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潘”
2005-04-29莫有
莫 有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富裕阶层日益壮大,世界各地的奢侈品厂商也不断加快进军中国的步伐。在此之前,一位香港奢侈品经销商近水楼台先得月,提前进行了战略布局,他的集团遍布全球的390家店铺中,有140家就在中国内地。当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奢侈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时,他又将目光瞄准成都、重庆、哈尔滨等城市。比如今年5月,成都总府路百盛商场刚一开始搬迁,就有媒体爆出信息:有香港富商将接手开设高档百货商场。
这个香港富商不是别人,正是香港规模最大、赢利最高的零售及批发集团“迪生创建”的主席——潘迪生,在香港,人称“名牌王”,或“名牌潘”。
年纪轻轻就“胸怀韬略”
1957年出生的潘迪生是香港钟表富商潘锦溪的独子。1980年,他从父亲手中借了500万港元开设迪生钟表珠宝店,其后,他陆续取得一系列世界顶级品牌在香港的经营权。1984年,潘迪生组建了德宝电影公司。到1994年,其个人资产已逾4亿美元。而他背后的潘氏家族更是实力雄厚。查任何香港名流谱录,都能见“潘氏家族”赫然列于其中。
有熟识潘迪生的人这样描述他:
知道他家中富有,乍一看是位翩翩公子,英俊、聪明而不多说话。年纪轻轻就经营着生意兴旺的钟表珠宝公司,以为他是承父荫而已。后来忽然听说他插手搞电影,年轻有钱,好“玩”也不出奇。而他还是以花花公子姿态出现,挥金结客,追求女明星。
可是越来越感觉此人不简单,不能以年轻(那时他才27岁,在“德宝”做得有声有色后,也刚过30岁生日)和秀美的外貌忽视之。
他以岑建勋为智囊,重金拉拢洪金宝合作(“德宝”英文名字是“D&P”,就是迪生和洪金宝的宝字的第一个字母),虽然后来洪金宝并未多干预其事,但一上来已造成声势,在公开场合说话也恰当,且富于机变不逊于邵仁枚(邵逸夫的三哥)、邹文怀。有人赞:“这样年轻便这样‘胸怀韬略,真是‘天下英雄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了。”
潘迪生处世高调,时时处处都是全身名牌装备出现,让人咋舌。一次,在日本一个简单而隆重的场合,由于主人家即将出现,宾客们都屏息以待,突然“叮”的一声,悦耳清脆,响彻全场,众人纷纷找寻声音的来源,场内起了一阵小骚动。原来,“叮”的清音,不是别的,是来自一只金光闪亮的打火机。这就是Dupont,名牌货色,周围的扶桑人士,莫不闪露欣羡目光,连主人家已经到来,都不知觉。这众人目光焦点所聚的人物,当然就是Dupont的新老板潘迪生。
杨紫琼觉得还是他最好
除了生活中爱好名牌,潘氏所娶女人也无一不是名门大牌。现任夫人余桂珠毕业于哈佛大学,是位商科硕士。潘迪生第一任夫人杨敏德毕业于麻省理工数学系,是上海富商兼纺织巨子杨元龙的长女,现为美国吉列公司、太古股份有限公司、汇丰银行董事局成员及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国际顾问委员会会员。
而最有名的第二任夫人,是国际知名的武打巨星杨紫琼。二人的浪漫故事还得从1983年说起。
那年杨紫琼荣获了“马来西亚小姐”称号,就在那次比赛中她认识了香港德宝电影公司的老板潘迪生。同年,她在澳洲墨尔本当选为“Moomba小姐”。
潘迪生将杨紫琼带到了香港,在他的帮助下,1984年杨进入香港影圈。
经过潘迪生的关系,杨紫琼跟成龙拍了第一个手表广告,正式进入娱乐圈。又因当时流行武打片,故又投入洪家班,学习武功。学成师满后,以《皇家师姐》系列走红香港,成为一位打女红星。
1988年,潘迪生与正当红的杨紫琼结婚,婚后杨紫琼全面息影,开始当一名真正的少奶奶。但王子与公主幸福的故事并没有发展下去,性格的原因导致他们3年后以离婚收场。
尽管事过境迁,经历几多感情后仍孓然一身的杨紫琼说还是前夫潘迪生最好。
在杨紫琼退出影坛后,潘迪生自己也从此不理“德宝”的事,收购了“Dupont”这种跨国公司,做他的大生意去!有业内人透视他的做法:搞电影只不过是一种提高他的“知名度”的手段,花的钱不过是他大生意的宣传费,而且还赚了回来。
龙头企业迪生创建
老牌打火机品牌Dupont在全球拥有极高的知名度,是潘迪生家族全资控制的私人公司。此品牌除了起家的打火机以外,如今已经拓展至文具、配饰、服装、手表等多个领域。
