,高高举起竹篙,用细长的竹篙梢头对准树枝鞭了过去。“啪!啪!啪!”接连三声响过后,就听到几声鸟叫,随后船舱里就落进了两只野鸽子。胡小涛震惊了,邵大元竟然会篙梢子鞭鸟,这是一种高超的捕鸟技术。他只听人说过,从来没有见过。想不到邵主任竟然是有如此绝技的捕鸟高手!
邵大元却说:“打鸟是违法的!为了交你这个朋友,我也违法了!以后,我和你都不准打鸟!更不能以捕鸟为生!”
“好!今后我不捕鸟!”胡小涛心想:邵大元你可真厉害!又断了我一条财路!他叹了一口气说:“今天是最后一次吃鸟了!”
邵大元说:“今天也不能吃!”
“这鸟不吃不是浪费吗?不吃白不吃!”
“这鸟明天送到敬老院去慰问老人,也算我们将功补过!”
“大叔!不吃这鸟,用什么下酒呀?”胡小涛愣愣地看着邵大元。
邵大元一指小纸袋说:“下酒的菜这里有!”胡小涛打开袋子一看,里面有牛肉和花生米。胡小涛给邵大元敬上一杯酒:“大叔!这一回合我又输了!敬你一杯!”
邵大元喝了一口酒说:“还有捉黄鳝那一比呢!捉黄鳝我可没有什么经验!”
“这捉黄鳝怎么比?”胡小涛提出了一个问题。邵大元想了一会儿说:“现在是夏末秋初,各人挖各人的。10天以后拿来比!”
10天以后邵大元用竹篓装着挖来的黄鳝来到胡小涛的家。胡小涛也从自己家的水踏子边将装黄鳝的竹篓拿了上来。邵大元竹篓里的黄鳝条数多一点,胡小涛竹篓里的黄鳝大一点。胡小涛说:“我们上市场去卖,谁卖的钱
多就是谁赢!”胡小涛想:自己的黄鳝个头大,钱肯定会卖得多一点。邵大元摇摇头说:“现在的黄鳝才8元一斤,冬至以后能卖30元一斤。现在卖不合算!到冬天再卖,看谁卖的钱多!”“好!”胡小涛爽快地答应了。胡小涛心里有底,这黄鳝冬天为什么贵?是因为黄鳝很难伺候,放在泥里,它会钻洞,容易逃掉;放在缸里,久放容易死。冬天卖的黄鳝,全是夏秋挖了,一直养到冬天。三成挖功,七成养功。自己家的稻田角里有个老爸挖的深坑,是他以往存放黄鳝的地方。深坑里冬暖夏凉,放黄鳝肯定死不了!邵大元啊邵大元,说不定到了冬天你的黄鳝就冻死了不少哩!那时我就赢定了!
胡小涛心里正想得美,邵大元说:“在胜负未定之前的这几个月里,你不准去捞鱼摸虾,否则就算违反比赛规则,你自己认输!这几个月里,你把那一亩多责任田里的水稻管理好。你的这一亩二分田我已经让人种上了,农药和化肥我再送点给你,收割了稻子全是你自己的!”
“大叔!这怎么好意思!”胡小涛十分感动。邵大元继续说:“管好责任田以外的时间,你给我织网,我有80亩养殖的水面,需要上千米的网。你织多少网,我给多少钱。你心灵手巧,网肯定织得好。好网好价钱,我不会亏待你!”
“大叔!你这样关心我,我一定听你的话,好好织网,管好责任田!,,胡小涛觉得心里暖暖的,鼻子有点酸。有谁这样关心过自己啊!可他没让眼泪掉下来。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冬至到了。物以稀为贵。很难保存的黄鳝,价钱一路飙升,涨到了每斤35元。两个人约好,都用竹篓装着黄鳝,由邵大元撑着小船,来到了九港镇的水产市场,找到了收黄鳝的老板。
胡小涛的一篓黄鳝先过秤。“40斤净鱼!”老板揭开篓盖一看:“这篓黄鳝不错!按顶码的价算11400元!”胡小涛一听心里乐开了花:几个月前只能卖二三百元的货,现在竟然卖了1400!邵主任的主意真不错!
