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在德国看中国》中得到共鸣

2005-04-29何晓丽

全国新书目 2005年14期
关键词:华南理工大学信件读后感

何晓丽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在德国看中国》一书自今年2月份出书以来,不断有读者寄来信件,字里行间流露出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德国文化氛围、情调和特色与中国迥异,情不自禁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的那种兴奋。他们从书中获得的是一种鼓舞,一种启发,一份释怀… …

在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经常感慨:人容易变得浮躁,即使偶尔听听时下流行的歌曲,也很难找到以前那种“回肠荡气”的感觉,怎么听都是一个调。或许是社会发展节奏太快以至于很多现代人并非没有“墨水”,而是没有了那“磨墨”的功夫,更何况是“泼墨弄文”了。但是许多读者在看完该书后都会从心底迸发出记录自己所感所悟的热情,这个现象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感慨于为何诸多写来信件的教授、职业妇女、学生等身份、职业、阶层、学历各不相同的读者,他们却都能从《在德国看中国》一书中得到了同样的共鸣。书中作者并没有高亢激昂的语调,也没有华丽的词藻装饰,而是那种自然流露的淳朴与真实感染了他们:作者身在他乡,怀念祖国的拳拳爱国之心和对祖国前途命运的高度关注令人读来不禁肃然起敬;固然是洛阳才子宁愿他乡老也没有削弱他们对祖国的爱,相反地,正如作者所说,在国外每每听到自己的国歌看到自己的国旗,心中总会为之一振!而每个中国人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回报自己的祖国;“青山,绿水,红房顶,赏心悦目的环境,透明清新的空气”勾起了多少人对德国优越生活的向往与幻想;但“他国之强固然可以补己之弱,而他国之不足同时可以让国人引以为戒”则给予去过或未曾去过德国的人一个理性的认识:我们“崇洋”但绝不“媚外”!——这便是思想境界的另一种提升。

读者来信中有一封使我特别感动:那是一位普通职业妇女写来的,她丈夫要去德国留学,直到她把丈夫送到机场的那一刻,她的心中仍然充满了牵挂与对陌生国家的担忧,偶读《在德国看中国》之后,她便不那么担心和畏惧了… …

《在德国看中国》一书的出版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像前面给我们寄来信件的读者,假如不是该书引起他们的共鸣,吸引他们用心去读的话,我想,他们不可能写上洋洋洒洒几千字读后感。在此,我们期望与更多的热爱生活的人一起分享这种“阅读心情”。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华南理工大学信件读后感
公木致丁国成、木斧信件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落叶
My Vacation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本期作者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当机器人遇上人工智能——记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张智军
焦唯、王琪斐美术作品