潘迪生真正的龙头企业是迪生创建。该公司是一家多元化的企业,1986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如今市值已超过50亿港元。迪生创建在香港的营业额占总营业额的60.7%。在这近6成的迪生创建的产业中,包括51家专卖店,和位于太古广场、皇室堡大厦和旺角朗豪坊的3家高档百货公司——西武百货。
在大陆地区,迪生创建的分店数量达到140家,包括深圳的一家西武百货。此外,位于上海的锦江迪生商厦在当地也有不小的影响力。迪生创建在我国台湾地区的分店数量超过百家。此外,迪生创建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及菲律宾亦有50家精品店及专卖店。
其实,高档消费品零售业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暴利行业,因为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奢侈品行业并不是好经营的。
以迪生创建在香港旺角朗豪坊新开的西武百货为例,其租给Tommy Hilfiger专卖店的一个30.33平方米的店铺,租金达到每天每平方米102港元。即使不考虑销售人员的人工费用,按奢侈品零售40%的毛利率计算,这家专卖店至少每天需要完成85咖港元的销售额才刚刚能够抵消店铺租金。
潘迪生家族在高档奢侈品产业的战线很长,代理着诸如Polo Ralph Lauren、Coach等品牌。在这个行业打拼,多亏潘迪生财技了得。他将许多的奢侈品代理权交由家族的全资公司控制,仅仅和上市公司迪生创建有部分关联交易。
潘迪生去世的父亲潘锦溪所遗留下来的艺林集团亦是潘迪生家族在钟表行业重要的、一支力量,旗下包括艺林表行和金轮表行及一些附属公司。除了两家表行之外,负责香港本地Tommy Hilfiger服装品牌销售的公司同样是艺林的成员,并且由潘迪生全资拥有。
专业人士表示,提到的这些产业很可能只是潘氏产业的局部,而非全部。
玩转英国大百货公司
Harvey Nichols是和Harrods及Self-ridges齐名的英国三大百货公司之一,1913年创办于伦敦,专门销售奢侈品。在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中;Harvey Nichols几经转手,江河日下,出现重大的经营问题。
1991年,潘迪生通过上市公司迪生创建以,5300万英镑收购了Harvey Nichols的全部股权。此后,潘迪生便通过其对于奢侈品市场的充分了解,派驻港人Joseph Wan担任行政总裁,将Harvey Nichols定位于以时装为主,走“性感魅力格调”的路线,又引入餐厅、美容等部门,开创百货业先河,此后Harvey Nichols不断扩张,在英国利兹、伯明翰、爱丁堡也开了分店。
一方面是潘迪生家族治理下的:HarveyNichols大有起色,另一方面是经济的全面复苏,单单Harvey Nichols伦敦总店的物业被估值就超过当年的收购额,于是1996年潘迪生把握机会将Harvey Nichols于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以270便士的价格出售49.9%股权,仅这近半数股份便套现7500万英镑,不但收回了之前所有的投资,而且还大赚了一笔。
没多久,股市下滑,Harvey Nichols股价处于205便士左右。此时潘迪生个人提出,以170便士的价格,收购迪生创建持有的那50.1%Harvey Nichols股权。而后者已专注亚洲市场,需要套取现金进一步发展,也同意这样的建议。虽然收购价170便士低于当时205便士的市价,不过考虑到是大规模的股权转让,在当时的环境下有些折价也不奇怪,所以交易顺利完成。
到了2003年,Harvey Nichols股价又有所上升,大约在250便士不到的位置徘徊,潘迪生私人提出以250便士的价格将Harvey Nichols私有化。当时潘迪生的做法还引起一段风波,因为原先潘迪生是提出以债务偿还安排的建议来完成私有化,但是根据英国当时的法律,需要75%的股东同意。而持有15%股权的德意志资产管理表示反对,所以决议被否决。
市场本以为潘迪生会提高收购价来完成收购,谁知他钻了一条法律的空子,继续以250便士的价格,但是改以全面收购的方式来完成私有化,根据当时法律仅需50%的股东同意便可通过,所以自然是无惊无险地完成了Harvey Nichols私有化过程。
回顾整个过程,便会发现潘迪生家族在整个交易中从来就没有吃过亏,充分展现了潘迪生个人不仅懂得奢侈晶的经营,而且资本市场也玩得非常转。
(编辑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