这回轮到称邵大元的黄鳝了。“71斤净鱼!”胡小涛一听吃了一惊。趁着老板揭开篓盖,他忙伸过头来看,条条黄鳝又粗又长。老板看了十分满意,竟然还加了15元,“算整数2500元!”
回家的路上胡小涛很不服气。他想,八成是邵大元又让人挖了黄鳝加了进去。他看着撑船的邵大元,到嘴边的话却变成了:“大叔,你的黄鳝怎么到了冬天变得这么多?是不是你家里有个能变出黄鳝的聚宝盆?让我也见识见识!”
邵大元乐得哈哈笑:“我的确是有个聚宝盆。这就带你去看看!”小船来到了邵大元养殖的水面。只见一条小河汉里的水面上有两个长方形的网箱,网箱里满是厚厚的水草。
邵大元用手一指两只网箱说“看!这就是聚宝盆!”胡小涛等船靠近了一看,这一只网箱的面积和一张大的办公桌面差不多。厚厚的水草上面有一些没有吃完的食料,一些大大小小的黄鳝在水草里面缓缓地蠕动。
“你的黄鳝没有全部拿去卖?”胡小涛惊讶地问。邵大元微笑着说:“只挑了一些大的拿去卖了,还有大约一半没有倒出来。”
“你的黄鳝怎么会变得这么多?几乎是原来的4倍啊!”胡小涛话里有话。
“你怀疑我作弊了?另外请人挖了?没有!我告诉你,这是一种养殖黄鳝的新技术,叫网箱养黄鳝。以往人们总认为黄鳝只能在泥洞里生活。其实黄鳝不仅能在泥洞里生活,而且能在水草丛里生活。上回挖的那些幼鳝,在网箱里都长成大黄鳝了。一条原来只有2两的幼鳝,现在有的长到了一斤多!你说,这网箱不是聚宝盆是什么?”
“大叔,你这网箱养黄鳝的技术是从哪儿学来的?”胡小涛好奇地问。
“电视里报纸上都介绍了湖北省网箱养黄鳝的好经验。我这次也作了一回试验,这一试也成功了!黄鳝不仅能存活,还能长大、繁殖呢!”邵大元将小船靠了岸,兴致勃勃地说。
听说邵大元和胡小涛比赛谁卖的黄鳝多,不少人从家里走了出来。有个小孩子问:“小涛哥,你的黄鳝比邵叔叔的多吗?”
不提也罢!一提胡小涛心里一咯噔:这第三个回合自己又输了!大丈夫言而有信。他也顾不得许多,在田埂上对邵大元跪了下来:“大叔!我输了!我服了你!我拜你为师,请你收下我这个徒弟吧!”
邵大元哈哈地笑着说:“快起来!我收下你这个徒弟!从今以后,我的那些养黄鳝的网箱就交给你管理了!你的工资、奖金就按上回和你说的办!”
“师傅!”胡小涛认真地给邵大元叩了一个头才站起来。一个老人摸着胡须笑眯眯地说:“胡小涛,几十年前你爸爸是邵主任爸爸的徒弟,今天你又当上了邵主任的徒弟。这真是芝麻落进针眼里——巧上加巧!”
原来邵大元的父亲是一名身怀绝技的捕捞高手。邵大元当兵前跟爸爸学会了一手。胡小涛的本事也是跟自己的老爸学的,有些技术还没有学到,他的老爸就遭到意外。邵大元当兵回来,当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被村民选为村里的主任。他有心帮助胡小涛走上正路,这才露出一手让胡小涛折服。劳教孤儿胡小涛改邪归正“田头拜师”,从此成为村里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